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唐:八岁逛青楼,父皇你也在啊 > 第378章 师父李绩

大唐:八岁逛青楼,父皇你也在啊 第378章 师父李绩

簡繁轉換
作者:笨笨的古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1 03:26:30 来源:源1

第378章师父李绩(第1/2页)

李绩的府里,李福正捧着山东送来的孤本,李禄则摆弄着程咬金给的小弩箭。

李绩走进来,一眼就看穿了:

“这些东西,是你们自己想要的,还是别人想让你们要的?”

两个孩子低下头。李福小声说道:

“孔博士说,多读书才能知礼仪。”

李禄也跟着说道:

“秦将军说,练好箭才能保家国。”

李绩拿起孤本,随手扔在柴堆上,又把弩箭拆成零件。

“书是好东西,但不能成了士族的敲门砖。

箭也是好东西,却不能成了武将的争功符。”

他指着窗外的农田,

“你们看农夫种地,既要用犁,也要用锄,可若是忘了浇水施肥,再好的工具也种不出粮食。”

他重新组装好弩箭,递给李禄:

“这箭,该射向豺狼,不是射向兄弟。

那书,该用来治国,不是用来结党。”

李福和李禄对视一眼,突然明白了什么。

李福把孤本从柴堆里捡出来,放回书架最底层。

李禄则将弩箭交给李绩:

“师父,还是等我练好了再用吧。”

老将军看着他们,眼里露出欣慰的笑容。

他知道,这朝堂的暗涌从未停歇,但只要这两个孩子能守住本心,将来的大唐,就不会走偏。

阳春三月,皇家春猎在渭水之畔拉开帷幕。

旌旗如林,营帐连绵,李承乾的御帐前,李福正帮着史官整理猎物清单,李禄则缠着程咬金看新驯的猎鹰,一派和睦景象。

可没人知道,暗处的较量早已开始。

孔颖达让门生在围场东侧放了只罕见的白狐,想让李福射中,博个“仁君射瑞兽”的彩头。

秦怀玉则在西侧设了埋伏,准备让李禄撞见伪装的“突厥探子”,显一显“勇武护驾”的本事。

李绩把一切看在眼里,却不动声色。

他给两个孩子各发了张围场地图:

“今日不比赛猎,谁能先找到真正的猎物,谁就赢。”

李福拿着地图,认真分析地形,觉得东侧林密,适合狐兔栖息。

李禄则觉得西侧山险,定有猛兽出没,两人兵分两路。

李福刚到东侧,就看见白狐从草丛窜出,毛色在阳光下泛着银光。

他搭箭欲射,突然想起李绩的话:

“真正的猎人,要看猎物的眼睛。”

白狐回头望他,眼里没有惊慌,反而带着股诡异的温顺。

李福心里一动,收了箭。

这狐狸太干净,不像野生的。

他顺着踪迹往回找,竟在树后发现了孔颖达门生的脚印,还有个空的诱饵袋。

另一边,李禄在西侧山坳里果然遇到了“突厥探子”,穿着破烂的皮袍,举着弯刀冲过来。

他正要拉弓,却见对方的靴底是长安西市卖的锦缎,顿时起了疑。待“探子”靠近,他突然大喊道:

“你的刀鞘是隋代的样式,突厥人现在不用这个!”

“探子”吓得一哆嗦,转身就跑,露出了后腰的唐军制式箭囊。

日落后,两人回到御帐,都没带猎物,却异口同声说了经过。

李承乾听完,看向孔颖达和秦怀玉,两人脸色煞白,慌忙跪地请罪。

“起来吧。”

李承乾的声音很平静,

“朕知道你们是为皇子好,但用错了法子。”

他看向李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78章师父李绩(第2/2页)

“还是英国公教得好,让他们知道,辨是非比得功名更重要。”

李绩躬身道:

“陛下谬赞。

皇子聪慧,是大唐之福。”

长孙无垢坐在观礼台上,看着这一幕,对身边的武媚娘笑道:

“你看,孩子心里跟明镜似的,谁也糊弄不了。”

武媚娘笑着点头,指甲却深深掐进掌心。

她原以为能借这次春猎挑唆两位皇子,没想到被李绩不动声色地化解了。

这老狐狸,果然是块难啃的骨头。

春猎结束时,李承乾让李福和李禄共骑一匹马,绕场一周。

夕阳下,两个孩子的身影叠在一起,李福握着缰绳,李禄扶着哥哥的腰,笑声顺着风传得很远。

百官看着这一幕,突然觉得之前的争吵很可笑。

房玄龄对李靖笑道:

“其实这样也挺好,一文一武,相辅相成。”

李靖点头说道:

“就像当年的你我。”

李绩站在远处,望着两个孩子的背影,突然想起李世民临终前的嘱托:

“守住这江山,更要守住这江山里的人。”

他摸了摸腰间的佩刀,那是太宗皇帝赐的,刀柄上的“忠”字被摩挲得发

长安的槐花飘了满街,国子监的墙根下挤满了等待放榜的考生。

李福穿着便服,站在人群后,手里攥着份手抄的策论。

那是山东考生崔明的答卷,字里行间全是经世济民的抱负,却因出身寒微,在初选中就被刷了下来。

“皇长子殿下,”

随行的小太监压低声音,

“韦尚书说,这崔明是废太子旧部的远亲,留不得。”

李福皱眉,指尖划过“民为邦本”四个字:“科举取士,看的是文章,不是出身。

祖父当年还重用魏征呢,难道因为他是李建成的人就不用了?”

他转身往吏部走,刚到门口就撞见韦挺。

老头捧着本族谱,看见李福,脸上堆起笑容问道:

“殿下怎么来了?

放榜的事有下官盯着呢,保准都是栋梁之材。”

“栋梁之材?”

李福把崔明的策论拍在案上,

“那这份为何落榜?”

韦挺扫了眼答卷,脸色微变:

“这......崔家是罪臣之后,按律不能入仕。”

“律条哪条写着罪臣之后不能科考?”

李福大喊一声,

“祖父定的规矩,‘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难道到了韦大人这里,就成了‘士族子弟,尽入吾彀中’?”

争吵声引来了百官,孔颖达连忙打圆场:

“殿下息怒,韦尚书也是按规矩办事......”

“什么规矩?”

李禄突然带着几个羽林卫冲了进来,

“我刚从刑房过来,抓到个替考的,供出是韦尚书的侄子!”

韦挺吓得魂飞魄散:

“二殿下明察!那是污蔑!”

“污蔑?”

李禄把供词摔在他脸上,

“供词上写着,你收了山东士族三千两白银,答应给五个举子‘铺路’,要不要去你府里搜搜?”

吏部大堂顿时炸开了锅。

文官们围着韦挺求情,说他是老臣,一时糊涂。

武将们则喊着要严惩,说科场舞弊比战场通敌还可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