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抗战:从亮剑开始的批发帝国 > 第242章 让李云龙到处走走!

抗战:从亮剑开始的批发帝国 第242章 让李云龙到处走走!

簡繁轉換
作者:大郴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05 02:38:10 来源:源1

第242章让李云龙到处走走!(第1/2页)

隔天清早,太原。

嘭!

拍桌子的声音从会议室里传出。

画面来到会议室内,老政委满脸怒意地看着手里的电报。

“简直欺人太甚!”

其他同志们面面相觑,赵刚试探着问道:“首长,发这么大火,出什么事儿了?”

老政委将电文稿递给他:“派去伦敦的同志传回的消息,我们要求取出四大家族之前贪墨的赃款,结果对方来一句必须本人过去!”

赵刚看完后,也是无奈地笑道:“王顺和同志之前跟我们说过,说这个约翰牛,就是一根搅屎棍,别的本事没有,恶心人特别拿手。”

“精辟啊!”

“没想到王顺和同志的见解还挺独到。”

“搅屎棍,真的太形象了!”

“哈哈哈哈哈...”

原本暴怒的老政委也被逗笑。

见状,老赵接着劝慰道:“首长啊,这事儿真没必要生气,之前早就有例子了。

沙俄当时存在伦敦银行内有5800万英镑,后来苏联管他们要,不也没拿到吗?

甚至沙俄皇室的人过去拿,还被要求必须尼古拉二世亲自去,尼古拉二世都死多少年了?

那就是一帮土匪,他们啊,多半是因为香江的问题,想再恶心我们一把。”

“哼,没事,有得是机会!”老政委冷笑了一声,“他们从美国人手里骗的钱我们不管,但是之前搜刮的民脂民膏,必须吐出来,那是我们人民的钱!”

接着又恢复和煦的样子,看着自己的笔记本问道:“同志们,我们继续开会,刚才说到哪儿了?”

一名干部连忙说道:“建设新都城的选址,我们目前得出比较优秀的方案有两个。

一个是保定、沧州、衡水这片白洋淀三角区域内。

第二个,则是在南阳、襄阳、信阳这片三角区域内!

这是我们工作组这段时间结合各地的地形、水文、发展潜力等指标得出的三个相对比较理想的地区。”

老政委点了点头:“我个人觉得哈,第二个,南阳三角区更合适。

不是说要保护湖泊湿地吗,如果是在白洋淀三角区建都,势必会大量引用白洋淀的水,对当地造成严重的影响。”

说着又咂吧了一下嘴:“那么今天的工作,就是整理两个区域各自的优劣势,还有告诉发展有可能带来的问题,做一份报告,交给上级决定。

报告做得简介明了一些,要直奔主题,你们也知道,导员最讨厌八股文那一套从废话开始的文章,批评过很多次了。

另外,长安方面,治安已经基本稳定,上级已经在商讨长安市领导班子的人选。

那边的情况呢,大家都知道,比较复杂,有同志愿意肩上扛点担子的,就踊跃报名。

同时我也要强调一句,既然是都城,哪怕她有可能是暂时的,去就任的同志在建设规划过程中,都必须严肃认真,不能打马虎眼!

同时要尽快让长安的面貌,从胡灾的影响中走出来,不能到时候举办庆典了,还是一副民不聊生的样子。”

一众干部顿时跃跃欲试。

越穷的地方,挑战就越大,都是最纯粹的一群年轻人,他们或许有争功的意思,但更多的还是想展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而就在这时,敲门声再次响起。

一众干部转头看向门口,老政委则是招呼了一声。

“请进!”

一名通讯员带着电文稿推门而入:“首长,5兵团赵政委的电报。”

“哦?”

老赵顿时就有些紧张,以为是老李犯浑了。

毕竟他这一趟出来也快一个月了,老李那边又要负责华南鬼子的事情,又要负责近百万原**的裁减整编,还得打土豪分田地,指不定就闹出了什么乱子。

他连忙站起身,接过电文稿,通讯员则是敬礼后转身离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42章让李云龙到处走走!(第2/2页)

只一看,老赵就转忧为喜,转头看向老政委。

“首长!”

老政委一看就知道是需要借一步说话,便站起身朝门外走去,又对着其他干部招呼了一句。

“会议就到这儿,大家抓紧时间工作!”

办公室内,老政委带着赵刚走入。

“什么事儿啊?”

赵刚将电文稿递了过去:“王顺和同志过来了,现在就在武汉,而且给我们带来了比建成后的石门工业基地,还要庞大的设备数量!

最重要的是,他给我们带来了一台4万吨级的模锻液压机!”

“4万吨?”老政委大感吃惊,“据我了解,目前世界上,好像只有美国有这个级别的锻压机啊!”

说完后,老政委有大笑道:“哈哈,这个李云龙,得让他到处溜达溜达呀。

我们想发展那里,就让他去哪里溜达。

这样一来,王顺和同志有什么设备带过来,直接就能在当地投入使用,还省了运费,啊?”

“好主意!”

“哈哈哈哈...”

画面一转,回到汉口这边。

王嘉恩打着哈欠走出宿舍,左右一看,好么,俩猛男已经在了。

“你俩什么时候来的?”

和尚跟杨大力齐齐憨笑。

“俺们特战旅就在城外,早上起来接到命令,我俩就进城了。”

和尚说着又想起什么:“哦对了,司令员让我问您,您既然到了,鬼子的那个岗村宁次那边,要不要通知他。”

王嘉恩寻思了一下:“不着急,等那些设备搬完再说,然后那些粮食也帮着遮盖一下,别下雨发霉了,不好卖。”

黄曲霉菌看不出来,青霉菌和黑霉菌那是很明显的。

去食堂拿了两个馒头,王嘉恩直接带着俩猛男走到老李的办公室。

办公室内,老李正写着什么,看着挺忙。

“老李!”

听到熟悉的声音,老李抬起头随意地招呼了一声:“起来了,先坐,我写完这个报告。”

老王走到办公桌前,看老李的字,发现写得不错了现在。

“整编裁减方案的改善报告?”

“啊,裁减16岁以下,30岁以上的兵员,剩下差不多我这儿还有60万呢。”

老李说着又叹了口气:“但是上级的意思,是保留200万的主力,100万的警备部队,剩下的全都复员转业。

头疼啊,很多人当了十几年兵了,一下子给退回去,别说他们心里不好受,我都舍不得,多好的老兵?”

“你不会折中一下啊,裁员看年龄,不看军龄,那些四十来岁的大叔,是抓的壮丁没当几年兵的,那就回去,十几年老兵就留下呗。”

“我这不写着呢嘛?”

“噢噢噢!”

这时王嘉恩又想起什么:“哎对了,诉苦大会弄了没?”

老李脸色一苦:“开过了,所以我就更头疼,现在一个个都嗷嗷的说要打倒地主阶级!”

“你看,不会变通不是?”王嘉恩笑道,“就让那些复员的老兵回原家乡组建人武部,配合当地县委进行田产分配。

一般的地主老财,连土匪都打不过,动用警备部队去对付都有点儿浪费,用那些退役回去老兵刚刚合适,而且他们还是为自家争田地。

另外,那些老兵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在当地肯定熟络,可以让他们当基层的干部啊,起码到时候从中枢地方的指示能很好的贯彻下去,总比沿用当地的族老强吧。

老兵有的时候还更强硬,面对那些吃硬不吃软,喜欢蹬鼻子上脸的族老乡绅,绝对好使。

文化方面,一边工作,一边学呗,谁还天生就会识字。”

“哎,对呀!”

(还在码,稍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