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我父刘玄德 > 第507章 士氏议降

我父刘玄德 第507章 士氏议降

簡繁轉換
作者:网文老大爷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5 01:31:4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507章士氏议降(第1/2页)

因此,弟弟们所就任的三郡,乃是士燮精挑细选的结果。

要不是自己老来得子,嫡长子至今也不过才二十出头,既无资历,也少名望,根本捧不起来,他连士徽都想要安排一个太守之位。

听到士壹的话后,士燮的脸色也变得阴沉起来。士壹这个二弟的话,可算是说到了士燮心中最为担心的地方。

要是换了刘表,那必然是起兵对抗。

姑且不说刘表在懦弱这个点上被黑的过于惨烈了,就算刘表真如演义里那么优柔寡断,懦弱无能,士燮也只会比他更加胆小懦弱。

而且士燮还不是一个人怂,他全家都怂,包括他那个骄狂暴躁的嫡长子士徽,本质也是胆小如鼠。

士家仿佛中了魔咒一般,不论家族子弟的性格如何,不约而同都是两种表现,得势时自以为威望尊贵,崇荣以极,兄弟四人并嫡系子弟出入时鸣钟响磬,备具威仪,笳箫鼓吹,车骑满道,更有安排数十名沙门夹在车马群中焚香礼拜。就连他们的妻妾都乘坐配有盖帷的小车,子弟出行,左右更有兵士骑马护卫。

以汉朝的律法,这等违制,都已经足够诛灭三族了。

可以说在这方面,全天下的军阀除了袁术以外,跟士家一比,那都是出类拔萃,忠不可言了。

可实际上,士燮四兄弟几乎个个宽厚有器,谦虚下士,除了排场大了些,生活奢侈些,完全没有半点叛逆的迹象。

哪怕是野心最大的士徽,他也宁可把财帛花在享受上,也不舍得用在豢养武夫上。

历史上孙权西征时,仅仅是以步骘一个自表的交州刺史,带兵两千,士家就举族上下一起投了。

那时候士家四兄弟都在各自的郡国当了十几年的土皇帝了,而士燮更是在交趾经营了三十年。

别说换了曹操、刘备、袁绍了,哪怕换了马腾、韩遂来,都能跟孙权掰掰腕子吧。

因此,此时的士燮想的并不是抵抗,而是如何让刘封保证自己的权势。

只要刘封愿意担保士家的权势,士燮是很愿意低头降服的,而他的几个弟弟们,也都是这样的想法。

即便是看起来最为胆大的士徽,他内心里更是极为害怕刘封,只是故做狂态,以遮掩心中的惧意。

如果士燮知道刘封的心思,恐怕就不会这么纠结了。

因为对刘封来说,交州可不是偏远之地,日后可是重要的产粮、产棉区,是刘封日后规划之中相当重要的一环。

如今的交州有两百多万人口,这可是前所未有的人口高峰,正是大力发展交州的最好时机,刘封哪里能让士燮等人尸位素餐?

诚然,士燮为交州的政治、经济、文治、教育等发展做出了极其杰出的贡献。但问题是,交州增加的这些财货、物资和粮食大多数都让士燮以及他的兄弟子嗣们给挥霍了,但毕竟还是扩大了基本盘。

士燮以及他兄弟们没有说话,反倒是他儿子士徽先一步咆哮起来,脸色涨红,神情愤怒道:“父亲,若是真如二叔所言,那我们可不能降啊!”

士燮本身脾气就很好,性格温和,他如今膝下共有六个儿子,分别是庶长子士廞,庶二子士祗、嫡长子士徽、庶子士干、庶子士颂、庶子士貵。

其中只有士徽是嫡子,而且以年龄来看,也算得上是士燮老来得子,在士燮身边的地位极高,远超两个庶子兄长。

士燮今年已经六十三了,也不可能再有儿子了,可以说士徽不但是士燮事业的继承人,也是整个士家的家主继承人。

因此,士燮对于士徽这个注定要继承自己事业和家族的嫡子,一向是极其宠爱,甚至达到了溺爱的地步。

故此,眼下士燮虽然不满士徽的表现,但也仅仅只是瞪了士徽一眼,并没有多做批评。

“都说说吧,你们都是什么想法。”

士燮有些头疼,说实话,他肯定是想投降的。这不仅仅是因为士燮性格温和软弱,更重要的是他很清楚士家的本钱根本不足以对抗北方强藩,尤其还是刘封这等能征善战的。

也就是荆州之战结束的太快,传来消息时就已经打完了,否则士燮是肯定要派人前往刘封处进贡,顺便摸摸底,探查一下刘封的心意的。

不过事到如今,说这些也没用了,只是希望兄弟们能提出点好建议来。

只是三个弟弟都和他几乎如出一辙,士壹年轻的时候也曾游历中原,才能、名声、学识、性格几乎就是低配版的士燮。

年轻时的士壹曾被当时的荆州刺史丁宫看中,拔擢为郡督邮,后来丁宫离任的时候,士壹十分恭敬,出钱出力,更是亲自护送丁宫离开交州,北上洛阳。

丁宫因此十分感动,对士壹非常赏识,许诺对方如果自己能够出任三公,必定会征召其入京。

这可是相当重的承诺了,能得三公招募的只有三种人,非常有权的,非常有钱的,非常有才能的。

后来丁宫还真当上了三公,出任司徒,当即就下令征召了士壹前往洛阳为自己属官。

可见士壹虽然不如士燮才华横溢,却也颇是颇有才学,能力不俗。

因此,此时士燮最属意的就是大弟士壹了,希望对方能给自己出个好主意。

感受到兄长的目光,士壹心中一沉,他哪里有什么办法,有办法还会跑来找兄长商量吗?

迟疑再三,士壹抬起头道:“大兄,左将军实不可挡,要不,我等就从了吧?”

听到二哥的话后,士、士武俱是长出了口气,纷纷赞同起来:“大兄,荆州兵马十倍于我,更兵精将广,战船足有上万艘之多,却挡不住左将军半年时间。我州不过万余人马,各郡仅有千余郡县兵马,即便征募,也是为时已晚。”

“二兄、三兄说的极是,我至南海不过两载,郡中豪强多有不服,只是畏惧大兄威名,不敢与我明斗。可若是左将军为彼等撑腰,莫说是依靠他们征募士兵了,恐怕……”

士徽听的急了眼,顿时跳了起来,大喊道:“不行,这怎么可以!交州七郡,我士已有其四,难道就这么拱手让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07章士氏议降(第2/2页)

饶是士徽深得士燮喜爱,士壹、士、士武们也很是不悦。

士壹皱起眉头,声音冷了几分道:“既是不降,那到时候就由汝带兵去阻挡左将军之兵?”

士徽什么时候受到过这般冷言,当即也是冷哼道:“我去便我去,叔父们惧怕左将军,我却是不怕。”

“胡闹!”

士燮大呵一声,朝着士徽大声呵斥道:“给老夫滚下去!”

面对父亲极少如此

士徽还想要争辩几句,却发现父亲的眼光有些冰冷,心中突的跳了一下,到嘴的话又咽了回去,乖乖的冲着堂上四人行了一礼,然后转身离开。

看着士徽离开的背影,老四士武偷偷打量自家大兄的脸色,确定其对士徽的态度颇为不满后,这才轻声开口道:“德章如今也大了,怎么还是如此轻佻鲁莽,没有继承大兄半点沉稳。”

士燮听了之后,目光微微一闪,落到了士武身上,看的后者头皮一阵发麻。

好在士燮也没多说什么,只是将话题收了回来:“既然你们都觉得没法打,那就只能求和了。”

对于士燮这番乞和之言,其他三兄弟居然全无异议。

士家属实可算得上是的的确确没有半点野心,包括他们违制在内,也只是出于贪图享受,喜好排场的原因,全然没有半点非分之想。

“既然这样。”

士燮斟酌了一下,目光在三个弟弟身上逐一掠过,迟疑了片刻道:“让伯美跑一次吧。”

伯美是士燮庶长子士廞,如今三十出头,是士燮年龄最大的一个儿子。

虽然士廞不如士徽受宠,但毕竟是庶长子,可以说在众子之间的地位是仅次于士徽了,而且因为年龄较大,自士燮入主交趾之后,他就被父亲带在身边,参与政务,要比士徽得力的多。

不过士廞和士燮的脾气如出一辙,温和谨慎,谦虚低调,从来没有生出过和士徽争风的想法,辅佐父亲,勤勤恳恳,如老牛一般。

本来如此重大的事情,最好是能让兄弟中一人前去的。

可如今三个弟弟俱是太守,无诏不得私自出郡。

这也就是天下大乱了,要放了寻常时间,士壹他们三个私自跑来交趾见他,被朝廷知道,那可是要掉脑袋的事情。

这要是让士壹他们跑去求见刘封,那简直是送了天大的把柄到对方手里了。

对方就是直接把士壹给砍了,那也是名正言顺的为朝廷整肃地方。

故而,士燮在觉得兄弟们不能去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士廞了。

“伯美性情持重,沉稳过人。”

士壹沉思了下后,便是开口赞同:“大兄安排的极是。”

看见二哥也表态认同了,老三老四就更不会有异议了,当即表态一致。

“好,那就这么定了。”

士燮看见弟弟们都赞同了自己的看法,很是高兴,于是安排道:“那回头就让伯美去我府库之中挑选贡品,准备好了之后就立刻出发,趁早赶去拜见左将军。”

士壹等人纷纷点头赞同,还补充道:“我郡中府库里也颇有珍宝,届时一并送来。”

一时之间,兄弟四人在那清点珍宝,你一言我一语,只想着如何讨好刘封,让其能高抬贵手,哪怕免职回家,只要能保存住士家就好。

不得不说,此时的交州当真是富庶之极,如果不是因为气候太过恶劣,瘴气横行,早就变成天府之国了,哪里会像现在这般低等。

仅仅只是一顿饭的功夫,士燮等兄弟四人就凑出了珍珠、肉桂、龙眼、各种珍贵的沉香、檀香,象牙、越布、葛布、青铜器、甚至还有名马。种类之丰,数量之盛,几乎让人以为士燮兄弟们这是要搬空府库了。

随后,士燮将长子士廞叫了过来,细心吩咐,仔细叮咛,让其务必讨得左将军欢心,除了自己的交趾太守不能放弃外,其他三郡皆可放弃。

士廞连连点头,将这些都记在了心中。

随后,士家调集二十多艘大船用于装载贡品,又安排了七十多艘大小战船随队护送,船队总数过百,浩浩荡荡的自九真、交趾、合浦等港口出发,然后汇聚到番禺做了最后的补给,然后扬帆北上,朝着扬州疾驰而去。

**

曹昂带着好消息成功返回洛阳,沿途俱是刘封、曹操的领地,除了南阳稍微乱了一些,颍川、洛阳都是刘封、曹操多番清剿的地方,匪患已大大平息。

因此,曹昂这一路倒是毫无波澜,连个劫匪都没遇到过。要不是沿途依旧有些荒凉,经常能看见白骨于野,曹昂都要以为如今是太平盛世了。

回到洛阳之后,曹昂顾不得洗漱,只是匆匆擦了一把脸,换了件衣服,就前去求见曹操。

曹昂一入城,曹操就已经收到了消息,然后立刻派人将夏侯惇、荀彧、满宠、曹仁、曹洪等人请了过来。

曹昂来时,其他人也都到的差不多了。

看着儿子面色虽然有些疲倦,但神情却是极为振奋,曹操心中很是满意。

对于曹昂,曹操可谓是费尽心血,不仅仅是因为曹昂之母刘氏是曹操最为心爱的几个侧室之一,同时也是因为曹昂过继给了正室丁氏,得到了嫡长子的身份。

曹操如今虽然已经有七八个孩子,可唯有曹昂得到丁氏看重并且过继,其他人无一有这等待遇。

兼且曹昂自小聪慧,又极为孝顺,最重要的是,曹昂开始读书时,正赶上了曹操因为朝堂黑暗,辞官归隐,隐居在老家,春秋读书,秋冬狩猎的好时光。

这时候的曹操悠然自得,将曹昂带在身边亲自培养,父子之间的感情自然与其他诸子全然不同,要更为深切了许多。

眼看着自家好大儿终于成才,曹操心中自然是喜不自禁。

“观我儿之神情,此次出访,可是为为父带来了什么好消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