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抗战:从亮剑开始的批发帝国 > 第170章 釜底抽薪

抗战:从亮剑开始的批发帝国 第170章 釜底抽薪

簡繁轉換
作者:大郴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6-22 14:21:55 来源:源1

第170章釜底抽薪(第1/2页)

指挥部内,副指来回踱步,师长低着头,用拳头抵着鼻尖,沉默不语。

赵刚的视线则紧跟着副指,像只小猫一样脑袋来回转。

终于,副指停下脚步,看向师长:“你怎么看?”

师长放下手,沉声道:“李云龙的布置,就是为了让孔捷能以最快的速度攻占天津,进而打下滦州乃至于秦皇岛,截断华北方面军退往东北的道路!

对于51师团,想要击溃,那半天都不用,可如果是围歼,起码耽搁3天。

这样的话德州、滨州的鬼子就有足够的时间撤往天津。

另外,目前敌占区的老百姓,都还没来得及疏散,既然51师团的鬼子兵毫无人性,那将他们围住了,万一他们破罐破摔,再把任丘城的百姓也屠光了呢?

甚至于,他们会不会驱赶老百姓到阵地上,使我们投鼠忌器不敢开炮?”

副指点了点头:“你还真跟我想一块儿去了,我的意见也是先把赶走鬼子了再说,仇恨,等将来打上东洋三岛再慢慢算!”

“那,王先生那里怎么说?”赵刚问道。

副指两人对视了一眼,随即师长开口道:“照实说,我想他应该能理解。”

副指也说道:“让孔捷打得狠一点,照死了打,鬼子溃散了,也给我分兵追杀!

总之就是不能让51师团的鬼子,再溃逃近周边村庄里祸害老百姓!”

“是!”

十几分钟后,老赵那屋。

听完老赵的讲述,王嘉恩抿着嘴点了点头:“到底是副指和师长,这一茬儿我还真没想到,确实不能再死更多老百姓了。”

老赵顿时松了一口气,他还真担心老王不管不顾的就是要报仇。

上级可是交代过的,王顺和同志提的要求,一律照办,办不到的,想办法也得办!

这倒也不完全是因为他送来的物资,更多的是因为他平时给出的那些建设性的意见。

这个事情王嘉恩不知道,他也没想过只是转述了一下蓝星上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会被当成一名“国士”。

“你能这么想,真是太好了。”

老赵笑着拍了下老王的肩膀。

王嘉恩只是笑笑,同时内心也有了一丝成就感。

因为截止目前,我**民死亡人数在500万左右,死亡人数增长最快的,就是接下来的41年到45年,死了3000万!

华北地区,是因为鬼子在41年后实施三光政策,死亡人数急剧上升。

而在其他地方,被常叔叔那帮人害死的,跟被鬼子屠杀的人差不多其实,真的。

三大惨案,两个是他亲自下的命令,花园口那一下就淹死了89万,后续造成的饥荒又饿死500多万。

长沙,说所谓的“焦土抗战”,连城带人一把火烧了个精光,1.2万名老百姓被活活烧成焦炭,而那些被烧成灰的,不知道还有多少。

剩下还有个防空洞事件,倒是还没有发生,应该也不会了。

说实话按照气运的角度来说,常叔叔这完全是把自己的气运给作没了。

看看他的发展轨迹,前半段也足可称得上是位面之子,多少豪杰败于他手。

就王嘉恩自己感觉,要是帮助这边尽快结束战争,能少死3000万人,那得是多大的功德?

念及至此,王嘉恩又想到了豫南地区的民众。

他看向老赵问道:“对了,现在迁到根据地的豫南地区难民有多少,粮食够不够吃?”

老赵一愣,感觉王嘉恩的思维有点跳跃,一时间没跟上。

歪着脑袋想了一下后,说道:“大概有300多万了吧,粮食够吃的,去年年中根据地种下的地瓜土豆,大丰收。

至于他们的安置,各大工厂招募了一部分,剩下的,晋、陕两省的省委组建了建设兵团,让他们参与搞基建,以工代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70章釜底抽薪(第2/2页)

一天管两顿饭,每天还给2毛的工钱呢!”

“那一个月就有6块?”王嘉恩眉头一挑,“本地老百姓种地能有这收入不,那么大的难民基数,就那么点儿工厂肯定都招满了吧,本地的老百姓就没什么意见?”

“这...”老赵懵住,“你的意思是,工钱给高了?”

“倒也不是给高了,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王嘉恩这时又想到什么,笑道:“孔老夫子的后人虽然不咋地,但是他本人,还是值得给他点个赞,2000多年前就看透了很多问题的本质,对理想社会进行了勾画。”

老赵闻言眨了眨眼,随即翻开了自己的小本本:“又有什么建议?”

王嘉恩抿着嘴想了下:“晋省地区,之前的那些地主豪绅是怎么处理的?

还有现在的新版货币,有没有跟黄金挂钩?”

老赵连忙说道:“那些以前行迹恶劣,或者当过汉奸的,都没收资产进行公审,至于那些口碑比较好的,暂时都没动。

至于边区票,没有跟黄金挂钩,而是和银元一比一兑换。”

“啧!”王嘉恩有些无语,“我上次不是说了以黄金作为根本发行货币?跟银元挂钩,你们手里的银元能跟那些地主阶级相比?”

老赵有些不理解:“我们总行目前银元储备已经超过千万了,还不够用吗?”

王嘉恩肩膀一跨,感觉被打败了:“根据不完全统计,截止今年,全国银元总存量超过15亿枚,光是敌占区的年流通量就有约2亿银元!

这么多的银元,你想想大多都集中在谁的手里,老百姓手里能有几个?

赶紧改变货币属性,要不然那些地主豪绅你们就斗不倒。

我之前不是说了跟黄金挂钩,就总行那点儿银元储备,分分钟被搞到通货膨胀!”

老赵听得不是很明白,但也知道能让老王这么说,事情肯定会很严重。

便也问道:“我们国内银元有那么多吗?那这个该怎么解决,改成金本位吗?”

王嘉恩咂吧了一下嘴,拉过水壶给自己倒了一杯:“当然不是金本位,就现有的1900吨黄金储备,用金本位以后会被那些黄金储备大国玩死。

还得是信用货币,但是跟黄金有限挂钩。

因为黄金还太少,所以不能允许私人大量兑换黄金。

同时设置官方的黄金交易所,民间的黄金交易,比如珠宝店之类的,必须获得许可,再就是限制黄金出口,避免黄金流失!

等解放全国后,立刻让白银彻底退出货币行列,银元只仅仅作为收藏品,要不然会出大事。”

老赵表示不理解:“可现在银元的购买力还是很强,银价很高啊,而且国家那么大,人口那么多,民间的市场交易很难完全把控。”

王嘉恩顿时眼睛一瞪:“我这说的是民间市场的问题吗?民间市场就直接禁止白银流通!

以那1900吨为抵押黄金向总行贷款,搞基建拉动内需的同时全面铺开新货币!

短时间内毙掉银元,确实会造成一定程度的通货紧缩,但是比起他们炒作银元造成的通货膨胀,要好太多了!

就算到时候强制以低价收购银元,也会给他们留下大量的原始资本,除非废除一轮货币,但那样的话货币的信用就降低了!

再说要是给他们留下足够的资本,他们就可以拿这些钱贿赂官员,收买媒体!

不信你看着,以前他们能把老百姓变成田奴,以后就会把老百姓变成房...”

【警告!警告!已引起时空管理者注意,请宿主立即闭嘴!】

这时老赵抬起头,皱着眉头茫然道:“防什么?”

王嘉恩眨了眨眼:“最后这段话就别记了,你到时候去太原,口头转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