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帝李承乾:在李世民面前杀李泰 > 第439章 步步都是坑,步步都要命

大帝李承乾:在李世民面前杀李泰 第439章 步步都是坑,步步都要命

簡繁轉換
作者:丰裕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03 03:16:20 来源:源1

第439章步步都是坑,步步都要命(第1/2页)

“诸位爱卿为何不说话,莫非朕提出那么久了,诸位爱卿都没有想过吗?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若是完全没有想过,完全不赞同制度改革。

朕,不怪你们。

但是,你们也同样不能怪有想法的同僚。

话说回来,这一届的科举,除了那种被朕筛选出去,特别无能的。

其他的,朕会全部都录取。

前一百名,依然会分派各部。

排名靠后的,也不会放弃他们。

除非他们宁愿下一届重考,否则朕会留下他们,让他们成为改革后最基层的官员,以观后效。

这也是最后一届科举,以后将实行考公制度。

所有不参加考公,或者考公未曾通过的,可以选择其他行业就业。

比如说夫子,比如说各种地方办事人员,也就是原本的吏。”

听到李承乾这么说,百官心中倒吸凉气。

看来,制度的改革虽然要进行,不过也是给他们机会,看他们谁能够抓住,谁又抓不住。

但是有一点迫在眉睫,那就是科举制度的改革,就连最底层的吏,都准备用读书人去担任了。

房玄龄赶紧站出来,劝阻道:“陛下,若是废止科举进行考公,是否会滋生贪腐?

各部自行招收,自出考题,甚至自行录取,是否会导致各种关系……

甚至新生一种,比目前世家更可怕的存在?

官官相护,是否将变成常态化?”

果然,房玄龄的思维发散很厉害。

一旦遇到他懂的东西,他那个思维发散起来,能比普通人找到更多的优缺点。

他说的这些话,没有任何错误,后世就正好在这个点上。

李承乾淡淡道:“人心就是人心,人性就是人性,但凡是人想出来的制度,就不可能没有缺点。

因地制宜,只看需求,不看其他。

房相你说的这种可能性,它并不是可能性,而是必然性。

朕愿意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学阀,以学而成门阀。

比如说,有一个家庭的男子,现在占据某部高位。

家学渊源,他的孩子从小就对该部门的运转,非常的熟悉。

长大之后,考该部相应的位置。

既有家学渊源,又有父亲照料,这要是考不上的话,那得多扶不上墙?

若是过分一点,故意泄题,或者择其先录取,等于十成十能够上位。

如此,也是父传子子传孙,最终一个部门变成一家人占据高位,犹如小朝廷般。

甚至于,就算主动避嫌,不让孩子在自己所在的部门,但所托的部门,也必然是关系友好,或以叔侄相称的。

到最后,一个家庭占据多个部门的关键位置,跟曾经的世家有多大区别?

更别说,这还只是儿孙,还没算师徒这种关系。

这种情况,朕称之为学阀!”

百官冷汗都冒出来了,制度都还没出,李承乾居然已经把后果都想到了。

这还怎么玩?

他们多数人都还没反应过来呢。

房玄龄能想到一些不奇怪。

奇怪的是,李承乾似乎已经看到了未来。

房玄龄严肃道:“陛下既然知晓,那这个学阀,又该如何处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39章步步都是坑,步步都要命(第2/2页)

纯粹依赖于各种调查,似乎并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因为到时候,官官相护的局面将更加严重。”

“朕也没有完全解决的方案,朕这里只有三条可供参考的建议!

第一,举贤不避亲,家学渊源的确是了不起的孕育人才的方式。

既然有本事,为何不可以用?

昏了头,把一些草包都扶上去了。

那就不要怪朕,启动终身责任制。

某个人在位上,没有做出功绩,但部门能顺畅运转,自然也谈不上对天下有伤害。

如果是做坏事的话,被查处后当即就会被处理。

想要继续升官,就得做出自己的功绩,功绩合格之后就可以升官。

如果做出的功绩是虚有其表,迟早都会显露出来。

终身责任制,就是最高的限制。

即便你本人已经去世,只要确实是你做出来的问题,你的家里人也会被牵连,被彻查。

根据情况全体罢官免职,或者最高九族诛灭。

若你们谁不怕死,尽管给自家的草包开后门吧。

你们谁不怕死,也可以抢别人的功劳。

反正,朕只看出事的问题,记在谁的功劳簿上,朕不管私底下是谁做的。

当然,也可以故意做点坏事,栽赃到别人头上。

那就要看,你们能不能挡住审查了。

朕无所谓,反正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若是真有本事,一家掌握一个部门又何妨,反倒是能更加顺畅的运转。

在军政财三权分立之后,掌握一个部门又如何,能翻起何等风浪?”

房玄龄迟疑道:“此……只能杜绝部分,但不能杜绝铤而走险吧?”

其他百官也竖起耳朵听着,想要找到这其中的破绽。

塞自己的人,是历来的传统。

“第二个建议,六年轮换制!

地方官员,只要是县令以上,最多六年,有大功者升迁,无大功者平调。

只要是入了品级的官员,不允许在同一个地方,超过六年任期。”

“嘶……”

百官倒吸一口凉气,这一招有点狠了。

如果不是交通确实不便,舟车也太过劳动,李承乾甚至想改成三年。

目前来说,三年是不可能的。

这要是调任的地方远一点,本身走都要走好几个月,会耽误事情的。

“至于朝堂中的某部官员,也就是那些可能形成学阀的存在。

朕说一个新词,叫做下放!

就好像朕原本身边的武媚娘那样,诸位爱卿都懂吧?

没有去过地方上的官员,不算一个完整的官员。

他们可能不懂民间疾苦,只会纸上谈兵。

因此,每一个考公进入各部的官员,若进入各部四年无大错,除了技术岗位之外,全部都要下放到地方上去,用十到三十年重新走回来。

任何部门,都不得例外!”

百官头皮发麻,这有点太过可怕了……

这等于说,随时随地都被盯着。

就算靠着家学渊源和后门,走到了某个部门之中,还是必须要出去实践。

实践不说,还不能犯大错,又有个终身追责。

这真是步步都是坑,步步都要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