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号外 > 卷二合并办报 【81】“三空”对“三光”

号外 卷二合并办报 【81】“三空”对“三光”

簡繁轉換
作者:千里握兵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25 13:42:0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卷二合并办报【81】“三空”对“三光”(第1/2页)

王茂生笑吟吟地看过来:“你问他,看他怎么选。”

刘子魁已不是当初那个只想着扛枪打鬼子的懵懂少年,端起酒杯敬老洪和老卞:“抗日战场没有前线与后方之分,我们每一个人、每一项工作都是在抗击日寇的第一线,我把咱们铁道游击队的英勇事迹发表到报纸上,去鼓舞和发动更多群众拿起枪打鬼子。我现在坚信,一张报纸能抵十万兵!”

“十万兵啊,”老洪等人对视一眼顿生豪气,“少年好志气,我们敬你!”

……

两天后,王茂生和刘子魁回到沂蒙山区,发现周围村庄的炮楼里又换了生面孔,其中还多不少日本人。

敌工部的同志汇报情况,日军上万人的先头部队已驻扎到了周边几个县城,摆出了大举进攻的阵势。

实际上他们还不知道,这次大扫荡由日军中国派遣军总司令畑俊六亲自督战,日军驻山东的12军司令官土桥一次指挥,调动17、21、32师团,以及独立混成第5、6、10旅团各一部共计五万兵力。

其中,第32师团和独立混成第10旅团主力位于新泰、蒙阴、费县地区,17师团和33师团位于临沂地区,构成了对临沂、沂水、蒙阴三角地带的封锁线。随着多路多梯队的分进合击,已经对沂蒙山根据地形成了铁壁合围。

这是抗战以来,日军对山东根据地规模最大的一次扫荡。

整个沂蒙山区弥漫着山雨欲来的紧张气氛,连耳聋眼花的耄耋老人都知道鬼子又要来了,尽力帮着家人做着逃难准备。

所有壮劳力都在忙着连夜抢收庄稼,不管高粱、谷子还是玉米,成熟的收,欠熟的也得收。大家留足1个月的口粮,其余的全部藏匿起来,确保一粒粮食都不留给敌人。

八路军115师、山东分局和战工会联合下发了“反扫荡”的作战指导方针,要求主力部队为避敌锋芒避免无意义的损失,适时跳出日军包围圈发动袭击。师部和机关单位2000余名干部留守山区牵制敌军,配合老百姓实行坚壁清野,以搬空、藏空、躲空来应对敌人的烧光、杀光、抢光。

刘子魁养的几头猪还没到出栏的时候,不得不提前杀了取肉腌制,他不忍心看炊事班杀猪,跑去帮印刷所的同志干活,结果看到铅印机被拆成零件掩埋,哭得更伤心了。

他从地上捡起一枚遗落木活字,这是一个“党”字。

这个字平时使用频率很高,偏偏之前刘子魁运输的时候磨破夹袄弄丢了几颗,王茂生后来用硬木雕了十几个作替代。

他紧紧攥在掌心,忍不住回宣传部找王茂生告状:“你看看,活字都丢啦,这日子不过了吗?”

王茂生拿过来细细看了一会儿,安抚刘子魁的情绪:“印刷所的排字同志已经能自己铸造铅字了,这些旧的可能用不着或者不好用了,丢就丢吧,不打紧。”

“哼!”刘子魁拿回来放进口袋,“他们把机器都埋了,咱们报纸也要暂时停刊吗?”

“不,我们要坚持出报,理由我不再重复了,大家克服困难多背些油墨纸张,要把报纸当做对付敌人的重要武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卷二合并办报【81】“三空”对“三光”(第2/2页)

王茂生放下他那套老旧的油印机,交给刘子魁一个重要任务,把那个牛皮公文包藏到半山崖上去,鬼子进山后肯定会到处搜查,新挖的物资坑和山洞不太安全,把这个包单独隐藏比较稳妥。

刘子魁上次就有个念头:“这里面的党员档案这么危险,还不如提前毁了呢。”

“许多同志一辈子都没有照过相,牺牲的时候连人名都对不上号,我们这份档案里有每个人的相片底版,都是孤品,不到万不得已还是留着吧。对了,敌人要来了,枪还你。”

王茂生把压箱底的四四式步骑枪递过来,顺带还有上次获赠的近百发子弹。不过在刘子魁接枪的时候,他笑着又补充了一句:“万一,我说万一啊,我要是受了伤被鬼子抓住,记得给我一枪!”

刘子魁惊愕地看着他,忽然觉得这支枪特别重,重得他单手接不住。

他双手握住枪眼里浮现出一层雾气:“别胡说,你要是被鬼子包围了,我肯定也跑不掉呀!”

王茂生深吸一口气强颜欢笑:“这是在山里,谁能抓得住你呢?对了,你看到小魏了吗?”

王茂生转移了话题,说有别的事情交代魏俊杰,但那家伙却不知跑哪去了。

“他啊,多半又跑文工队去了,我去叫他?”

为了避免被敌人一锅端,上级要求机关单位划分成四十多个小队,各自开展行动,这对鸳鸯肯定正上演生离死别呢。

“唉,这家伙,我自己去找他吧,你先把文件包藏起来,越隐蔽越好!”

王茂生摇头苦笑着走了,不知是不是太瘦的缘故,刘子魁看着他的空荡荡的军装背影,第一次理解了什么叫形销骨立。

宣传部驻地有些孩子经常趁部队开饭的时候来讨吃的,王茂生自己都吃不饱还总掰出半个菜团子分给他们,这半年属实消瘦得狠了。

刘子魁叹口气抹去眼里的水雾,把枪弹收好后背上文件包,独自去了后山。

他选了一处离地十多米高的裸露岩壁,那上面一般人爬不上去,中间有一条拳头粗的裂缝,牛批文件包刚好可以塞进去。

他没在外面掩盖什么,因为越明显的地方敌人越不会起疑。反倒是村里村外正忙着挖的井窖、匆忙开辟的山洞看起来都太可疑了,藏在里面的东西十有**会被鬼子搜出来。

他提醒过大家,但部队和村民要藏的东西实在太多了,粮食、被服、机器、原材料、还有老百姓的锅碗瓢盆等等,大家得知鬼子要搞三光政策,恨不得把家都塞进山洞里去。

东西永远藏不完,但日军的进攻马上就要开始了。从11月1日起,上级命令所有单位都在固定地点集结待命。大家吃完早饭就整理行装备好干粮,马不解鞍人不离枪,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但所有人都没料到,一向白天发动进攻的日军这次居然选择了夜间偷袭,打了大家一个措手不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