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我父刘玄德 > 第511章 行县江东

我父刘玄德 第511章 行县江东

簡繁轉換
作者:网文老大爷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5 01:31:4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511章行县江东(第1/2页)

果然,这位焦征羌还真给了刘封一个不小的惊喜。

先前提到过,海盐在整个吴郡之中,堪称倒数第一,不但面积,人口,经济,耕地以及产出都是相当的低,而且还饱受海水倒灌的盐碱之苦。

虽然海边也有煮盐的习惯,只是煮盐这份工作不但辛苦,而且还需要消耗大量的木柴和器具,又有沉重的赋税压着,盈利其实是相当微薄的。

焦矫却是从中看到了机会,并且制作成了一份奏疏,上呈给了刘封。

刘封本来并没有多大的兴趣,可居然在奏疏中看到了晒盐的字样,顿时大为惊讶,当即就询问起了焦矫。

“此晒盐之法,焦君是从何处所得?”

听见刘封问话,焦矫满脸谄媚,低眉顺眼的回答道:“乃是从北方徐州传来,具体方法下官也不清楚,只是听闻些许消息,言说此法制盐,不但效率甚高,而且相比起煮盐法来,并不需要多少薪柴供给。最为重要的是,此法能够利用滩涂,盐碱之地,海盐饱受盐碱之苦,若是能够配上此法,必能有大利于沿海百姓。”

焦矫的脸上带着谄笑,一双绿豆眼不时的在刘封脸上掠过,偷偷的打量着他的神情反应,怎么看都是一派小人作风。

可偏偏就是这么个家伙,居然难得的打听到了晒盐法的片言只语,而且还敢于将基于这点情报而编辑出的想法上奏给自己,倒是引起了刘封不小的好感。

“我也不瞒君等,此晒盐之法,乃是我之首创,已于徐州东海郡内郁洲山岛上开辟了大量的盐田。”

刘封思索了片刻后,忽然开诚布公道:“此法如今乃是秘法,严令不得外传,君是从何而知?”

噗通一声,焦矫竟直接跪了下来,满脸惊惶惧怕之色,颤颤巍巍的辩解道:“左将军明鉴,下官实在是不知此事,只是北方来船上的船夫们偶尔提到了此事,言说有人在滩涂上晒制海水,下官想到海盐亦多滩涂盐碱之地,故才贸然上书,死罪,死罪!”

刘封这才恍然,明白了焦矫是如何知道了晒盐之事。

其实这事说白了也很简单,晒盐毕竟需要大量的盐田,想要彻底瞒住是很难的,尤其是海上四通八达,路过的船只数不胜数,又不像陆上能利用地形设卡,因此消息总会泄露出去。

但这些消息都是支离破碎,甚至是互相矛盾的,外人即便猜到了刘封在用某种新的技术制取食盐,但也不知道这一整套方法该如何实施。

晒盐法虽然简单,但也不是真把盐水引到滩涂上就能出盐了。光是盐田如何开辟,就有着不少技术和窍门。

故而,焦矫只是听说了有这么回事情,却并不知道晒盐法的流程和技术。对方之所以求到自己这里,正是猜到了晒盐法极大概率是为刘封、刘备父子所掌握的。

有了这一波误会之后,刘封倒是对焦矫的观感更好了一些,尤其是对方的文书之中,并没有完全倾向于士族豪强,而是将份额分成了两半,也照顾到了普通平民以及盐丁们的利益,只能说焦矫这人是真的嫌贫爱富,可在处理政务时,却又反而相对要公平一些,也算得上很是吊诡了。

“罢了,你也是道听途说,又能有什么罪过。”

刘封摆了摆手,宽恕道:“不过汝这份计划却是不行。”

听见刘封当真赦免了自己,焦矫心中暗喜,左将军果然爱民如子。

焦矫也是认真研究过刘封,发现对方在爱民方面很是凸显,尤其忌惮士族豪强欺压平民,并在过江之后,几次三番的打击地主豪强,逼迫他们将土地归还国家,然后再度分配给无地贫民。

得出这个结论之后,焦矫立刻整顿了自家门客部曲,严令不得骚扰、欺压百姓。

同时,针对刘封的喜好,焦矫才会根据道听途说的晒盐情报,制定出了这么一个计划,并大着胆子上奏给刘封。

只能焦矫这人德行虽然较差,但投机的能力却是相当之强,不但胆大心细,而且还很果决,敢于下重注。

刘封若是知晓焦矫的心思,肯定会对其丧失不少好感,但却并不会歧视对方,只要对方真心为民做事,如今缺乏人才的刘封也不介意给对方机会,但焦矫一旦犯错,那刘封也不会和对方客气。

“左将军,不知这份计划哪里有问题。”

焦矫小心翼翼道:“海盐百姓实在是太苦了,若是能够提升一下制盐之法,海盐不但能多出许多税赋,百姓也可过的宽松一些。”

听到这话,刘封沉默了下来,其实对于刘封来说,他也早就有了在江东建立盐场的打算。

历史上的盐场,最大的产区就是江淮地区,不但品质上乘,而且产盐量巨大,甚至能以一己之力满足整个中华帝国。

如今刘封之所以会犹豫,主要还是不想将这个任务交给焦矫罢了。

思考了好一会儿之后,刘封重新开口道:“君之爱民,我已深知。既是如此,那我有一事要交予焦君。”

焦矫心中大喜,当即恭敬答道:“明公但请吩咐,矫必全力以赴,不负明公所托。”

“善。”

刘封点头赞誉了一句,随后开口道:“接下来三个月内,麻烦焦君将海盐海岸的滩涂尽数征为国有,补偿的话……就暂定为一年所出吧,可以给钱粮,也可以给雪盐、布帛。这些土地上的盐丁不必驱除,可让他们继续煮盐,等到日后再说。汝可能办到?”

海盐不但海岸线漫长,而且几乎全是冲击滩涂,往北的吴县、无锡、毗邻也有海岸线,但它们的海岸线却已经不再是滩涂了,海水也不会倒灌入内地。

因此,这些地方的海滩反而并不适合开辟盐田。

先前刘封也做过简单的调研,扬州境内,最为适合开辟盐田的就是钱塘至海盐一线,其中海盐县的海岸滩涂,占了适合开辟盐田滩涂的七成以上。

只是其他事情太过繁忙,要不是遇到了焦矫,恐怕刘封一时半会还真想不起来这些。

不过既然打算做这件事了,那以刘封的脾气,就不会让肥肉落到海盐本地的士族豪强嘴里。他现在是未雨绸缪,先确定这些滩涂的所有权,省的日后有些不开眼的士族豪强被巨利蒙蔽了眼睛,跑来找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11章行县江东(第2/2页)

毕竟这些蠢货固然死不足惜,但在东汉这个时代,杀的狠了,还是容易引起士族豪强们的物伤其类的。

至于那一年产出的补偿,就是一个诱饵,若是焦矫敢在这方面打主意,那刘封也不介意拿他杀鸡儆猴一下。

焦矫倒是对此全然不知,只是因为刘封的首肯而感到惊喜,连连保证一定做好,若是出了问题,他甘愿受罚。

进入海盐城后,刘封身边的随员自然开始清点县中的库藏以及账目,包括陆绩、陈泰、钟毓、孙权等文学侍从,也一并参与了其中。而负责保护他们的,则是新一批武官侍从,有周峻,周邵、周承、孙翊、孙皎等人参与。

一时之间,刘封周围似乎被周、孙两大姓氏给包围了,尤其是孙氏,那可是货真价实的亲戚。

也因此,从孙权,到孙翊、孙皎等人,都对刘封感恩戴德,忠心耿耿。

随着时间的推移,孙系作为一个诸侯已经彻底解体,包括孙策本人都在刘封麾下尽心竭力,战功赫赫。即便是程普、黄盖、韩当、吕范、陈武这些原孙家死忠党羽,也已经不再有不切实际的梦想,而是踏踏实实的在刘封体系内找到了各自的位置。

刘封甚至开始重新启用孙香、孙贲、孙静等人。

这归功于孙家并不团结,抛开了外姓将领后,仅仅孙氏也分成了四大派系,并分别以孙策、孙贲、孙静和孙香为首,这些派系之间甚至还存在一定的矛盾,自然也就团结不到一起了。

在使用了孙氏、徐氏、吴氏后,不但大大填补了刘封因为急速扩军而带来了中低层军官的匮乏,同时也对稳定江东有了不小的促进作用。

很快,账目和库存的数据被呈上,显示对得上。

随后,刘封又亲查了讼狱,也并没有冤情,可见焦矫为政不但在及格线之上,甚至还能给到优良。

于是,刘封在好言安抚了他几句之后,离开了海盐,取道由拳。

由拳的县长乃是山阴谢家之人谢承。

让刘封感到惊讶的是,谢承与孙权居然并不熟悉,完全不像是姻亲关系。

原来,在原时空中,这个谢承的姐姐乃是孙权的第一任正室,是吴国为孙权精挑细选的名门贵女。

谢氏之父谢煚是会稽谢氏子弟,被举为孝廉,入洛阳后又因为才思便捷,又脱颖而出,拜为尚书郎,后外出任下邳国徐县县令,也算得上是江东名门。

吴国太和孙策显然是有着政治目的,才会为孙权迎娶其女,用来安抚稳定会稽。

谢承本人也挺有名,他是著名的史学家,《后汉书》便是其所著,更是一口气活到了三国中晚期,距离三国结束只剩下了二十四年,可谓长寿。

只可惜其姐与孙权的婚姻并不美满,仅仅只是维持了几年的恩爱,就因为孙策的突然离世而发生了轩然大波。

孙权为了平衡力量,不得不迎娶自己的表妹,而谢氏坚拒不从,早早去世。

至于是真的活活气死的,还是被孙权动了手脚,那就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刘封好奇之下,悄悄打听了下,原来这蝴蝶翅膀还是自己。

因为自己势如破竹的席卷江东,吴国太根本来不及为孙权细细挑选。

等到自己俘虏孙家上下,逼降孙策之后,吴国太更不敢轻易结亲江东士豪了。

后来刘封接受了孙策的降服,并善待孙氏,可双方毕竟先前是战场厮杀过的,孙策又形同一方诸侯,也就是东汉末年的政治生态还延续一些秦汉以来的潜规则,再加上刘封的器量也要远超这个时代,否则孙氏纵然再怎么乖巧,孙策、孙权、孙翊这些成年男子也是活不下去的。

当然了,刘封固然可以宽宏大量,但吴国太却非常警醒,等到局势放缓之后,她很快就给孙权寻了一家普通士族门第的闺女成亲,婚礼十分低调,显然也是担心刘封疑心孙氏。

得知了这个结果后,刘封哑然失笑,不过旋即也抛之脑后。

如今孙氏已是刘氏臣,孙权这般选择,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谢承治理下的由拳也颇为不错,谢承和焦矫都是会稽人,因为会稽士族受到的沉重打击,刘封为了安抚他们,特地命令提拔几个可用之才,就任于会稽郡周围县邑,好安会稽士族之心。

谢承和焦矫就是这一指令下的产物,不过现在反过来看,这两人倒真是干的相当不错。

对于谢承,刘封要更为亲近一些,毕竟这位德才都很不错,尤其是善于著写史书,是难得的特种人才,刘封自然要多加关注。

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谢承如今就已经起了著史的心思,平时也注重收集资料。

刘封得知之后,大笑表态,允许其借阅各地地方志,并在州郡监督下阅览记事档案。

对此,谢承大喜过望,对刘封感恩戴德,视若明主。

接下去,刘封继续巡视各地县邑,总的来说,情况还是相当不错的,有上层机构的严格管理,大部分的县邑表现的都在及格以上,表现优良的县邑也占到了总数的三分之一强,可以说远超刘封原本的预料。

不过其中也不免有些作奸犯科之徒。

比如黟县大疫,当地县长不思救灾去疫,反而趁机伙同本地豪强巫师制作出售符水,大肆敛财,贪贿无艺。

刘封抵达前,还想隐瞒情况,最终引得刘封大怒,当即斩杀黟县县长,族灭参与的豪强和巫师,随后亲自指挥救灾。

好在黟县的灾情虽然严重,但流传的疫病致死率很低,虽然传染性较强,但在合理的防控手段下,最终还是成功渡过。

整个江东四郡七十余县(建安初六十八县,但刘封拆分新建了不少县邑),刘封巡视了其中过半,剩下的路途实在遥远,且不顺路,又并非重要城市,也就暂且略过了。

总体而言,刘封对结果很是满意,通传了考核优良的县令、县长,并赐予丝衣一件,布衣两件,钱千钱,粮二石,霜糖一斤,雪盐五斤,香油五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