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开局天幕曝光我会成为千古一帝 > 第八十五章 再救您忠诚的属下一次吧

第八十五章再救您忠诚的属下一次吧(第1/2页)

【时间来到瑞隆三年的腊月,萧寻还没想好要如何对付秦王,便有官员急匆匆来报———

宁州发生了地龙翻身,地动山摇之下百姓房舍崩塌,死者数以万计,州县城池尽数被毁。

听上去很严重对吧,但实际上这还是宁州官员在避重就轻的情况下呈递的折子,真实的灾情只会比奏折上记载的更为惨烈。

眼瞅着就要到辞旧迎新、祭祀祖先的吉祥日子了,结果出了这种不祥的事,朝中每个人心里都轻松不起来。

萧寻虽觉得有些晦气,但又能如何呢?

只能拨银子救灾啊!

不然就等着灾民们流离失所,最后落草为寇吧!

至于派遣哪位官员前去,萧寻心里已经有了人选。

这不,他前两个心腹虽然暂时出局了,但不是还有个李子成嘛。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时间段,李子成还未升任户部尚书之位。

虽说萧寻对他极为信任,但无缘无故就将干的好好的户部尚书撸下来,多少是有些说不过去的。

这时候,最佳助攻许文合时宜的送上了不知从哪搜罗来的户部尚书贪污的罪证。

好好好,这下可不就名正言顺了?

许文这一招,真乃一箭三雕啊。

不仅让总给他使绊子的原户部尚书锒铛入狱,又帮小皇帝解决了一桩烦心事,还赢得了李子成的好感。

哦,或许还有个‘好处’,那便是加快了朝廷**的速度。

因为这事,萧寻对许文更加满意了,而李子成和许文的关系也变成称兄道弟的程度了。

李子成刚被任命为户部尚书,便被帝王委以赈灾的重任。

朝堂上的官员们虽然能力不怎么样,但察言观色的本事没得说,自然没有提出反对意见的。

此时,所有人都认为这不过是件小事,是帝王特意给李子成用来镀金的任务。

可事实上呢———】

[事实上,这活儿可不是那么好接手的~]

[唉,我有预感,接下来的话题会变得好沉重。]

[古人说的话都是写实的,比如天崩地裂这个成语,绝不是凭空捏造的,能想象到地震时的惨状了。]

[记得好像是宁州先发生的大地震,周边的地区也有受到波及,受灾区域挺大的。]

[感觉地震最可怕的不是直接死掉,而是在大地裂开的时候,人掉到地下。

四周伸手不见五指,没有食物和水,那种慢慢被饿死的恐惧感,才是最让人绝望。]

[是的,很多失踪的人就是这样被活埋在地下,再也出不来了。]

……

众人在弹幕绘声绘色的描述下,浑身一抖。

这些后人描述的也太过细致了吧,光是听着就让人毛骨悚然。

宁州以及周边的百姓却是死死的将地震发生的时间牢牢记在心底,还找来各种工具记录下来,生怕自己遗忘。

相比起百姓们的严阵以待,心有戚戚焉,李子成却是紧张的不行。

接下来就该讲到自己了,看看那两位与自己齐名的家伙,名声和下场都不怎么样,估计自己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况且,自己如今可是改过自新,成为太子殿下的人了。

要是将自己在他人手下做事的画面放出来,殿下看到了会作何感想?

现任户部尚书看着天幕,心里叫苦不迭。

陛下和太子殿下定已瞧见了天幕,知晓自己贪污之事了。

自己还是自觉将所有财产献上,再写折子请罚吧。

这个尚书之位保不住是小,家中子孙们脑袋保不住是大啊!

天幕中Up主的语气变得沉重起来。

【《乾史实录》中有这样的记载:

地大震,宁州屋舍尽塌,地裂水涌,沟壑骤现,众多百姓坠于壑中,阖城覆没。

死者不计其数,积尸遍野,却无处掩葬。

时间,父子失散、夫妇分离,道路间骸骨累累,哭声震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八十五章再救您忠诚的属下一次吧(第2/2页)

[蜡烛]

[蜡烛]

[默哀]

[震中心在宁州,但江州、福州等地方也都有伤亡,我觉得这得有几十万人受难了。]

[其实我有点疑惑,那时候都是木制房屋吧,相当于是个木架子,伤亡怎么会那么重?]

[楼上,受灾后朝廷救援不及时,冻死饿死的也并不少见。]

[地震最大的危险就是地会裂开!土地会吃人!!]

[身为宁顺人,看到这段历史泪目了。

最后还是萧大帝给朝廷善后,安置好宁州百姓的,还给咱们改了新地名,加了个‘顺’字,寓意万事顺遂。]

[我永远会被这种不经意间流露的温暖所打动(哭泣)]

……

萧睿的视线在其中一条弹幕上停留了片刻,忍不住感慨道:“这下,宁州百姓怕是会对小九推崇备至了。”

唉,都怪孙子不争气啊,遇上这种大灾应当妥善安置好百姓才是,怎么就没把这事交给靠谱的人呢?

朕看那个许文就挺不错的,虽说他心是向着小九的,但就看小九如此爱护百姓的模样,他的下属想来也不会差,肯定会将这事儿办的漂漂亮亮的。

站在全知视角的萧睿指指点点,自信满满的觉得如果是自己遇到这种情况,肯定会比孙子做的更好。

随即,他又想到这个孙子如今已不在人世,自己和他比这些又有什么意义呢?

萧睿不禁默默叹了口气。

【由李子成去赈灾,萧寻拨发的赈灾粮与银子都是十分充足的。

虽然那时朝廷吃了败仗,国库遭受了巨大损失。

但有句俗话说得好,破船尚有三千钉,更何况是偌大的一个王朝呢,乾仁宗留下的家底还是比较丰厚的。

加上萧寻本就是想给李子成刷功绩,好让他坐稳尚书之位,事情当然是越顺利越好。

在火速调度完赈灾的物资后,李子成赶往宁州。

咳,咱还记得李某人的外号吗?

是的,就是‘李贪财’!】

[明明是李貔貅才对,只进不出的家伙!]

[李子成这人,我最佩服他能正视自己的**,对谁都可以坦荡荡的表示自己只爱金银财宝。]

[说实话,我和他的喜好是一样的,谁能不爱钱呢?]

[但君子爱财,总得取之有道吧?趴在百姓身上吸血来的钱财,用的能安心吗?]

[古代还有掌柜直接拖欠店小二薪水的情况,也都是剥削百姓的行为。]

[庆幸自己生在当下,制度越来越完善,在国家的管控下,黑心企业没有生存空间,基本都是八小时工作制。

不过,平时自愿加班的人也不少,毕竟每天三倍加班费的诱惑,谁顶得住啊?]

[有啥顶不住的,你**重、想要的东西多,就会越渴望金钱。

但在我看来,能取悦我的阳光、鲜花以及公园都是免费的,我更乐意将时间放在散步、发呆上。]

……

李子成整个人坐立不安,他对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心里是非常有点ACD数的,也能料到自己之后的做法定会让人难以容忍。

况且,自己未来的同僚都是如此的品德高尚,这更是将他衬的低贱如尘埃一般。

李子成挤出一丝微笑,试图安慰自己:“没事的,没事的,还有主子在呢,主子会保护我的…吧…”

他越说越没底气,最终还是闭上了嘴。

踌躇片刻,李子成猛的跪下,双手合十,虔诚的对着天幕参拜,嘴里小声的念着。

“天幕大人,请您幕下留情,放小人一马吧,小人保证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阿婆主务必嘴上留情啊,小人如今已知道错了,日后定会做个好人、好官的。”

太子殿下,求求您了,再救您忠诚的属下一次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