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帝李承乾:在李世民面前杀李泰 > 第383章 抡语出世——针对儒家

大帝李承乾:在李世民面前杀李泰 第383章 抡语出世——针对儒家

簡繁轉換
作者:丰裕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04 02:36:58 来源:源1

第383章抡语出世——针对儒家(第1/2页)

把册封王玄策的圣旨当场宣读,交给他之后,李承乾开始说下一件事。

百官心中明白,这又是一个被提拔的年轻人。

只不过这个王玄策,因为去了一趟天竺,似乎有不少的收获,当时就直接提升为五品,现在这件事是有言在先,谁也无话可说。

“都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近日以来,朕听闻民间有许多人都骂,说是仿照官服造的那些衣服,什么有失体统,什么有辱斯文。

总而言之,就是骂得好像大家都没穿衣服上街,就这群辱骂的人自己穿了衣服。

这件事情,可能在御史台看来都是小事,都没有一个御史跟朕说过一句……”

御史台的人,一个个脸色都变了。

这个事情他们当然知道,不管是自己爱听八卦,还是为了在朝堂上站着,他们都要多多打听各种风声。

他们不可能一年到时候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报。

可这件事情,在他们看来只是小事,完全无关紧要,对什么都没有影响,所以就没有报过。

他们再无聊,也不能拿些民间八卦传到朝堂上来。

比如说,东家媳妇去西家偷汉子这种事,只要不是什么典型案例,或者不是刑部的判案有问题,他们是肯定不会拿来说的。

现在的御史们,还没有那么无耻。

在李承乾的手下当官,根本不敢随便攻讦别人。

李承乾上位以来,对民间下的功夫很大,朝堂上一直变革。

搞得很多时候,他们根本就不敢乱说话。

现在李承乾提起这个事,难道又想以这个为切入点,开始动他们了?

其他百官也是这么认为的,于是都竖起了耳朵。

谁知道,李承乾话音一转,却说:“朕还发现一点,不管在酒楼或者其他地方,高谈阔论这一个点的,都是一些郁郁不得志的寒门书生。

他们似乎认为自己满腹经纶,但又得不到重用,所以只能在民间夸夸其谈,发挥自己的才华。

朕就很好奇,这种人如果朕抓一个来朝堂上做官,他们是不是宁愿砍头都不穿官服?”

百官嘴角抽动,那种人真要来朝堂上,不穿官服才见鬼了,保证舔得比谁都快。

绝大多数当官的,最高的目标就是站在这朝堂上。

哪怕站在最后,站在门边,甚至站在门外。

只要能走到这一步,那就足够族谱单开,足够光宗耀祖了。

真以为三四品的官,是那么好当的吗?

有些时候皇帝都换好几个了,三品官可能还是原来的那几个站在朝堂上。

要不然那些托孤大臣,甚至三朝老臣,四朝老臣是怎么来的?

除非开国那会儿,一般当官的,都没想过当五品以上的官。

“正所谓,看事情要看本质!

为何这一个服装的变革,会引起他们的讨论?

朕思来想去,突然发现,核心问题其实就是一个,那就是礼仪教化!

这些人苦读圣贤书,也相信圣贤书,认为圣贤书里面写的那一切,就是绝对的真理。

圣贤书是不是真理,在朕看来,从来不是。”

如此离经叛道的言论,百官只是静静的听着,没有人跳出来反对一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83章抡语出世——针对儒家(第2/2页)

那种食古不化的存在,早就在朝堂上站不住了。

剩下的,他们或许三观还是老古董,但他们聪明,知道什么可以说,什么不可以说。

反正李承乾离经叛道,又不是第一次,这种话算是毛毛雨了。

“人是往前看的,也是往前走的。

圣贤的目光,就算看得再怎么长远,也是看不到全部的。

朕在工部那边的时候,曾经提出过求真、务实的要求。

怀疑一切,实践一切,验证一切。

不能因为自认为不可能,于是就觉得绝对不可能。

这种思想,在工部是行不通的,甚至在一切地方都行不通,唯有实践出真理。

朕思来想去,强压是不对的。

因为他们不是为了反对而反对,而是他们的思想之中,这种事情确实是不对的。

朕再仔细想想,读书人嘛,别的可能没有学过,但是论语十成十学过。

于是,朕就编著了另一本论语,有解释每句话的意思!”

说着,李承乾拍了拍手。

含元殿外,一群太监抱着箱子进入。

打开箱子,这是一本本书。

太监们把这些书,分发给所有的大臣,每人都有一本。

大臣们拿起来一看,只见封面上是一个肌肉壮士,明明看起来应该是五六十岁,偏偏那肌肉相当的发达。

跟现在武将的脂包肌不同,那一块块肌肉,就像是雕琢而成,还是彩绘的,一看就极为精致。

再一看标题,横着写了两个毛笔字。

他们第一时间就领悟出来——抡语!

看到这两个字,百官脑子懵了一下。

这怎么书名就有错字?

李承乾嘴角荡起一抹微笑,这是他在民用商城里找到的一本‘杂书’,全名是抡语混编版,作者是——佚名!

也就是,无法确定作者是谁的意思。

这本书,应该是后世网络集成的。

那群网友一天到晚吃饱了没事干,就喜欢搞一些乱弹琴的事。

正因为作者无名,而且是混搭编著,连哪个出版社都没写,更加没有写哪年哪月出版。

李承乾也就没有管书皮,就这样直接买了。

他先买了一本,自己读了一遍,感觉相当有意思,其中也没什么会被百官猜到来历的内容。

于是就突发奇想,干脆用这玩意,改造一下大唐人的思想。

作为皇帝,他也不是真的任性妄为。

用这个东西来改造思想,就是因为他知道,万事万物都有阴阳两面。

与其杜绝,只剩下所谓好的一面,不如两面皆存,越辩越明。

既然大唐是信奉道教,道教又有阴阳理论。

就连百官的朝服,你从前都设计了太极图案。

把这个抡语拿出来,也算是应有之理。

同时,这玩意能够从根本上,狠狠的冲击现在的儒家思想,冲击孔家的无形地位。

别的世家李承乾还能容忍,反正通过各种手段,就可以让他们变成普通富家翁。

孔家和儒家这俩玩意,就不是那么好对付了。

这本书,正好就是对付他们的利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