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抗战:从亮剑开始的批发帝国 > 第185章 技术井喷

抗战:从亮剑开始的批发帝国 第185章 技术井喷

簡繁轉換
作者:大郴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6-22 14:21:55 来源:源1

第185章技术井喷(第1/2页)

太行山,和县,原抗大分校驻地。

只见原先的装甲兵学校内,不知何时建了一座方形的混凝土建筑,旁边架着一个巨大的方形铁栅栏。

且这个铁栅栏还有个高高的基座,在缓缓转动。

高台旁边还有一排房子,正是之前装甲兵院校的教室。

这里场地足够,设施也相对齐全,后来就改成了科院和工院的驻地。

太原、晋城、石门,乃至于阳泉、晋城这些相对比较大的城市都太扎眼了,不方便保密,最后几位大神就选择了这里。

大山深处,相对隐蔽,南北也有公路,且山清水秀的,搞研究的好地方。

而这个高台旁边的原装甲兵学院设施,正是工院所属的雷达研究所!

说实话这条件比蓝星上刚开始的时候,要好太多了。

那个时候,研究员们是真的苦,住在铁皮棚子里,屋子又小又窄,设施也不齐全,到了晚上甚至还得用油灯来照明。

而在这里,因为师长十分重视教育,认为必须要给学生提供最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能够把所有注意力放在学习上。

所以房子是砖墙泥瓦,有专门的发电机、输水管道来供水供电,而这里改成研究院后,师长更是贴心地给调来了两个炊事班,给研究员们最舒服的研究环境。

设施相对齐全,又有现成的资料,平时还能在警卫员的保护下出门爬山看看风景,放松心情。

这就使得科院和工院两边所有的研发进度都十分迅速。

早在五个月前,雷达所这边就试制了一个实验性质的雷达,探测距离达到了30公里,之后又不断改进更新,雷达所的成果可以说是日新月异。

后来,电子电气所研发出了阴极射线管显示器,进而根据需要又分成两组,一组研发出了电子显示屏的电视机,另一组则是研发雷达平面位置显示仪。

到现在,经过雷达所半年多的不断研究迭代,这款最新改进型的大型雷达,已经具备S/X双波段探测、PPI平面位置显示、自动测距等多项功能。

也就是说,这款最新改进型的雷达,已经具备初级火控雷达的功能,可以指引高炮瞄准。

至于敌我分辨,则是基于我方战机上携带的应答装置,还很原始,需要飞行员手动操作。

研究员们都是天才,其中拔尖的几十位是天才中的天才,资料也是现成的,这就使得短短半年时间,这边的雷达进度已经赶上了欧美二战后期的水平。

鹰酱、约翰牛、汉斯喵三国达到同等技术标准,都得等到44年以后了。

说来在45年时期,汉斯喵就已经发出了单脉冲雷达,可惜没来及实用,就GG了。

视线来到那大天线旁边的混凝土建筑内。

之间里头一大群身穿大白褂的研究员在忙碌着,操作着一圈旁人来了看都看不懂的电子模块。

这些是雷达的发射与接收系统、信号处理单元、数据处理和计算模块、同步与控制单元、辅助显示与输出,以及各单元对应的冷却系统,也就是空调。

再看一台显示器旁边,一位长相相对平凡、梳着背头、看着约摸三十多岁的研究员,正双手环抱,看着雷达屏幕。

他脸色略显疲惫,但眼神中满满的都是自信。

在他左右两边,还站着两位跟他年纪差不多,稍稍显胖、且戴着眼镜的研究员,只是两人不断地打着哈欠。

这时,有一位年轻的研究员走到旁边:“老师,所有单元运转正常!”

站中间的研究员点头笑道:“好,联系晋飞那边,让他们起飞吧。”

“好的!”

等自己学生离开去打电话,这研究员又对着面前坐在显示屏前的操作员说道:“峰值功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85章技术井喷(第2/2页)

“好的老师!”

操作员轻轻转动一个旋钮,将雷达功率调到最大。

这时,旁边也传来了刚才那位学生打电话,让晋飞那边起飞的声音。

之后,便陷入了等待。

直到大约3分钟后,雷达屏幕上西南方位出现一个亮点,显示距离193公里,高度486米。

且随着扫描光柱扫过,那个亮点有一丢丢接近。

见状,站在中间的研究员笑着点了点头。

因为晋飞那边是在盆地里,有周边的大山阻挡,得飞机高度高于山头才能被雷达捕捉到。

大家没有欢呼雀跃,只是相互对视笑笑,活泼一点的则是相互击掌。

几个月前第一台雷达测试成功的时候,他们就激动过了,所以现在比较平常心。

“行了!”左手边稍胖的研究员有些疲惫地说道,“这探测距离明显已经超过了200公里,终于能睡个好觉了。”

“我也回去了!”右手边的研究员也吐槽道,“我就感觉我们数学所的人,就是润滑油,哪里卡了就得往哪里添,没个闲工夫了都!”

“哎!”中间的研究员连忙一手一个掐住他们的手臂,“这还没测试完呢,着什么急?”

“大哥!”左边的研究员有点求饶的意思,“我自己的研究还没怎么搞呢,这都大半个月了,尽在你这儿帮忙,我的学生都有意见了。”

“就是,我刚从计算机所出来,就被你个老小子逮住,我都一个月没好好休息了!”

这两位,一位姓孟,是曾经鹰酱加州理工的博士,之前就在西南担任无线电专业的教授,现在转攻电磁波谱研究,现在是科院的相关研究所主任,同时担任太原理工大学物理系教授。

另一位,虽然没有获得过博士学位,但是在整个世界的数学界都有极高的地位。

又听左边这位说道:“你也好好休息休息吧,接下去,你们应该就要往脉冲雷达发展。

我看了王先生留给你们的资料,接下去的单脉冲、双脉冲,乃至于多脉冲雷达,要配合计算机,才能发挥出真正的效用。

这个你得和其他单位多方合作,急不来的,别把身子熬垮了,啊?”

然而手还是被死死地抓住。

“不行,要休息就在我这儿休息,你们两个一出去,我上哪儿再堵你们去?你们的都是理论性的研究,这会儿打仗呢,先帮我们完善装备啊”

同一时间,和县西面。

山窝窝里,同样很突兀地出现了一大群建筑。

而在远处的大山坳中,矗立着一座钢筋混凝土高台。

视线来到近处,却见这高台下半部分是空的,中间还有个空洞。

往上看,只见孔洞的上方还有一个直径一米多的圆形喷口正对着地面。

突然,这喷口猛地喷出火焰,并且火焰颜色逐渐从橘红色变成明黄色,且焰柱笔直,并伴随的巨大的轰鸣声和大量的白色烟雾气体。

视线再来到楼上的控制室内,只见一位穿着大白褂的帅哥双手插兜,笑吟吟地看着面前正在转动的机械仪表。

却见那推力表的指针转到332千牛的位置后,便停止不动。

大帅哥满意地点了点头,332千牛的推力,一级用个4台,就足够把一个大火箭送到100公里外的高度。

这时,站在大帅哥旁边的一位学生兴奋道:“超过33吨的推力,老师,那我们的弹道导弹,是不是也能上马了?”

大帅哥抿了抿嘴,歪着脑袋想了一下后笑道:“我还是更想探索外太空,导弹的事,你们去搞吧,有什么不懂的再来问我。”

(更一章先,昨天有点儿事情出去了,后面的马上码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