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号外 > 卷一游击办报 【54】每天都在战斗

号外 卷一游击办报 【54】每天都在战斗

簡繁轉換
作者:千里握兵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25 13:42:0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卷一游击办报【54】每天都在战斗(第1/2页)

这是一份关于八路军“百团大战”取得第一阶段胜利的战报,由重庆八路军办事处转呈到蒋委员长面前的。

老蒋心情复杂地把战报推给那些吵闹的高级将领,然后背着手出门了。

以往取得了胜利的战报,他都会大肆宣扬通令嘉奖,最不济也要批上一个“可”字,但这次什么都没说。

他那些手下看完战报全都傻了眼,因为这一页纸的内容太震撼了,这震撼不是来自八路军出击平汉、正太、同蒲等铁路沿线,取得的战绩,而是在他们印象里八路军总共三个师的建制,怎么一下子集结了105个团,几十万人的兵力?

这个规模远远超过了**整个参谋机构事先对八路军规模的设想,也动摇了他们对于国共合作团结抗战的决心,连带着眼前这个“山东征兵点血案”似乎都变得“正确而悲壮”起来。

当这些司令、长官不再追究责任,整件事就不了了之。后来王茂生在《游击报》上撰文替那名**少尉惋惜,一位参加过台儿庄血战,没有死在日本人炮火下的少尉军官,最终却卷入破坏抗战的阴谋之中,惨死在军统特务的手下。通过这件事民众应该看到,到底是谁在破坏抗战,是谁不打日军专坑友军?

他慷慨激昂地把文章写好,走完审稿流程后安排人送往蒙山印刷所。

魏俊杰和刘子魁却推三阻四起来。

魏俊杰在这次采访中好不容易勇敢了一次,却差点死在乱刀之下,回来后彻夜难眠情绪不太好。他为了逃避工作找借口,说按照原来的分工,交通员是刘子魁的职责,既然人家已经回归,这跑腿的活就该还回来。

刘子魁心中不爽:“之前有自行车骑的时候你抢着干,现在自行车被砸个稀烂了你想起我来了,凭什么啊?”

王茂生开始厌烦这两人的互掐,点名让刘子魁去,理由是这小子跑得快,能尽快把这期报纸刊印分发。

不过他很快就后悔了。

因为刘子魁前脚出门,一份上级指示后脚就到了,要求即日起根据地的所有报刊杂志都要配合宣传“百团大战”,《游击报》下一期的头条报道必须得转发《新华日报》的通稿。

原来国民政府对“百团大战”的态度急转直下,前些天还命令驻华北的**予以配合,现在马上就以军事保密为由,要求国统区的报纸刊发的新闻不能出现部队番号、作战地点,更不得出现“百团大战”的字样。

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几乎垄断了国统区的军事新闻,它报道什么,民众才知道什么,所以即便八路军在敌后做出如此巨大的贡献,国统区的群众知之甚少。

中央指示要声援在华北作战的八路军129师、120师和晋察冀军区部队,山东抗日根据地也要进行广泛宣传配合,来扩大百团大战的影响力,增强全**民抗战斗志,提振抗战必胜的信心。

《游击报》惯例是七日出版一期,错过这一期要再等七天,那显然是要犯错误的。所以王茂生只好一面组织稿件重新排版,一面安排魏俊杰去把刘子魁追回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卷一游击办报【54】每天都在战斗(第2/2页)

可没了自行车的魏俊杰,怎么可能追得上飞毛腿少年呢?半天之后他拖着疲惫的双腿回来,两手一摊骂骂咧咧:“这臭小子属兔子的吧,我跑了二十里都没追上……”

王茂生心中早有预感,叹了口气道:“算了,启动备用方案吧。”

他的备用方案就是让魏俊杰把新的版样带到蒙山印刷所,加印一期“号外”。

魏俊杰看了新华日报的通稿后忍不住惊讶:“我的个乖乖,一百多个团,在绵延数千里的战线上,在同一的意图、同一的计划之下配合作战,这也太厉害了,咱们什么时候也搞一场大的?”

他问出了山东抗日根据地所有军民关心的大问题,大家通过不同渠道得知了“百团大战”的消息后,全都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但王茂生有一种预感,部队正处于一个特殊时期,应该不会打这么大规模的战役,不过现在上级首长们也没有确定的事情,他还是不要乱讲得好。

魏俊杰没得到确切答案,只能揣好版样急急上路。

他不会想到,在他离开白彦的当天下午,王茂生也急急上路赶往蒙山印刷所。

因为《新华日报》开设“百团大战通讯”专栏,有组织、有计划地推出一系列有关百团大战的报道,战斗消息、战地通讯、战役评论。上级命令《游击报》等报刊全文转载,每期都不落。

也就是说,包括《游击报》在内的许多报刊将临时改为日报,每天出版一期。为了方便印刷出版,他和所有编辑人员集体转移到蒙山印刷所附近办公。

于是,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根据地的各大报刊每天都要印刷出版,印刷机被摇得冒烟,工人甚至专门将设备改成了脚踏式来增加效率。

不过每天都印这么多报纸出来,如何分发出去又成了问题。

过去靠各自的交通员携带会驻地,分发给各自的阅读群体,光来回的路程就要一两天时间,现在光靠他们可不够。

为了提高效率扩大影响力,尽快让山东民众看到消息,王茂生想到了一个办法,他牵头向上级请示动用地下党组织的交通线。毕竟根据地大都处于山区,绝大多数是识字率低的农民,把报纸发给他们意义不大,真正需要鼓舞士气的是日战区的城里人。

这是一个大胆又冒险的举动,但又确实是最好的办法,组织上经过讨论后同意了他们的请求。

就像上一次支援运送印刷机器一样,潜伏在各县城、乡镇上的地下交通员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蒙山,在山前的接头村庄取了几百份各种刊物,再各显神通带回他们的驻地去。

虽然山东抗日部队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参与到“百团大战”之中,但是这些新闻工作者和地下工作者每天都在勤勉工作,用他们的方式战斗着。

刘子魁也因此获得了与老周叔重逢的机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