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我说大明要完,老朱夸我千古一相 > 第229章 东林党逼宫,崇祯哭求朱元璋救

第229章东林党逼宫,崇祯哭求朱元璋救驾(第1/2页)

“黄公,这究竟该如何是好啊?”东宫的外头,齐泰忧心忡忡,脸上愁云惨淡。

黄子澄沉默了许久,无奈地发出了一声长叹:

“且走一步,是一步吧,形势虽说险峻,但也并非十死无生,只要李暄会为蓝玉安排退路,我们的生机便算不得小,那家伙自个去不了东瀛,远隔重洋,还能算无遗策不成?”

“也只能是如此了。”齐泰又叹了一口气。

两人继续往前走了一段距离,黄子澄安慰道:

“其实此番东渡也不全是坏处。”

“这还能有好处?”齐泰大惑不解。

黄子澄点了点头说:“此行虽说危险至极,但只要能活着回来,我们便身负滔天之功!不说加官进爵,皇上至少短时间内不会再对我们动杀心!届时,我们能拿来对付李暄的筹码就能更多一些。”

齐泰闻言低头思索了片刻,阴郁的脸色总算缓和了些许。

……

另一边,李暄气呼呼把回家的路走了一半忽然想起来还有重要的事情没做,于是扭头往凉国公府走了过去。

蓝玉不是说要唯自己马首是瞻吗?

这么好的一个工具人,不好好利用一下怎么能行呢?

于是李暄直接狮子大开口,找他要了两百两银子。

这银子自然不是用来去花天酒地的,李暄离开凉国公府之后径直朝着住处走去。

然后又在门口摆了一桌的酒菜,将在厕所门口卖包子的两个大聪明招手。

正所谓一回生二回熟。

第一次去洗脚,内心总是忐忑的。

可第二次,第三次,那便会觉得和回家一般亲切。

故而那两大聪明这回甚至都没犹豫,流着哈喇子就凑了过来。

李暄意味深长地看了两人一眼,随后便开始一边喝酒,一边与他们闲聊。

没错。

这两人在李暄的东渡之计中至关重要!

想要避开朱元璋的耳目,得到他们的帮助是必不可缺的前提。

诚然,要说服这两人反水难如登天。

可李暄心中已经有了一套详细的计划。

他至少有七成的成功把握!

……

与此同时。

明末。

顺天府。

狼烟四起。

所有的城门都紧闭着,城内四处都是巡逻的士兵,搬运尸体去城外掩埋的士兵,空气之中弥漫着一股无比压抑的气息,身处其间,就连大声喘气都不敢。

而大明朝权力的中心,至高无上皇权的寄宿之地紫禁城,这会儿正被上万明军团团围住。

这些明军皆是一声不吭,他们的表情或是紧张,或是激动,或是慌张,而他们的前方,紫禁城午门城门洞开,巍峨的皇极殿前宽敞的由青石板铺陈的广场上头,以张凤祥等人为首,数百东林党的士大夫正匍匐在地,仰头高呼:

“尚祖勾结逆党,阴怀不轨,谋危社稷,其罪罄竹难书。伏乞陛下明正典刑,以彰天讨!“

“臣等昧死上奏:乞陛下颁罪己之诏,诛尚祖以谢天下!此乃社稷存亡之秋,臣等虽万死不敢退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29章东林党逼宫,崇祯哭求朱元璋救驾(第2/2页)

这些人一声接着一声喊,声势之大,仿佛震的整座皇极殿都在微微发颤!他们表情一个比一个坚定,看着不像是在死谏,反倒有些像……逼宫!

……

正当时。

紫禁城,皇极殿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

崇祯高坐在御台之上,身边除了王承恩以及少数的几个太监宫女之外连一个人影都瞧不见。

大明朝所有的臣子,无论文物此时皆在皇极殿外跪地死谏。

他们在效忠崇祯和自己的利益之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乱臣贼子!一群乱臣贼子!朕乃大明天子,他们怎么敢如此待朕?!”在愤怒与恐惧两种情绪的交织之下,崇祯浑身发颤,铁青着脸将面前的龙案拍的砰砰作响,“劝谏?那些狗胆包天的东西,分明就是在逼宫!”

崇祯越说越激动,以至于双目血红,情绪一时间无比的亢奋。

可在极端的愤怒过后,崇祯的心里头却又涌起了强烈的恐惧感,身上的气势陡然颓废,声音也小了许多:

“然纵知如此,朕复能奈何?!如今,彼辈众口铄金,咬定逆贼得以潜入顺天,皆系尚祖蓄意谋反!更以此为由,悍然扯起‘清君侧’的逆旗!三大营的兵马,竟对其妖言深信不疑!朕若不将皇祖交出……只恐旦夕之间,彼等便会挥师直扑,踏破这紫禁禁宫……”

“可皇祖早已溯流光而归,朕何处寻踪?纵使皇祖真在身侧,朕……难道当真能行此悖逆人伦、欺天灭祖之事?莫说朕稍存此念,便是心念微动,蔣瓛那柄寒刃,顷刻间怕已加诸朕颈!”

崇祯越说心里就越绝望,他身子在龙椅上蜷缩了起来,转头看着王承恩问道:“大伴,给朕出个主意吧!事已至此,朕究竟该如何是好?”

王承恩满脸的苦涩。

他其实一直都觉得此番顺天府暴乱,崇祯的反应太过冲动,并且还试着去劝谏过,但可惜当时的崇祯怒上心头,独断专行,根本就不听。

“陛下。”王承恩看着一脸绝望的崇祯,既心痛又无奈:“为今之计,恐只有两条路可走。”

崇祯闻言眼中顿时燃起了一丝希望之光,连忙直起腰道:

“大伴且说!只要能破此危局,要朕如何都行!”

王承恩垂首低语,声音沉静却字字清晰:

“其一,当务之急,是与外间逼宫的东林党周旋,竭力延宕时日……直至——太祖圣驾重临!”

“朕……朕昔日言行失当,触怒皇祖,以至皇祖雷霆震怒,亲颁圣谕:永绝朕于太庙之祀!”崇祯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以此滔天之过……纵使皇祖真能重临此间,又焉肯施以援手,救朕于水火?!”

王承恩似乎早就猜到了崇祯会这样说,不假思索地安慰道:

“纵使太祖圣心未回,不肯再襄助陛下……然这大明的万里江山,太祖焉能坐视倾覆?!更何况,陛下乃太祖嫡脉血胤!太祖素怀舐犊之深,待子孙何等慈爱眷顾!故臣斗胆断言:只要陛下诚心悔悟,痛彻前非……太祖念及江山社稷、骨肉至情,必垂怜宥赦,再施圣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