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帝李承乾:在李世民面前杀李泰 > 第377章 千古未有——官农制度

大帝李承乾:在李世民面前杀李泰 第377章 千古未有——官农制度

簡繁轉換
作者:丰裕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04 02:36:58 来源:源1

第377章千古未有——官农制度(第1/2页)

又是一次大朝会开始了,这一次算是这段时间来的总结。

经过这一趟民间的整治行动,李承乾突然发现,问题真的非常严重。

不是说哪里有恶霸的问题,这是永远都杜绝不了的。

核心是‘何不食肉糜’的问题。

日常事务汇报完毕之后,李承乾说:“诸位爱卿,最近几个月朕在做什么,相信你们也清楚。

朕没有听到你们反对的声音,甚至没有听到御史台的风闻奏事。

原因是什么,朕心里很清楚!

这一次,朕派鬼神军团的人巡查天下,没有给你们打招呼,就是突然间心血来潮。

做了什么事情,相信你们多多少少都清楚。

某些实在做得太过分的,已经被朕砍头了。

他们或许是你们家的谁谁谁,朕懒得去深入的查。

这次巡查,也差不多到此为止了。”

听到李承乾说到这里,百官心中都暗自松了一口气。

确实还有那么一批,和他们关系比较近,甚至就是他们三代以内血亲的人,躲过了这次李承乾不打招呼的巡查。

如果李承乾继续这么干下去,迟早有一天会查到他们头上去。

李承乾自己不知道吗?

他当然知道,甚至心里非常清楚。

鬼神军团的人,本身的局限性非常大,他们没有人的自主性和逻辑性。

一旦没有被他们撞到,那就能够轻易躲过去。

李承乾清楚,水至清则无鱼。

贪官恶官就跟百姓一样,属于收割一茬又有一茬,人心也不是一成不变。

就算现在是清官的,未来也不一定不会变成贪官。

做一次,不过是让他们收敛一点,好好执行自己的下一步计划。

“虽然说,此次巡查天下到此为止!

但,朕发现,暴露了很大的问题。

地方上,为什么就杜绝不了一些龌龊的事情?

为什么人只要占据相对的高位,就总是要欺压低位的存在?

为什么有些读书的时候,说要为民请命的书生,一旦为官之后,却变得那么快?

为何人总是不看后路,只想着眼前的利益?

是目光短视,还是大环境如此?

朕思来想去,发现是大环境如此!

你不拿,我怎么好意思拿?

我不拿,我的上官怎么拿?

我不欺负人,我怎么显示出我有权有势?

你不欺负人,你怎么跟我玩?

诸位爱卿,你们说是不是啊?”

百官顿时头皮一麻,可不就是这么回事嘛!

“怎么,不敢说,不会说,还是不能说?”

李承乾怒气勃发,皇帝的威势散发出去,无形有质的威势,压得百官心中沉甸甸的。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先贤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是朕当监国的时候,曾经写出来的。

四年了,难道还没有传遍天下吗?

朕真的不该对你们有什么期待!

让你们一群有权有钱有地的人,明白一群没钱没钱没地的人,到底该怎么活!

你们真的清楚吗?

就凭你们坐在府衙里面想吗?

朕决定,从明年开始,成立一个新的制度。

这个制度,朕定名为官农制。

百官的官,农民的农,制度的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77章千古未有——官农制度(第2/2页)

从明年春耕开始,朕划出一片长安周边的薄地甚至荒地。

这片薄地,按照百官每人三亩地来算。

这三亩地,归百官自己负责。

从春耕播种开始,每年换着种,而且必须是自己手动种植。

比如说,今年种水稻,明年种麦,后年种豆等。

这三亩地,百官必须亲自侍弄。

当然,朕也不厚此薄彼,朕自己同样有三亩地。

这三亩地,一年下来的收成,都归各自所有。

由当代皇帝,带领百官亲自种地,体会民间疾苦!”

从周朝以来,历朝历代其实皇帝都会种地。

不过那个种地,不说也罢。

就拿唐代来说,先是在先农坛举行亲耕礼,祭祀先农后,皇帝执耒耜三推三反(即三次推犁),随后三公九卿依次耕作,级别越低者耕作次数越多(如卿大夫需耕九推)。

这种作为,更多的是一种礼仪,甚至都不会每年举行一次。

只会在必要的时候,进行一个政治性的宣传,根本算不得什么亲自种地。

朝堂上,百官全都骚动起来。

“陛下,不可!”

“陛下,我等年岁已高,实在无力种地……”

“陛下,臣从来没有种过地,只怕有负重托啊!”

“……”

李承乾任由他们闹腾,只是他属于帝王的威势,却越来越沉重。

百官的声音渐渐小了下去,都感觉胸口沉甸甸的,甚至有些喘不过气来。

那皇位上坐着的李承乾,似乎化身为了猛兽,随时都会扑过来。

“从来没有种过地,那就不能够学吗?

年岁已高无力种地,没问题。

有儿子的把儿子拉来种,没有儿子的把女儿拉来种。

只有一种官员可以不用种地,哪就是已经绝户,且自己年岁已高!

哪位爱卿属于这种情况,给朕报来,朕给你免了。

那民间百姓老了,他们就不用种地了吗?

但凡肚子饿了,他们跪着爬着,也得去种。”

李承乾要他们种地,希望大家都不要忘本。

真有那种老了的,反正也没几年可活,正好让他们把儿女甚至孙子辈的拉来。

为大唐的下一代,奠基!

李承乾这话一出,百官后背升起冷汗。

他们明白了,李承乾这是玩真的,而且不允许他们任何人拒绝。

“既然是种地,你们可以跟老农请教,也可以自作主张,更可以不管不顾。

但朕先说明,每块地每一种作物,都有一个最低标准产量。

既然是最低标准产量,朕不会太过于苛刻。

达不到这个最低标准产量,无论你是谁,罢官免职!

除非,遇到天灾等不可抗力因素。

否则,在这个标准产量之上,每年最后十名正职降为副职,副值降为下一级。

与之相反,前十名升职,但只升职一次,降职的每年都降,直到退出朝堂。

连续三次,也就是连续三年,若都获得最后十名,除非是不可抗力因素,否则罢官免职。

相反,连续三年获得前十名者,可以免除耕地五年!

当场计算,当场称重,杜绝一切舞弊。

皇帝若连续三年获得最后十名,则下达一份罪己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