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帝李承乾:在李世民面前杀李泰 > 第485章 李承乾:针对吐蕃,大唐该拿出

大帝李承乾:在李世民面前杀李泰 第485章 李承乾:针对吐蕃,大唐该拿出

簡繁轉換
作者:丰裕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1 03:26:29 来源:源1

第485章李承乾:针对吐蕃,大唐该拿出什么态度?(第1/2页)

“退下吧……”

李承乾点点头后,又说道:“吐蕃那边,昨日有信送到,是松赞干布亲自写的。”

听到李承乾这话,全体百官心神一震。

虽然现在的大唐,称得上是巨唐,从领土的辽阔来看,起码相当于四个以上的吐蕃。

即便从人口来看,也差不多是三个吐蕃。

但是对于吐蕃,还是没人敢小看的。

“这是一封私人的信件,具体内容朕就不说了。

反正他的话里话外,就是希望我大唐拿出一个态度来。

他说,他也觉得,吐蕃应该是属于华夏后裔。

但是,毕竟因为地域,隔阂了不知道多少年。

从生活习惯,各种方面来说,都相差甚远。

诸位爱卿都可以说说,我大唐该拿出什么样的态度来,从而能够好好的接纳他们。”

“陛下,松赞干布实在是太过妄言!

我大唐若不是主动退兵,他松赞干布此时早已亡国,他有何资格说这样的话?”

“陛下,松赞干布这明显是试探,但问题是,他现在已经没有这个资格了才对,属实是狂妄!”

“松赞干布虽为一代雄主,但说出此言来,莫不是还想要反叛?”

“……”

随着李承乾的话音落下,大家纷纷发表意见。

语气之中,高高在上的自信,完全不做任何掩饰。

就像李承乾之前一样,完全不认为,吐蕃还有挣扎的余地。

李承乾默默的听着,并没有着急着发表意见。

直到在也没有人说,他才收说道:“诸位爱卿说的不错,他的确是在试探我大唐。

但是,这个试探是来自于去年,朕跟他会面的时候,曾经对他说过,吐蕃也算是华夏的遗民。

只不过因为地域,还有相隔时代久远的原因,导致各自的发展不同,各方面也不同。

他在信里面,也基本上是这么说的。

从他的口气来看,他只是想要试探,我李承乾说的究竟算不算数。

你们也有人说过,他也算是一代雄主。

他有自己的傲气,即便是认输,他也不会真的说自己认输。

所以,现在的核心是,我大唐的确必须要拿出一个完善的态度来。

这并不是说,若是不完善的态度,他吐蕃就能够反叛,或者重新和我大唐真刀真枪干一场。

真正的问题在于,打了之后怎么办?

像以前的高句丽,突厥这一类,因为本身是世仇,打了也就打了。

彼此之间,你知我知,谁输了都不能怪谁,只为国仇家恨。

只要做一些宣传,再加上好的待遇,平民百姓就容易归心。

另外那些小国,他们的民众并不多,在大势之下,无法翻起什么风浪,只能是融入。

可是,从历史的角度看,吐蕃跟我们没有国仇家恨,往上数也没有。

虽然说,由于边境的问题,当年有一些零星的劫掠现象,但那个时候,吐蕃都没有形成。

后来,吐蕃形成之后,他松赞干布狂妄,强行与我大唐打了一次,但最后是他们失败。

因此,打是好打,打过去之后不好处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85章李承乾:针对吐蕃,大唐该拿出什么态度?(第2/2页)

就像当年的秦始皇与六国之间,无论对他们的贵族如何好,结果他们从贵族到民间,一直都存在着反抗的情绪。

虽然这是秦始皇自己政策失误,但不得不说,国仇家恨实在太严重了,到了无法消弥的程度。

只有改朝换代,让七国都不再存在,一个新的国度出现,仇恨没有了依附的目标,才能够渐渐淡化。

这也是为什么,去年朕会撤兵的原因。

吐蕃有自己信仰的宗教,有自己完整的社会结构,也是一个大国,拥有着上千万的平民百姓。

为了大唐的安宁,也为了加速的融合,就不能出现灭国的仇恨。

如此,对于我大唐来说将得不偿失!”

百官恍然大悟,原来根子在这里,大家都仔细思考起来。

“陛下,臣认为,不如把他们的重要贵族,包括松赞干布,全都请到长安来生活,效仿当年秦始皇对六国贵族一样。

虽然方法一样,但大唐跟秦国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因此,只要让他们来长安生活,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后。

总而言之,就是他们这一代人去了之后,再加上陛下的政策,只怕他们自己本土,所有的百姓都会认为,自己就是大唐人了。

既然没有国仇家恨,这一招完全可行。

而且,能够完好地得到吐蕃,算给他们一些富贵又何妨?”

“陛下,曾以为,该施以杀鸡儆猴之策。

想来无论如何,他们国内也有那种反对的,用于震慑剩下的。

把那种人杀掉,我们只针对他们的贵族。

如此一来,也上升不到国仇家恨的程度,区区少数人的仇恨,完全无所畏惧。

至于剩下的这些安分的,可以让他们来我大唐境内做官。

给他们一些副职,让他们既能够为大唐效力,又不至于感到被忽略。

借口很简单,就说他们还不适应大唐的生活,你要好好为大唐效力,以后一样可以升官,一视同仁。

当然,是不是真要一视同仁,一切以陛下为主。

如此一来,也给吐蕃百姓树立了榜样,让他们知道,大唐并没有对他们区别对待,甚至是帮助他们的。

估计只要区区一二十年,吐蕃就会彻底落入大唐的掌控中。

这里面那些零星的,还想要做点什么的,完全可以时不时就拉出来杀鸡儆猴一下。”

“陛下,臣以为,没必要让他们来大唐之中,就让他们在吐蕃又如何?

一方面,他们可以继续做吐蕃人的精神支柱,也宣扬我大唐的仁德。

另一方面,只要我等收缴了兵权,他们就翻不起风浪。

想要合并融入,总不能连兵权都不交!

只要他们没有了兵权,再推行陛下的新政,他们的百姓就会感恩戴德。

甚至可能都不要二十年,他们这批贵族就再也指挥不动任何人。

他们就只是有点钱的富家翁,什么都做不了。

反倒是引入长安来,会让他们多心,会让一部分人有了反叛的心思。

我大唐虽然不怕,可就像陛下所言,终究是有碍融合,可能需要加倍的努力和消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