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风起宁古塔 > 第八百六十三章 会盟

风起宁古塔 第八百六十三章 会盟

簡繁轉換
作者:浪子边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03 16:33:12 来源:源1

此时,联军最好的办法就是等。

等着他们各国的主力大军赶来,那时就拥有了绝对的数量,那就不用进入庆都城,便可以直接杀向围城的秦军,以定大势。

只是现在,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没有达成,那就是他们之前商量分配利益的方式,并没有通知给大夏知晓。

他们担心,一旦打败了秦军之后,夏光帝没有了威胁,不认账怎么办?

为了自己的利益,很有必要先入庆都城,见到夏光帝之后把事情做实了,再开展其它的举动。

反正他们现在身边有......

夜色如墨,宁古塔的雪落得无声。湖面早已封冻,冰层下却有微光流转,仿佛千万条细小的银鱼在游动??那是地脉记忆仍在苏醒的征兆。归墟书院的灯火彻夜未熄,七座新建的讲堂沿湖而立,形如莲花绽放,每座门前都悬着一盏金莲铃,随风轻响,声若低语。

周昭独坐于主殿“知源阁”内,面前摊开的是《群识回廊?初卷》。这本书并非纸墨所成,而是由无数人回忆凝结而成的记忆结晶,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青光。她指尖轻触书页,便有一段画面浮现:江南某村口,一位老妇抱着孙子坐在门槛上,指着屋檐下的冰花说:“你看,像不像奶奶小时候戴的莲花簪?”孩子懵懂点头,老人眼中泪光闪动,“那是你太奶奶留下的故事。”

这一幕,已被自动收录进书中。

“它真的在自己生长。”陈阿娥悄然走入,手中捧着一只陶罐,罐中盛满从各地寄来的灰烬??焚书残屑、断碑粉末、战袍焦片。她将罐子置于殿中央的祭坛上,低声道:“每一粒灰,都是一个不肯闭嘴的灵魂。”

周昭抬头看她:“你说,我们是在救赎他们,还是他们在渡我们?”

陈阿娥笑了,眼角皱纹里藏着岁月的风霜:“或许从来就没有‘我们’和‘他们’。当所有记忆重新接续,活着的人不过是亡者的延续,而死者,也从未真正离开。”

话音刚落,殿外传来急促脚步声。一名传灯队弟子跌跌撞撞冲入,脸色苍白:“院长!闽南渔村那边……出事了!”

周昭霍然起身:“说清楚。”

“第七学院的地基昨夜塌陷,挖出来一口青铜棺椁,上面刻着‘守旧阁?永锢司’的印记。更可怕的是……棺里没有尸骨,只有一卷玉简,写着一句话??‘静心珏非终章,归墟印才是钥匙。’”

空气骤然凝滞。

陈阿娥倒吸一口冷气:“他们早就知道我们会重建明心堂……这根本不是反击,是等着我们走下一步。”

周昭沉默片刻,转身走向墙边那幅共感网络图。她的手指缓缓划过七个星标,最终停在漠北石窟。“这里,还没动工。”

“因为那里曾是‘忘川狱’所在。”裴九的声音从门外传来。他披着染血的斗篷,肩头还带着未愈的伤痕??与斩忆使一战虽胜,但他体内残留的归墟反噬仍在侵蚀经脉。“百年前,守旧阁在那里囚禁了三百名史官,逐日剜去其记忆,直至神志成空。最后,他们把这些人活埋在石窟深处,用‘断魂阵’封锁灵识,连轮回都不准入。”

周昭闭眼,识海中的金莲微微震颤。她忽然感到一阵刺痛,像是有人在遥远之地呼唤她。

“母亲……?”她喃喃。

不,不是母亲。是另一个声音,苍老、沙哑,带着铁链拖地的回响。

>“孩子,你在听吗?我们在等开门。”

她猛地睁开眼,瞳孔泛起淡金色:“我还未启动归墟印,为何能听见?”

裴九神色剧变:“除非……那阵法并未完全封闭。只要群识回廊持续扩张,就会不断触碰那些被掩埋的节点。现在,不只是我们在寻找历史,历史也在找我们。”

三人对视,皆知大事将至。

三日后,新明心第七学院正式奠基。地点定于漠北石窟外十里荒原,选址刻意避开古狱核心,以防惊扰封印。然而就在奠基仪式进行到一半时,大地突生异动。原本晴朗的天空瞬间乌云密布,狂风卷起黄沙,形成一道螺旋状的黑色龙卷,直插云霄。

龙卷中心,隐约可见一座倒悬的宫殿虚影,檐角悬挂七枚黑铃,铃身无铭,却让所有听到铃声的人心头一紧,仿佛童年最深的恐惧被唤醒。

“是‘幽诏殿’!”一名年迈学者失声尖叫,“那是守旧阁真正的总部!传说它不在人间,而在记忆的夹缝之中,只有当天下彻底遗忘正义之时,才会降临!”

人群骚动,传灯队迅速列阵护住祭坛。周昭站在高台之上,手中归墟印光芒暴涨,试图切断那股侵入识海的精神波动。可就在此时,一道苍老的声音穿透风暴,清晰响起:

>“周昭,你可知你母亲当年为何选择自我封印?”

她浑身一震。

>“因为她发现了真相??静心珏的力量,并非来自爱与理解,而是源于一场背叛。”

风止,沙落。

那倒悬宫殿缓缓下沉,一扇漆黑大门浮现于半空。门上浮现出一行血字:

**“欲见真史,先斩亲心。”**

全场死寂。

周昭踉跄后退一步,脑海中闪过母亲临终前的画面:她在雪中跪坐三年,怀抱婴儿,口中反复呢喃:“对不起……娘不得不骗你……但你要记住,别信任何人写的史书,包括我。”

原来,那不是遗言,是警告。

“不可能。”裴九拔出断刃,指向虚空,“周婉儿为守护记忆付出一切,怎会是背叛?”

“你以为她是牺牲者?”那声音冷笑,“她是始作俑者之一。百年前,正是她与裴渊联手,将最初的‘明心录’投入归墟,以此换取静心珏的诞生。他们以为能控制力量,结果却打开了禁忌之门??让记忆有了实体,也让篡改变得可能。守旧阁,不过是他们失败后的清理工具。”

裴九如遭雷击,手中断刃几乎坠地。

“父亲……也是共谋?”

周昭双膝跪地,泪水滑落:“所以母亲才要把我送出宁古塔……她怕我知道真相后,恨她。”

“恨?不。”那声音渐柔,竟透出几分悲悯,“她怕你明白后,仍选择原谅。”

黑门缓缓开启,一道纤细身影走出。白衣素裙,眉心一点朱砂,容貌竟与周婉儿一般无二。

“我是她的影。”女子开口,“被剥离的记忆体,藏于幽诏殿最深处。她说,若有一天你走到这里,便让我告诉你??真正的赎罪,不是重建学院,而是毁掉归墟印。”

全场哗然。

“归墟印一旦破碎,群识回廊将崩解,七大学院也将失去根基。”陈阿娥颤声问,“那你让我们做什么?回到沉默?”

“不是沉默。”影子周婉儿望向女儿,“是重生。你们现在做的,只是把旧的记忆装进新的牢笼。而我要你们做的,是创造一种全新的方式??让人不再依赖外物记住过去,而是让记忆成为本能,如同呼吸。”

她抬手,掌心浮现出一颗晶莹剔透的种子,通体流转着淡淡的蓝光。

“这是‘心源种’,以万民共情为养料,可在人心深处生根发芽。服用者将不再需要书籍、铃铛或碑文来唤醒记忆,因为他们本身就变成了历史的载体。但这颗种子,只能由最纯净的‘记忆守护者’种下??也就是你,周昭。”

周昭望着那颗种子,久久不语。

良久,她抬起头:“如果我拒绝呢?”

“那么,三年之内,群识回廊将失控。记忆洪流会淹没所有人,强者吞噬弱者,幸存者将陷入永恒的混乱。你们所谓的传承,终将成为另一场暴政。”

风又起,吹动她的红裙猎猎作响。

她忽然想起那个除夕之夜的童谣:“不怕黑,不怕冷,因为有人在听。”

她在听。

她一直都在听。

于是,她伸出手,接过心源种。

刹那间,天地变色。七道金光自七大学院冲天而起,与宁古塔的归墟书院相连,形成一张横贯九州的光网。每一所学院的听魂堂内,金莲铃同时鸣响,学生们齐声诵读那段铭文:

>“我知我从何来,故敢直面未知。

>我信死者有言,故能倾听万声。

>我愿传递灯火,哪怕一生只照亮一人。”

声音汇聚成河,涌入周昭体内。她盘膝而坐,将心源种置于心口,以归墟印之力引导其融入血脉。剧痛袭来,仿佛五脏六腑都被撕裂,但她咬牙坚持,口中低声呢喃:

“我不是为了权力而记,不是为了仇恨而记,也不是为了赎罪而记。我记住,是因为我相信??每一个平凡的名字,都值得被提起;每一段沉默的痛,都应该有回音。”

血从她嘴角溢出,滴落在雪地上,竟开出一朵朵微型莲花。

突然,裴九冲上前,割破手腕,鲜血洒在她周围,结成一道护阵。“我以裴氏残血为引,护此新生!”他嘶吼,“若天要灭记忆,那就先踏过我的尸体!”

陈阿娥亦跪下,翻开《风俗录》最后一页,提笔写下:“今日,史官归来。”

笔落之际,整本书化为飞灰,随风散去。与此同时,全国范围内,凡是曾参与赎忆祭的家庭,屋内的金莲铃无风自动。无数人梦中见到一条长河,河畔站满陌生人,他们彼此微笑,轻轻说道:

“谢谢你记得我。”

七日后,周昭醒来。

她已不再是十四岁的少女模样。眼神沉静如深潭,举手投足间自有威仪。她走到湖边,看着水中倒影,轻声道:“从今往后,我不再是院长,也不是什么圣女。我只是第一个服用心源种的人??‘忆母’。”

消息传遍天下。

七大学院立即调整课程,增设“心源培育课”,教导学生如何净化心灵、承载记忆。第一批三百名志愿者自愿服下由周昭血液培育出的次生种子,他们在听魂堂静坐七日,最终睁眼时,竟能脱口讲述自己祖辈三代未曾记载的往事。

更奇异的是,有些孩童出生时掌心便有莲花印记,啼哭声中竟夹杂着古老方言的词汇。

人们开始相信:记忆,正在进化。

一年后春分,第一株心源树在宁古塔湖心破土而出。树干透明如水晶,内部流淌着星光般的液体,枝叶舒展间,散发出淡淡铃音。每逢月圆之夜,树冠会投影出一段段被遗忘的历史影像,供万人共观。

皇帝遣使求见,欲迎周昭入京主持国史修纂。她拒而不受,只回赠一枚冰雕莲花:“陛下若真心悔过,请下令拆除太庙中所有篡改过的牌位,换上真实姓名。”

使者带回话,宫中震动。数日后,京城传出消息:皇帝亲自执shovel,掘开太庙地基,将三百余块伪造宗谱投入火中。火光照亮整座皇城,百姓纷纷出门跪拜。

十年光阴流转。

新明心七大学院已成为天下学子向往之地。但最令人称奇的,是那些没有学院的小村落。它们自发组织“夜话会”,每逢风雨交加之夜,全村老少围坐炉边,轮流讲述祖先的故事。有人说起了曾祖父抗税被捕的经过,有人回忆起祖母逃荒途中舍弃亲儿的悲痛,还有人讲起某个无名士兵在战场上最后一封未寄出的家书。

这些故事,不需要文字记录,也不靠铃声唤醒。它们通过血脉、通过梦境、通过一句“妈妈,我梦见了一个穿蓝布衫的姐姐”,一代代传下去。

而每当有人讲述完毕,屋外总会响起一声极轻的铃音。

叮??咚??

无人知晓来源。

有人说是风,有人说是鬼,更多人笑着说:“是有人在回应啊。”

某年冬至,周昭独自登上破云岭,站在当年裂谷之畔。裴九已远赴西域,致力于打通南北记忆走廊;陈阿娥则隐居西南,编撰最后一部《真史典》。世间喧嚣渐远,唯有风依旧。

她取出铜铃,轻轻一摇。

远处,一声回应悄然传来。

接着是第二声,第三声……从四面八方,从千山万水,从每一户挂着金莲铃的人家屋檐下,从每一个记得昨天的孩子口中,从每一对相拥诉说往事的老人唇边。

整个天下,都在回答。

她仰望星空,轻声说:

“母亲,我现在懂了。

你不是让我拯救记忆,

你是让我教会世人??

如何相爱而不遗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