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我父刘玄德 > 第539章 别有用意

我父刘玄德 第539章 别有用意

簡繁轉換
作者:网文老大爷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5 01:31:4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539章别有用意(第1/2页)

司马懿的意思并非是要背叛曹操,投靠刘封,他想要做的是让司马家具有跳船的能力和价值。

这一点,也是司马朗这两年来心怀忧虑的根源。

司马朗极其后悔昔日刘封前来迎奉天子,东归神都时,为什么没有派出族中子弟前往投效。

明明当时刘封就亲自驻跸过温县,还召集了当地的士族豪强,甚至还曾经过问过司马家的情况。

可当时司马朗本人并不在温县,而司马懿却没有看上刘封。

对于弟弟的想法,司马朗也能理解,刘家父子毕竟是河北出身,又是徐州起家的,怎么看都和司隶扯不上关系。况且以地理位置上来看,刘封当时根本没有实力占据河内,最多就是一个军阀过客,哪里值得司马家下注投效。

谁也想不到对方发展的竟如此之快,等到对方具备下注的价值时,司马家都已经不配下注了。

“大兄,荀公达如今可是骠骑大将军身边的心腹谋臣,极得重用,听说这次青州战事,骠骑大将军亲自请出荀公达担任军师祭酒,参谋军事,可见其极受重用。”

司马懿小声的在司马朗身边提醒着,荀攸这个事情,曹营高层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并不比袁军阵营的荀谌来的低调。实在是因为荀攸在刘备阵营中的地位后发先至,已经隐隐有赶超荀谌的迹象了。

这让像司马家这样的许多家族都极其羡慕,暗中嫉妒的也有不少。

如今天下三分,荀家居然能同时在三家最强的军阀中尽数进入核心位置,日后不论是哪一家最终成就大业,荀家的安危都不需要担心,而且可以预见的是,荀家最终也必然会成为新帝国势力中最为顶尖的一档家族。

司马懿一想到这里,心里就直冒酸水,眼红的不行。

司马懿做过其他方面的努力,他建议兄长为三弟去向荀彧提亲。

荀彧此时有一个未婚的成年女儿,如果司马家能够和荀彧结亲,那不但现在立刻就能更进一步,成为河南派的核心家族,日后也有荀家托底保障。

这一想法可谓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但凡是样样都好的东西,那就只有一个缺点了——那就是贵。

都说一家好女百家求,可荀彧的女儿何止百家求?

就连曹操都隐隐心动,想要和荀彧做亲家,完全是荀彧不接茬。只要荀彧肯松松口,曹操立刻就能让曹昂迎娶荀彧之女为正室。

原时空中,荀彧最后把这个宝贝女儿嫁给了陈群,主要就是欣赏陈群群而不党,一心为公的性格,同时也有意避开和曹家的联姻。

不过这个计划眼下却是不行了,陈群之所以合适,是因为他家虽然没有多少底蕴,但陈群的祖父陈寔在颍川的威望极高,属于典型的家底薄,但名声大。再加上陈群本人确实才干过人,父亲陈纪也是两千石的太守级高官。

这一系列的因素,使得陈群成为了最为合适的那个人,既有足够的家声搪塞曹家,但又没有足够的实力被曹家忌惮。

换成司马家就不行,司马家深耕河内数百年,是河内的顶级名门,放到天下也是妥妥的二流上等士族,距离一流世家不过一步之遥。

这样的家族同荀家联姻,曹操肯定是不放心的,更不会容忍司马孚在他眼皮子底下抢了荀彧家的闺女。

因此,考虑再三,司马朗还是拒绝了弟弟的建议,连尝试都没有尝试。

“早知如此,昔日本该让二弟你出仕左将军的。”

司马朗叹息一声,心里也很是后悔。

自家弟弟的才能,司马朗自然再清楚不过了。

想那诸葛亮,陆逊、庞统,出身尚且不如自家弟弟,却都能入了刘封之眼。若是自家弟弟在当年东归时就投效左将军,必然能以才干脱颖而出,而资历也会在这些人之上。

“如今再说这些,已经毫无意义。”

司马懿却是坚韧不拔的性子,眼中满是坚定:“当务之急,是增强家族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为此,弟弟不得不冒险。”

司马朗看了司马懿片刻,突然苦笑了起来:“委屈二弟了。”

“家族兴衰,系于一身,何谈委屈?”

司马懿却是怡然不惧,很有信心道:“况且此番前去汉中,弟心中实有成算,大将军跟前所陈乃是心中所想,并非虚言。”

司马朗心中虽有些疑窦,但看见弟弟这么自信,心情也变得好了起来:“既是如此,你且放手去做,有什么需要族中配合的,尽管同大兄说。”

“喏!”

司马懿欣然应命道。

**

时间一晃,又是新的一年。

刘封在襄阳过的新年,宴请了全荆州的士族名门,各地豪强。

被刘封邀请的除了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年老体衰,突发疾病,为亲人守孝等等突发情况,几乎悉数到场。

因此,这一年的新年大宴,也是举办的极为热闹。

幸好如今的荆州、扬州,豫州也都安定了下来,哪怕就是曹操掌控下的司隶和兖州,也太平了三年时间了,否则还真有一些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味道。

相比起徐州士人对刘封既亲且近,扬州士人对刘封又惧又敬的态度,荆州士人对刘封的态度就有些讨好近于谄媚了。

以庞、蒯、黄三家为首,荆州士族的底子可比扬州士族还要厚实。

荆州不但没有经历过大的战争,而且这些年也一直风调雨顺,客观来说,刘表的治理也是相当不错的,兴修水利,收容流民,开垦荒地,给刘封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而面对能征善战的刘封,荆州士族既不敢,也不愿吝啬,不但年节的礼物送的极重,而且话里话外都是愿意为刘封筹措捐献更多粮食、军械、财帛以及各种物资的意思。

之所以会有这种奇象,可不是荆州士族比较特别,又或者是他们突然良心发现,改过自新了,更不是这些人被刘封的王霸之气给征服,一下子忠不可言了,而是大势变了。

还是老话一句,天下十三州,刘家父子已经尽得其五,要是承平时节也就罢了,毕竟那时候刘家父子这五个州,除了少了一个郡国的豫州能排第二,其他没一个能进前五,交州甚至还垫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39章别有用意(第2/2页)

可现在却截然不同了,以天下如今的人口、经济、军力数据来计算的话,刘家父子手里这五个州,几乎全都能进前七,另外两个便是袁绍的根本冀州以及刘璋的益州。

至于曹操手里的司隶、兖州,承平时节稳居前五之列,可现在却是惨不忍睹。尚存一百多万人口的兖州好歹能排进前十,而司隶恐怕就只能和仅剩三个郡国的并州以及天天造反的凉州竞争垫底的位置了。

聪明人哪里会看不出这些?

荆州士人变得这么好说话,愿意以私肥公,那其实是着急想要投资啊。

他们急着想要投资从龙之功。

刘封的基本盘里,徐州无疑是龙兴之地,谁都别想和徐州士人争。

毕竟第一桶金就是徐州士人帮扶的刘备,至今为止,刘备身边可都是徐、豫两州的士人。

但首功没了没关系,有的是后来居上的机会啊。

这后发先至的本钱,可不就是钱粮器械吗?

投资越多,股份越大,不考虑交州的情况下,荆州于公于私都是垫底的,不但情分最薄,资历最浅,功劳也是最小的。

荆州士人急了啊。

他们是真的想要向刘封表忠心,尽忠心啊。

这才有了荆州士人积极靠拢刘封,各种讨好亲善,以至于有些谄媚的地步。

对于这种心态的荆州士人,刘封表示非常欢迎。

接下来不论是入蜀,还是北伐,可是需要海量的物资和人力的。

别看如今刘家父子捏着东南五州之地,一副气吞山河的样子,可这不会持久的。

如今华夏的中心依旧在黄河,依旧在中原。

论恢复元气的速度,中原可是要远超四周之地的。

不过好在十年之内,时间是稳稳的站在刘家父子这一边。

若是能将益州都纳入麾下,那局面可就又不一样了,毕竟刘家父子手里还有豫州和徐州。有这两个重镇在手,不论谁掌握青州和兖州,这两州都会是一线之地,永远当不起血包。而失去了兖州、青州这样承平时节能排进天下前五的大血包,北方对南方就形不成优势。

和荆州士人深入的交换了意见,接纳了对方的投效,给与了政治承诺。

完成这些之后,刘封再度启程,离开了襄阳,返回扬州。

在途径夏口的时候,刘封登山观景。

看着山下滔滔江水,两岸碧波平原,刘封再一次兴起了建城的想法。

刘封一边欣赏着壮丽的景色,一边盘点着麾下诸人。

如今自己麾下,在历史上有建城事迹的,当有关羽、鲁肃、陈登、诸葛亮、孙权、陆逊、吕蒙、张辽、刘馥等人。

关羽、鲁肃、陈登在刘备处,各有要务,几不可能脱身。

诸葛亮、陆逊、吕蒙、张辽等人,也俱是有重任在身,忙的不可开交。

唯有刘馥、孙权二人,此时倒是可以一用。

孙权暂不必提,就单说刘馥也是才能卓著的。

原时空中,刘馥所建的合肥城,正是孙十万一辈子都没能越过的龙门。而且刘馥本人还有不俗的治理能力,军事能力也及格,确实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刘封转念又想到一事,若是自己在武昌大张旗鼓的要建新城,是否也可以为后面伐蜀的行动提供掩护?而且也可以借着筑造新城,名正言顺的从扬州、乃至于豫州、徐州调动物资过来。

刘封越想越觉得此事靠谱,当即修书几封,分别送去刘备、诸葛亮、庞统、蒯越、陆逊、荀攸等处,希望得到他们的意见。

心里有了成算后,刘封索性在夏口多待了两天,到处逛了逛,寻找合适的建城地点。直到五天之后,他才再度启程,顺江之下,返回江东。

回到江东后,刘封又开始处理起各种政务来。

拿下交州之后,财政本该更加宽裕。

但因为以交伐蜀的战略计划,交州的赋税物资不但暂停北运,大部分的海船还得从徐州调运大量的物资南下,送往交州。

同时,荆州的粮食物资也一样抽调不了,需要留给中路军使用。

如此一来,豫州境内的摧锋、挽澜两个军,几乎全部要靠扬州一州供养,压力顿时变大了起来。

好在扬州已经被刘封自上而下的清洗过了,再加上今年开始,原有投入的新县新田,都要开始交税了,哪怕是半税,也总比一毛没有要好。

财政上虽然有些吃力,但只要没有大的战事爆发,还是周转的过来。

必要时刻,也可以向刘备求援。

刘备如今积累下来的家底可是相当厚实,毕竟整个徐州已经四五年不闻战火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先前送至刘备、诸葛亮、荀攸等人的信件逐一得到了回应,回信中几乎全部赞同武昌新城的建设。

武昌这个地方实在是太好了,堪称水路要隘,九省通衢。

以前没城,不是因为这地方以前不重要,而是以前这里还在水底里呢。

秦汉时期,这里可是云梦泽,你就是想建也建不了。而等到两汉时期,因为是大一统王朝,这里虽然冒泡了,但远远比不上中原重要。

现在起城,不但能够成为长江上的要隘,连通东西,遏控大江,还能成为相当重要的物资存储点,有百利而无一害。

得到了众人的赞同之后,刘封心意已坚,当即下令召孙权和刘馥来吴县觐见。

很快,两人自外地而来,虽然都不知道刘封召见他们有什么事情,可心里都隐隐有些激动。

刘封特地点名的召见,在左将军治下可是颇为有名的。

诸葛亮、庞统、陆逊、诸葛瑾、吕蒙、周宾等人,可不都是如此冒尖的吗?

有了这些先例在,刘封的点名召见可是让左将军治下大小官吏趋之若鹜的美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