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唐:八岁逛青楼,父皇你也在啊 > 第389章 主动面向死亡!

大唐:八岁逛青楼,父皇你也在啊 第389章 主动面向死亡!

簡繁轉換
作者:笨笨的古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1 03:26:30 来源:源1

第389章主动面向死亡!(第1/2页)

“娘......”

他想说些什么,却发现喉咙被堵住,千言万语都化作了酸涩。

“你答应我!”

长孙无垢的声音带着哭腔,像在哀求,

“你爹走得早,我只剩你们兄弟两个了......

我不能到了地下,还要看着你们自相残杀......”

“好。”

李承乾听见自己的声音在颤抖,

“儿臣答应您。只要九弟不谋逆,只要他还认我这个兄长,我绝不动他分毫。”

长孙无垢的眼神渐渐柔和下来,她抬手抚上儿子的脸颊,像小时候那样轻轻拍了拍:

“好孩子......你总是最懂事的。”

她的手慢慢垂落,眼睛望着窗外,那里有几只燕子飞过,剪出淡淡的春意。

她想起李世民曾说,等天下太平了,就带她回武功县的老宅,看燕子在梁上筑巢,看地里的麦子结出饱满的穗。

“二郎......我来陪你了......”

她喃喃着,嘴角带着丝浅浅的笑意,阖上了眼睛。

铜漏依旧滴答作响,阳光透过薄纱照进来,在她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一场永远不会醒来的梦。

李承乾跪在榻前,握着母亲渐渐变冷的手,直到殿外传来报时的晨钟,才缓缓松开,起身时,龙袍的前襟已被泪水浸透。

长孙无垢的丧讯像场骤雨,打湿了长安的每一寸宫墙。

太极殿的朱漆立柱缠上了白布,内侍们都换上了素色衣衫,连御花园里新开的牡丹,都像是蒙上了层灰。

李承乾坐在龙椅上,听着礼部官员奏报丧仪的流程,目光却落在阶下的李治身上。

他穿着孝服,腰间系着麻绳,垂首而立,侧脸在烛火下显得异常平静,平静得让人心头发冷。

“三日之后,奉太后灵柩入昭陵,与先帝合葬。”

李承乾的声音沙哑,带着连日未眠的疲惫,

“举国缟素,禁乐三月。”

“臣遵旨。”

官员们叩首退下,殿内只剩下兄弟二人。铜鹤香炉里的檀香袅袅升起,缠绕着沉默的空气。

“稚奴。”

李承乾先开了口,

“江南的赈灾粮,查得如何了?”

李治抬头,脸上依旧是那副恭顺的模样:

“回陛下,确有官员以次充好,儿臣已将人拿下,正在审问。

涉案的粮草,臣弟会从私库补足,绝不让灾民挨饿。”

“你的私库?”

李承乾冷笑一声,

“你的私库,怕是比国库还充盈吧?

从山东士族抄没的家产,从武家查抄的商铺,到底有多少进了国库,多少进了你的私库?”

李治的脸色微变,随即又恢复如常:

“陛下误会了。臣弟只是暂为保管,待局势稳定,自会悉数上交。”

“不必了。”

李承乾站起身,龙袍扫过案几,带起一阵风,

“你留着吧。或许将来用得上。”

他眼神锐利的盯着李治:

“但你要记住,娘的遗言,我没忘。

你最好也别忘。”

李治垂下头,声音低了些:

“臣弟不敢忘母后的教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89章主动面向死亡!(第2/2页)

“不敢?”

李承乾一步步走下丹陛,站在他面前,两人身高相仿,目光平视时,能清晰地看见彼此眼底的算计与防备,

“你若真不敢,就不会在弘文馆笼络寒门进士,不会在羽林卫里安插亲信,更不会借着武诩一案,把刑部、户部的要害都换成你的人!”

他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压抑已久的怒火:

“雉奴,这是大唐的江山,不是你李治一个人的!

你想做什么,朕都知道!”

李治猛地抬头,眼底的平静终于被打破,燃起一簇火焰:

“陛下既然都知道,为何还要放任?

难道陛下真信了母后的话,以为亲情能挡住权力的诱惑?”

“我信娘。”

李承乾一字一顿地说道,

“更信我自己。我能坐上这个位置,就有本事守住它。”

他伸手,按住李治的肩膀,力道之大,几乎要捏碎对方的骨头:

“但我不想用娘最不愿意见到的方式。你好自为之。”

“别逼朕像当初对青雀那样对你!”

说完,他转身走向殿外,留下李治一个人站在空旷的大殿里。

他望着李承乾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嘲笑。

好自为之?

在这深宫之中,在这龙椅之下,从来就没有“好自为之”的道理。

要么踩着别人往上爬,要么被别人踩在脚下,他李治,绝不会是后者。

他李治,绝对不会像以前一样,任由李承乾拿捏。

三日后,长孙无垢的灵柩出殡。

送葬的队伍从朱雀大街一路延伸到城外,白幡如林,哭声震野。

李承乾穿着孝服,走在灵柩旁,手里拄着哭丧棒,步伐沉重。

李福、李禄紧随其后,两人眼红肿,显然是真的悲伤。

李治走在另一侧,脸上挂着哀戚之色,目光却时不时扫过路边围观的百姓,扫过那些站在高处的官员,将每个人的表情都记在心里。

人群中,有个穿着粗布麻衣的少年,手里捧着束野菊花,望着灵柩经过的方向,眼神里满是茫然。

那是武顺的儿子,本该被流放岭南,却被李治悄悄留下,养在长安城外的庄子上。

“记住今天。”

李治身边的内侍低声说道,声音只有两人能听见,

“记着是谁让你家破人亡,记着将来该向谁复仇。”

少年懵懂地点头,将野菊花放在地上,对着灵柩的方向磕了三个头。

李治收回目光,望着远处的昭陵方向,那里埋葬着李世民和长孙无垢,埋葬着一个时代的荣光,也埋葬着他最后一丝温情。

雨不知何时下了起来,细密的雨丝打在白幡上,打在送葬人的身上,冰冷刺骨。

李承乾抬头望向天空,灰蒙蒙的一片,像他此刻的心情。

他知道,母亲的离去,不仅仅是一个亲人的逝去,更是这看似平静的朝局,彻底撕裂的开始。

灵柩缓缓驶入昭陵的地宫,石门在身后缓缓合上,隔绝了外面的风雨,也隔绝了过往的岁月。

李承乾站在墓道外,看着那扇冰冷的石门,忽然想起母亲临终前的眼神,那里面的担忧与期盼,像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