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唐:八岁逛青楼,父皇你也在啊 > 第424章 治国不只是刀枪

大唐:八岁逛青楼,父皇你也在啊 第424章 治国不只是刀枪

簡繁轉換
作者:笨笨的古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22 03:43:00 来源:源1

第424章治国不只是刀枪(第1/2页)

李承乾的银枪刺穿第三个吐蕃骑兵的咽喉时,白马的蹄铁已被血浸透。

他勒转马头,枪尖顺势扫过,将侧面砍来的弯刀挑飞,余光瞥见张勇正被三个敌军围在垓心,背上已添了两道深伤,却依旧用断矛支撑着不肯倒下。

“张勇!”

李承乾暴喝一声,银枪精准地刺穿了围攻者的后心。

张勇愣了愣,随即拖着伤腿扑过来,用身体护住马侧:

“陛下!您不该冲这么前!”

“身后是逻些城,退无可退。”

李承乾的声音透过头盔传来,

“要么杀出去,要么死在这,你选哪个?”

张勇被问得一震,突然挺直了腰杆,捡起地上的弯刀。

“末将选杀出去!”

两人一马一枪,竟在敌军阵中撕开一道口子。

李承乾的百鸟朝凤枪愈发凌厉,枪尖颤动间似有凤鸣,每一枪都精准地挑向敌军破绽。、

程咬金的斧子劈开一个吐蕃小头目的脑壳时,后背的伤口又裂开了。

他却像浑然不觉,斧子横扫逼退围上来的敌军:

“老子还能杀!谁再来试试?”

李绩指挥亲兵结成盾阵,将溃散的唐军士兵护在中间。

他的咳嗽声越来越重,手帕上的血渍层层叠叠,却依旧精准地判断着敌军的攻势。

“左翼加三人!注意他们的骑兵冲锋!”

一个亲兵想扶他后退,却被他挥手打开:

“老子当年灭过吐谷浑,这点场面算什么?”

城楼上的唐军见皇帝亲征,士气陡然高涨。

弓箭手们忍着臂酸,将箭雨压得更低。

刀斧手们踩着尸堆反扑,把云梯上的敌军一个个掀下去。

一个断了胳膊的老兵用牙咬着刀,竟也砍翻了两个爬上来的吐蕃兵,临死前还朝着李承乾冲锋的方向喊道:

“陛下!杀啊!”

战斗最胶着时,远方的烟尘终于化作清晰的铁骑锋线。

李禄的玄甲骑兵如黑色潮水般涌来,为首的少年将军红着眼,长枪直指吐蕃联军的中军:

“给我!

踏平他们!”

吐蕃联军本就被李承乾冲得阵脚大乱,此刻见唐军援军杀到,顿时溃不成军。

前军转身逃窜,撞乱了后军的阵型,自相践踏者不计其数。

李承乾抓住时机,银枪直指敌军新首领:

“逻些城是大唐的土地,你们也配染指?”

那首领举刀迎战,却被李承乾一枪挑飞兵器,枪尖抵住咽喉。

“杀了我,吐蕃各部不会放过你!”

首领嘶吼着,眼中满是怨毒。

“朕等着。”

李承乾的银枪微微用力,鲜血顺着枪尖滴落,

“告诉他们,想报仇就来长安。

大唐的城门,永远对勇士敞开,对懦夫和凶手,只开一次。

用来埋葬他们。”

枪尖穿透咽喉的脆响,成了压垮吐蕃联军的最后一根稻草。

残余的吐蕃兵再也不敢恋战,纷纷丢盔弃甲,朝着湟水下游疯狂的逃窜。

李禄的铁骑衔尾追杀,却被李承乾喝止了。

“穷寇莫追!守住城池要紧!”

李禄勒住马,长枪拄在地上,胸膛剧烈起伏着。

“父皇!就这么放他们走?”

“他们会回来的。”

李承乾望着敌军逃窜的方向,银枪上的血滴落在草地上,

“但下次来,该是带着降书和贡品,而不是刀枪。”

他翻身下马,走向护城河边王猛倒下的地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24章治国不只是刀枪(第2/2页)

那里的尸堆已被亲兵清理,只留下一片深褐色的血痕。

张勇捧着王猛咬下来的那块皮肉,双手颤抖。

那上面还沾着吐蕃首领的血,也沾着王猛的牙印。

“陛下,”

张勇哽咽道,

“王猛就这么没了?”

李承乾弯腰,从血痕里捡起一片染血的布片。

是王猛战袍上的一角,上面还绣着半个“唐”字。

“他没没。”

李承乾将布片握紧,

“他的血渗进了这土地,大唐的人不会忘记他的骨气的。”

程咬金和李绩蹒跚着走来,老将军们的甲胄上满是血污。

“陛下,”

程咬金的斧子插在地上,

“该给王猛这小子立个碑,就立在城门口,让进出的人都看看,大唐的兵是怎么护城的。”

李绩跟着点头,咳嗽着补充道:

“还要把他的名字写进史册,告诉后人,有个叫王猛的小兵,用命守住了逻些城。”

夕阳西沉时,逻些城终于安静下来。

唐军士兵们互相搀扶着清理战场,伤兵的呻吟、兵器的碰撞声,渐渐被炊烟的香气取代。

李承乾站在城楼最高处,望着被夕阳染红的荒原。

李禄走到他身边说道:

“父皇,儿臣查过了,这次联军叛乱,是前赞普的旧部挑唆的,不少部落是被逼的。”

“嗯。”

李承乾应了一声,目光落在远处的湟水,

“明天让听风楼去传信,凡主动归顺的部落,免三年赋税,银号给他们贷粮种。”

李禄愣了愣:

“父皇还要安抚他们?”

“不然呢?”

李承乾转过头,夕阳的金光落在他脸上,

“杀了王猛的是叛乱者,不是所有吐蕃人。

就像当年玄武门,杀李建成的是父皇,不是所有李家子弟。”

他顿了顿,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

“治国不是砍人头,是让砍过人的刀,能放下来说话。

让流过血的土地,能长出庄稼。”

李禄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突然指着城下说道:

“父皇你看!”

李承乾低头望去,只见张勇正带着士兵和吐蕃百姓一起,在王猛倒下的地方培土。

他们要在这里立一块无字碑,碑前种上从江南带来的稻种。

程咬金和李绩也走了过来,老将军们难得没争执,只是并肩望着那块新立的土碑。

“陛下,”

李绩突然开口,

“该回去了。”

“是啊,该回去了。”

李承乾点了点头,

“这次出来的时间不短了,回去之后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夜色降临时,逻些城的篝火亮了起来。

唐军士兵和吐蕃百姓围着篝火坐在一起,有人在唱长安的军歌,有人在哼吐蕃的民谣,歌声混在一起,竟有种奇异的和谐。

张勇教孩子们写“唐”字,最小的那个吐蕃孤儿握着炭笔,在地上画了个歪歪扭扭的枪,旁边写着“王”。

天快亮时,李禄发现父皇还坐在城楼上。

李承乾望着东方泛起的鱼肚白,那里正升起一轮朝阳,把逻些城的断壁残垣染成了金色。

“父皇,该歇息了。”

李禄轻声说道。

“再等等。”

李承乾没有回头说道,

“等朝阳照到那块碑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