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北齐不被骑 > 第348章 昭穆

北齐不被骑 第348章 昭穆

簡繁轉換
作者:花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6-16 02:13:17 来源:源1

第348章昭穆(第1/2页)

高殷宣布命令:

“今日当议定大行皇帝庙号、谥号事宜。当依汉、晋旧法,详加考据,拟定尊号,务求允当,以彰圣德,垂范后世。”

就着这个议题,臣子们纷纷议论起来。

首先就是庙号,人总得有一对父母,也就有着祖先,宗庙就是祭拜这些祖先的地方。

但数百年下来,理论上汉献帝刘协要祭祀的祖先可是有足足二十三个,秦始皇嬴政要祭祀三十六代秦君,这肯定是不行的,因此礼制又做了规定,给他们设置上限,天子祭祀祖宗的太庙,上限就是七个功劳最高、血缘最近的祖先,每多一个,就把之前一个踢出去,这个踢的行动叫做“毁庙”,它并不是真的毁,只是搬出去,去跟比较远的、不太重要的先祖一起睡大通铺,这个大通铺叫做“祧庙”,而“不祧”,就是只要这个王朝还存在,那这位祖的牌位就永远呆在太庙里,每一代新君都必须祭拜,享受最丰盛的香火。

而太庙中牌位的摆放,不是按照1234567的顺序,而是按照6421357,最中间的是受封的始祖,左边的二、四、六世祖为昭,右边的三、五、七世祖为穆,父为昭、子为穆,按照世代区分出来。

这是从周朝开始就流传下来的宗法制度,通过这一套辈次排列规则确定子嗣们的地位,从而确立主支和旁支;通过这套制度,贯彻了嫡长子继承制,也就保证了大宗的利益,从而稳固整个家族的根源。

否则今日兄弟可以取代侄子继位,那么明日外甥就也能套层皮来夺取家产了,你朱棣可以起兵抢朱允炆的位置,那我朱高熙就不能跟你朱瞻基掰一掰手腕?凭什么?你家的皇位不就是这么来的么?

某种意义上,昭穆制度就是中国古代特色的私人财产保护制度和继承制度。

所以对于同辈兄弟是否昭穆的定性,就非常重要,决定了宗法制度的顺利运转与否,继而明确这天下是家天下还是族天下。

这个问题上,同样有着两种说法,一说既然是兄弟,就是同世代,因此不能算是昭穆;但另一说则认为,既然死亡的是国君,那么君臣之义就大于父子之情,所以君臣名分已经确定,那么在昭穆的次序上,兄弟也可以算是同昭穆的。

昭穆这个问题,是中国礼法制度的终极难题,从西周到清朝,一直困扰着各朝君主,毕竟每一朝的君王都会遇上“如何把基业完好地让子嗣继承,而不是被外臣、宗室、外戚夺走”的难题,跟上面这三种贵物比起来,完全依附于皇权的宦官已经是帮助最大、损害最小的势力了。

晋朝就是被这个问题困扰最深的前辈,因为它经历了四代人才得以篡魏建国,其中的司马师与司马昭正是同辈亲兄弟。

而庙号系统里,最早是没有“高祖”这个庙号的,根据东汉韦贤的说法,“王者始受命,诸侯始封之君,皆为太祖”,打从一开始,始封之君就是太祖。

之所以出现高祖,是因为刘邦被汉人以功高,上谥号为高皇帝,而彼时庙、谥不严格,因此称其为高祖。

于是高祖就成为了太祖的代餐,太祖涵盖了“始受封”与“始受命”的双重含义。

始受封,简单来说就是开始接受册封,也就是第一个被授予爵位和封地的人,而始受命则是家族里第一个受命成为皇帝,或者接受上天使命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48章昭穆(第2/2页)

高祖仅有“始受命”的含义,当王朝开局比较顺利,开国君主速通的时候,用太祖就可以了;但如果王朝的通关时间略长,继承的统序有点麻烦,那高祖就会出来,作为太祖的补位。

回到司马氏这里,就是司马炎要解决的,就是父亲和伯父的昭穆问题。

司马师没有儿子,因此司马昭过继了自己的次子、炎的弟弟攸延续兄长的香火。彼时和后世的人都认为,以司马懿的功劳,就是实际上的太祖,但如此一来,太祖就是地位最稳固的先君,那么他的正统继承人,也就是司马师以及承袭他宗嗣的攸才是晋朝的嗣主,他老爹昭只不过是师英年早逝而临时代管的家族管家而已,那么他司马炎的合法性,也就不如其弟弟攸了。

现实情况也是如此,这才是最令司马炎破防的事情,他接老爹班都是不应该发生的事情,彼时阿攸十九岁,又继承了懿传给师的舞阳侯爵位,按理来说阿昭应该把权力交还给阿攸。

结果他交给了阿炎,某种程度上,司马昭不仅弑杀了魏帝,还背叛了父亲和兄长,昭和炎是司马家内部的僭主。

要不怎么后面有八王之乱呢,造反和背刺是司马氏的家学。

而昭穆的问题,就在毁庙中暴露出来。因为西晋是将世宗师、太祖昭列为同穆的,也就是同一辈人,这样实际上拉高了司马昭的地位,因为这就意味着他不是代管兄长师的继承人攸的基业,而是作为弟弟承接了兄长师的基业。

但这样一来,天子七庙应当是七世人七庙,且宗庙等级是作为始祖的【太祖庙】,显赫远祖的【二祧庙】,还有近世先祖的【四亲庙】。

现在因为师昭同昭穆,而变成了六代人七庙,兄弟俩毁庙的时候是要一起毁的,也就是太庙里只剩下两昭三穆。

而群臣要求司马炎将皇位归还给司马攸的呼声很高,如果真的将皇位还了回去,不仅自己这一支失去皇位,而且司马炎自己和司马攸又是同辈,还是同昭穆,以后毁庙也是一起毁的,这样就变成了五座庙、两昭两穆,而诸侯的太庙规格正是“诸侯五庙,二昭二穆”。

也就是说我们一统天下的大晋王朝,因为种种充满私心的操作,成功的将昭穆、宗庙制度给玩崩,把自家从天子活活玩成诸侯的档次啦!

那么为了不让大晋被后人笑掉大牙,同时为了保住自家的皇位,司马炎就必须将父亲的地位抬高到比伯父师更高的地步,于是他便以父亲昭为“太祖”,而以真正的太祖司马懿为“高祖”,转移了太庙的祭祀重心,从以司马懿为太祖的格局,变成了以司马昭为太祖的格局,同时规定太祖之庙万世不祧,这样若干年后,祖父懿、伯父师等人就一个个滚去祧庙,他老爹司马昭鸠占鹊巢,成为大晋真正的太祖,而只要皇位始终在他司马炎的后代身上,那么昭穆就不会出问题,他自己也因为开国皇帝的身份,必然得一个祖的庙号,以二祧之一永远留在老爹的身边吃香火,算盘打得震天响。

总之,无论是活人还是死人,总是影响力强的一方决定另一方的地位,而作为国家的先君,也同样有着自己的利益团体,出于不同的目的来维护先君的地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