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 > 第276章 商税的问题

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 第276章 商税的问题

簡繁轉換
作者:抱星明月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06 04:04:03 来源:源1

第276章商税的问题(第1/2页)

陈衍与高阳安然无恙地回到渭南县,又在家躺平一天之后,陈衍不紧不慢地赶往县衙。

恰好,他刚到县衙门口,就撞上了好像要出去的杜构。

一看到他,杜构表情那叫一个幽怨,活脱脱像个受了天大委屈的小媳妇。

“陈兄,你还知道回来啊?”

“走的时候连声招呼都不打,明明昨天早上就回来了,结果我去找你,你竟然派下人来告诉我,你不在家。”

“这是人能干出来的事?”

“杜兄不要误会!”陈衍一本正经道:“昨日是高阳提前一步回家,我因一些重要的事情耽误了一些,并未跟高阳一起回来,今日才急匆匆赶回来了。”

“这不,我刚回来就来县衙了,你可千万不要误会!”

杜构:“......”

“陈兄,你何故拿我当傻子糊弄?”

“昨天有人亲眼看到你跟高阳公主一起进县令府,我早就收到消息了,不然我也不会去找你。”

“......”

气氛一时间显得有些尴尬,陈衍沉默两秒,说:“杜兄,你说,有没有那么一种可能,别人看错了?”

杜构一副你继续编,看我信不信的表情。

“咳咳......杜兄,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这些小问题不必理会,正事要紧。”陈衍抽了抽鼻子,扯开话题:

“我离开这段时间,那群商贩是否按照我的要求行事?工坊的运转有没有出问题,图书馆里面都装修好了吗?”

“就离开几天,能出什么问题?”杜构也算是服了,怼了一句,而后才跟陈衍慢慢谈及这段时间的事。

简而言之,没什么大问题,一切都有序运转着。

图书馆的装修已经进入最后阶段,只要将提前准备的大量图书有序存放就可以准备开业了。

陈衍满意地点点头,“杜兄,你看,你自己也很优秀嘛,我不在的时候将渭南县诸多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我离开两天也无事。”

杜构冷笑,但也没再揪着这件事不放。

两人默契地离开县衙,没有乘坐马车,步行朝着图书馆的位置赶,顺便时刻观察百姓的生活。

陈衍很喜欢这样做,杜构也渐渐习惯了。

即使他们不去跟百姓交流,但看着百姓的生活渐渐好起来,活不下去的人越来越少,一种令他着迷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对了,陈兄,那群富商将上一批白蜡的尾款结清了,一分不少。”

“不过......”

“不过什么?”陈衍问。

杜构直言道:“不过那群富商将自家在渭南县的账本,还有十分之一的利润给了我们,账本上面的收支很清晰,每一笔都对得上。”

“以及白蜡的利润也给了。”

“他们说这是陈兄你的要求,还说这是交税。”

“你......莫非打算收商税吗?”

陈衍反问:“我不能收商税吗?”

“倒也不是......”杜构神色复杂,他清楚李世民给陈衍的权力有多大,其中就包括自由决定税率,制定新的税法。

在渭南县收取商税,自然在陈衍的权力范围之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76章商税的问题(第2/2页)

但问题是,唐朝建立时,他们便主动地,有选择地废除了许多商税条例。

其中根本的原因,便是因为隋炀帝暴政,李唐创立之初是个烂摊子,故此不得不牺牲商税那点利益,来保证休养生息,确立‘轻徭薄赋’的国策,以恢复农业生产和稳定天下秩序作为绝对优先目标。

陈衍要收商税,多少有点和大势对着干的意思。

杜构也不是想反对陈衍收商税,他只是在担心而已。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陈衍淡淡道:“你是认为我收取商税,跟国策所不符,一来容易遭受他人攻击,二来有与民争利的嫌疑,三来重视商人,会导致大量农民弃农从商对吧?”

杜构不说话了。

显然,他确实是这么想的。

而且,两人都有一句话没说,就是收商税,动了太多人的利益。

“说真的,有时候我真的很不理解你们的想法,你们到底是如何计算的?”陈衍道:

“重农没错,因为民以食为本,朝廷、军队、官员,百姓,不管是谁都离不开粮食。”

“但抑商就能解决问题了吗?”

“而且抑商的办法还那么奇怪,贬低商人,抬高农民,又取消商税,我实在不太理解。”

“在我看来,重农很有必要,但也不光要重农,而是要四面开花,士农工商,每一个都不能放弃。”

“有农才有粮,大家才有活下去的基础!有士,才有人才,有管理各方的官员。有工,各项技艺才能进步,推动时代发展。有商,才有交换、流通,钱,永远是一个国家的根本之一。”

“我知道,你们一直都不理解我为什么那么重视商业,现在我告诉你!”

陈衍郑重道:“最快速的强国之路,就是三个条件,其一,搞钱!”

“其二,搞钱!”

“其三,还是他娘的搞钱!!!”

杜构细细思索着陈衍说的话,半晌没什么动静。

这时,陈衍又自顾自地说,“你知道,你......不,应该说你们!”

“你们和我最大的差距在哪里吗?”

杜构思忖道:“学识?见识?才华?”

“不!”陈衍缓缓摇头,“你们跟我最大的差距,是我们的想法,或者说思想不同。”

“你们就是典型的‘稳定思维’和‘控制思维’,而我则是‘发展思维’和‘效率思维’。”

“你们想着怎么稳定局势,怎么控制基层,而我想着怎么拓展道路,寻求发展破局的办法,同时,我不在乎所谓的制度,什么自古以来的规矩。”

“在我眼里,我不会满足于能做,而是要做到更好,一切行动以终极目标为衡量标准。”

“不管黑猫白猫,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

“再者.......”

说到这里,陈衍有些犹豫,不知道该不该继续下去。

但一看杜构满眼求知欲的样子,他还是说了。

“发展商业,拟定商税,有利于打破王朝周期律,开辟出农业之外的第二个税基,使得财政结构变得健康,不再完全依赖脆弱的农业。”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