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我父刘玄德 > 第510章 遍赏心腹

我父刘玄德 第510章 遍赏心腹

簡繁轉換
作者:网文老大爷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5 01:31:4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510章遍赏心腹(第1/2页)

“左将军容禀。”

犹豫再三,士廞一咬牙,决心实话实说:“家弟士徽深得家父喜爱,又是家中嫡子,家父片刻离开不得。若是要以其为质,恐家父年事已高,无法接受。若蒙左将军不弃,小臣愿为将军门下奔走,以赎其罪。”

士廞如此诚恳老实,着实让刘封有些惊讶。

别的不说,光是对方如此顺从坦白,就给了刘封不少好感。况且刘封对士徽的出质要求,多半也是试探,如今最重要的事情是入主交州,只要士家肯老老实实的俯首称臣,交出交州各郡实权,区区一个士徽算得了什么。

更别说以士徽那骄躁易怒,外厉内荏,野心如虎,胆略似鼠的性格,其实留在交州,反而更适合日后对士家动手了。

别的不说,原时空里可不就是士徽脑残似的左右横跳,直接把士家兵不血刃的送到了吕岱的刀口之下的吗?

“哎,且起来吧。”

刘封摆了摆手,示意士廞起身,同时感叹道:“你有如此孝心,上孝父亲,下悌兄弟,真情流露,感人肺腑,我大汉首推忠孝,汝此举既忠且孝,我又如何会拒绝?既然如此,汝等就留下吧,日后好生为我效力,我当不吝赏赐。”

刘封这话一出,士廞、士祗、士匡俱是大喜过望。

刚刚士廞艰难陈词的时候,士祗、士匡可真是为他捏了一把汗,同时也担心刘封一个发怒,将他们三给一锅端了。

现在雨过天晴,刘封不但没有惩戒违逆自己的士廞,反而还赞许了他几句,总算是让士祗、士匡也长松了口气。

士廞更是激动万分,连连叩首,愿为刘封门下走狗。

宴后,刘封连夜修书一封,将士家朝贡之事,以及自己的想法写入其中,然后送往荆南蒯越处。

如今已经是九月中旬了,荆南大军各部正在往预定地点集结,准备粮秣,器械、物资,而各部的进军计划以及前期准备工作俱已完成,预计十月初就能展开行动了。

此时,南方气温开始降低,酷暑不再,瘴气也随着蚊虫跳蚤的减少而消退了许多,各地的秋收也进入高峰期,沿途都能提供大量粮草,还能就食于敌,是再好不过的时间点了。

相信蒯越应该也会选择这个点出兵。

做完这些之后,刘封又将目光转移到了士家朝贡的宝物上。

“阿绩、阿泰,你们记录一下。”

刘封呼唤了一声,身边两个童子立刻应声,回到案几后起笔等候。

“太史慈、赵云、周瑜三人进位偏将军,拜关内侯,贾逵、高顺、贺齐、张辽、徐晃、潘璋、徐盛、周泰、董袭、甘宁、蒋钦等诸将进位裨将军。周道、周宾、赵凡、吕范、许定、程普、黄盖、韩当、陈武、樊能、于兹、于麋等诸将进位中郎将。”

刘封接着说道:“以上偏将军赐珍珠一斗,玳瑁、砗磲各一枚,象牙、犀角各一雕,琉璃一对,**、没药、苏合香各两斤,琥珀两枚,霜糖五斤,雪盐五十斤,四色葛布、蕉布各两匹,丝绸四匹,其他绢帛丝缕各一百匹,名刀宝剑各五对,棉布衣两件。”

“中郎将皆赐珍珠半斗,犀角一雕,**、没药、苏合香各一斤,琥珀一枚,霜糖一斤,雪盐五斤,四色葛布、蕉布各一匹,丝绸两匹,其他绢帛丝缕各五十匹,名刀宝剑各两对,棉布衣一件。”

“校尉则分珍珠五枚,香料一斤,丝绸一匹,绢帛五匹,刀剑一口。”

刘封先公布了对高层将领的赏格,随后又吩咐道:“给荀攸、陈珪、陈登、陈纪、陈群、鲁肃、刘晔、张昭、张紘、董昭,钟繇、华歆、诸葛玄、蒯越、蒯良、庞德公、黄承彦等众先生各送棉布衣一件,珍珠五颗、霜糖两斤,雪盐十斤,交州四色葛布、蕉布各一匹,香料各一斤。”

“喏!”

陆绩、陈泰两人下笔如飞,将刘封所下达的命令转化成文书。

“另外,将大象、犀牛送往洛阳,以为朝贡。”

刘封顿了顿,思索了下又补充道:“再加珍珠五斗、香料五斤、霜糖十斤,雪盐二十斤,金银各十斤,钱百万,丝绸二十匹,绢帛两百匹,粮三千石。其中半数送去大将军府中。”

相信这样一份贡品,足以让朝中三公九卿们看见自己的忠心了,也能让天子明白自己的苦衷,重新缓和一下先前有些疏远的感情。

最后,刘封还吩咐道:“另外,将所剩下的东西一分为二,送一半去徐州我父处。”

自家老爹可是喜好香衣美服,宝马名车的,这么多的好东西,理应孝敬一下父亲,更何况还有祖母、母亲。

这棉布衣夏天通气,冬天保暖,而且触感良好,要不然也不会价格如此昂贵了。相信诸将、诸位先生以及自家父亲、母亲和祖母,收到这些礼物馈赠后,都会相当高兴的了。

对于财货,刘封从来都不小气,每年年节时,都会给自己的亲信爱将们发放大量的馈赠,其中包括霜糖、雪盐、香油、乃至于白纸、刀剑,宝弓等等。也就是江淮的马场才刚刚建立了两年,马驹们还没长大,否则良马也必然会出现在赏赐之中。

陆绩、陈泰两人一边记录,一边暗暗咋舌,为刘封的大手笔封赏而感到震惊,尤其是听到了自己的堂侄和祖父、父亲都分到了后,更是忍不住心生感激和羡慕之情。

想想这些财货,无一不珍贵异常,即便是陆绩、陈泰这等名门之后,也都没有棉衣傍身。

可刘封却是毫不心疼的赏赐了出去,其神情风轻云淡,全然找不到半点吝惜之色,当真是有视财帛如粪土之觉,看的陆绩、陈泰两人又是震惊,又是钦佩,还夹杂着浓浓的艳羡。

陆绩和陈泰倒不是羡慕棉布衣本身,他们更多的是羡慕被刘封这等明主记挂在心的恩遇。

好在刘封最后道:“你们几人也可一人领取一身,要是不习惯棉布衣的话,也可以折算成一匹丝绸。”

陆绩、陈泰一听,赶忙起身离席,拜谢刘封的赏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10章遍赏心腹(第2/2页)

“不必如此。”

刘封丝毫不在乎他们年幼,一视同仁的上前将他们搀扶起来,并叮嘱道:“你们新来,不知我喜好,我生平不喜人跪拜,尔等今后跟随在我身边,不必如此拘束多礼。”

陆绩、陈泰心中感动非常,只觉自己如史籍之中那般得遇明主,更油然生出了报效之心。

这也是刘封将他们带在身边的初衷,陆家虽然贵为吴郡四大姓,但其实自陆康死后就隐隐有些掉队了,而且即便是吴中四大姓,也仅仅只是在东南声望巨大而已,放大到整个东汉帝国,却是有些不够看了。

陈泰的情况和陆绩有些类似,自陈寔死后,陈家的声望也是掉了一截,虽然陈纪德才兼备,学识过人,但唯独不擅长做官,而更擅长做官,机敏多谋的陈谌却早早病死。

若不是生养了个好儿子陈群,陈家大概率会随着陈纪身死而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了。

陈泰是陈群的长子,原时空中仅剩的几个曹魏忠诚派大佬。虽然无力回天,但陈家的的确确是做到了忠魏,最后陈家也因此而走向没落。

陈氏一门,其本质还是忠孝传家,虽然自陈寔开始,身段就十分灵活,处事变通,但为人处世却始终在底线之上,这样的人是很得刘封欣赏喜爱的。

处理完士家诸事之后,刘封开始了扬州行县。

去年曾经行过一回,不过因为时间的关系,只是浅尝即止。

如今时间充足了一些,刘封想要将吴郡、会稽北部,丹阳郡、庐江郡、九江郡给巡视一遍,然后再巡查一下正在淮泗换装,调整配置的赵云所部挽澜军。

目前刘封麾下的主力各司其职,唯有赵云所部在淮泗进行整备,补充战马,铁甲,然后将配置扩充提升至摧锋军同等级别。

为此,刘封为赵云所部补充了不少精兵强将以及数千匹战马和上千套铁甲等物资,并将挽澜军所部的等级提升至与摧锋军一样的甲级。

补充入挽澜军的第三骑兵营营正为程普,第四骑兵营营正为韩当,合并为第二骑兵旅,旅督为程普,副旅督为韩当。

剩下九营步兵,编为三旅,旅督分别为潘璋、赵凡和许定,补充旅旅督为樊能。

特种三营编为一旅,旅督依旧是从刘儿营中挑选出来,擅长工匠器械的王朋。

完成编组后,挽澜军总规模与摧锋军相当,下辖两个骑兵营,九个步兵营,一个补充营,三个特种营业,共计十五个营,三万人。

如此一来,刘封的野战甲级精锐变成了两个军,三十个营,六万人,这已经是一股举足轻重,能够改变局势的战略力量了。

此外,太史慈的摧锋军也在东归的路上。

此次作战,因为刘表垮的有点快,作为杀手锏的摧锋军反而没有用武之地,战功寥寥无几,一直在后面充当新锐和预备队的角色。

结果反而让贾逵、周瑜两部大放光彩,摧锋军上下可谓是憋了一肚子的火气。

如今将他们调往淮泗,乃是因为接下来的战略重心就要开始北向了,不论是曹操,还是袁绍,可都是在刘封的北面。

淮泗作为大战略三角的核心区域,又地处四通八达,河网密布的江淮,无论是北向河北,还是西入雒中,都是最为方便的地方。

故而刘封要将手中最为强大的战略决战力量摧锋军和挽澜军布置在这里了。同时还要给这两个军配上强大的水军力量,不但要增强他们的机动力,同时也是要保障他们在内河的制水权。

如此一来,刘封手头就有了一支强大且迅猛的快速反应军团以作为战略预备队使用,可以用来应对中原战事的诸多突发情况。

处理完毕诸多琐事之后,刘封正式开始行县,第一站就是吴郡南部诸县。

吴郡自吴县往南,总共六个县邑,中部三个,南部三个。

中部三个县邑分的比较散,由拳和海盐离的还稍微近一些,大约三、四十里地的样子。紧挨着天目山的乌程距离由拳就有些远了,大约近百里地。

至于南部三县余杭、钱塘、富春几乎团在了一起,彼此之间距离不过二十多里,最远的也不过三十里地。

刘封出吴县之后,先去的不是由拳,而是海盐。

海盐是个下等县,此地虽然位于吴郡,但和想象中不同的是,海盐并非真正的鱼米之乡,原因很简单,还是因为海水倒灌。

如今海盐所在的位置,是冲刷出来的,日后更是会变成内陆而不再滨海。因此,这里的海拔极低,海水常年倒灌,使得海盐县中很大一片土地是盐碱地,根本没法用来耕作。

更糟糕的是,海盐还是一个南北向的狭长县域,内陆肥沃一些的土地偏偏又都属于由拳县了,这也是海盐虽然位于吴郡,却颇为穷困的主要原因。

刘封这次行县,也想实地考察一下海盐,看看能不能在海盐搞一搞盐场,好改善当地民众的收入情况。

来了之后发现,这里的县长居然是个老熟人,会稽郡的豪族焦矫。

别看此人对步骘、卫旌两人极为无礼,轻蔑异常,可他本身却是颇有才能的。

征羌县可是大县,也是上县,因此焦矫当初在征羌担任的可是县令。

从结果来看,焦矫在征羌县理政颇为不错,很得当地士族豪强以及百姓的喜爱,故此甚至还留下了“焦征羌”的名号。

在汉代有个潜规则,一般能够以治政之地的名字为尊称的,基本上都是治理地方很是出彩的。

从这点上来看,焦矫在征羌县的政绩情况很是不俗,可见其绝非无能蠢货,这也同他看不起穷人并不矛盾。

之前会稽几度兵乱,这位明哲保身,先是躲过了孙策征王朗,后又机敏的从孙策麾下苟住,最后更是没有被叛军所裹挟,还成功站到了刘封这一边,足以证明其人的智慧和能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