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唐:八岁逛青楼,父皇你也在啊 > 第440章 李承乾的反击

大唐:八岁逛青楼,父皇你也在啊 第440章 李承乾的反击

簡繁轉換
作者:笨笨的古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27 15:51:22 来源:源1

第440章李承乾的反击(第1/2页)

苏氏和程莺莺回到宫里的时候,天色已经发暗。

她没有回自己的长乐宫,而是径直的朝李承乾的书房走了过去。

李承乾此时正对着西域的军报出神,见苏氏脸色铁青的闯了进来,不由的放下情报,疑惑的问道:

“怎么了?谁惹你生气了?”

“还能有谁!”

苏氏一脸恼怒的说道,

“崔家!崔雄那个老狐狸!

派去教武月礼仪的张嬷嬷,是他的远房亲戚!

这几日把武月折腾得什么样子?

手被烫伤,膝盖跪得全是淤青,连小绿都被逼着跪地上捡碎瓷片!”

她越说越激动,将张嬷嬷如何用戒尺抽打、如何故意撞翻热水、如何冷嘲热讽的事一一讲来,最后红着眼眶说道:

“那孩子性子倔,受了委屈半点不吭声,只说怕给咱们添麻烦,怕让福儿分心。

若不是我和莺莺今日去得巧,还不知道要被欺负到什么时候!”

李承乾的手指在案上轻轻敲击,起初节奏还缓,听到“烫伤”“跪淤青”时,指节骤然收紧,将军报的边角捏得发皱。

崔家这是不仅要反对太子妃,还要折辱一个踏实做事的女子,更是在挑衅他的底线!

“好,很好。”

李承乾的声音冰冷的说道,

“崔雄以为,靠着世家的名头,就能在朕的眼皮底下为所欲为?

以为欺辱个寒门女子,就能动摇太子妃的位置?

他太天真了。”

他抬手召来李一,吩咐道:

“去把宫里负责隐杀的副统领喊过来。”

李一这都多久没有见过李承乾发怒了,丝毫不敢耽搁,转身就朝外面跑去。

殿内只剩下了苏氏和李承乾两个人。

“你打算怎么做?”

苏氏轻声问道,她知道李承乾一旦动了真怒,必然雷霆万钧,却也怕他太过刚硬,反而激化世家矛盾。

“查。”

李承乾只说了一个字,却掷地有声,

“查崔家近十年的账目,查他们勾结的地方官,查他们私吞的救济粮,查他们所有见不得光的勾当!

朕要让崔雄知道,朕能容他在朝堂上争论,却容不得他欺辱朕的家人,容不得他损害大唐的根基!”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窗外的宫墙上:

“当年武诩敢那么做,都是因为有世家之人在背后给她撑腰,让她产生了可以对抗朕和你,以及莺莺的念头。

这才彻底的害了武诩。

如今又来欺辱武诩的侄女,这不是巧合,是他们觉得朕不敢动他们!”

半个时辰后,隐杀副统领身着夜行衣,悄无声息地跪在殿中。

“给你三日。”

李承乾将一枚玄铁令牌扔给他,

“查清崔家所有罪证,账目、密函、人证,一样都不能少。

记住,动静要小,别打草惊蛇。”

“属下遵旨!”

副统领接过令牌,身影一闪,消失在夜色中。

苏氏看着空荡荡的殿门,轻声说道:

“会不会太急了?

崔家毕竟是关陇旧族,牵一发而动全身。”

“急吗?”

李承乾的眼中闪过一丝寒意,

“从王猛死在逻些城,到武月在庄子里受辱,这些寒门子弟、忠良之后,受的委屈还少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40章李承乾的反击(第2/2页)

朕若再纵容,谁还肯为大唐实心做事?”

他走到苏氏身边,握住她的手说道:

“放心,朕不会一棍子打死。

只诛首恶,不牵连无辜,既给世家敲警钟,也让天下人知道,朕护着的,是所有为大唐好的人。”

实在是李承乾厌烦了这些世家之人。

从他没有登上这个位置的时候,李承乾就开始着手清理这些世家。

可是当李承乾清理了三波之后,竟然发现清理掉的只是所谓的嫡系。

没过多久,就会有新的旁系来接管前面的产业。

这让李承乾毫无办法,总不能把大唐境内一个姓氏的人全部杀掉吧?

这一次崔雄主动将机会送到了李承乾的面前。

李承乾不动他,就不是李承乾了。

三日之后,隐杀的副统领将一叠厚厚的罪证送到了东宫。

李福翻开看的时候,差点没被气晕过去。

崔家不仅私吞了去年山东的赈灾粮,还勾结吐蕃商人倒卖军械,甚至在均田制推行时,故意隐瞒了万亩良田,让流民无地可种。

最让他怒不可遏的是,王二私换救济粮,背后竟有崔家的人撑腰,目的就是为了嫁祸武月,动摇她太子妃的位置。

“这些蛀虫!”

李福将罪证摔在案上,

“竟敢如此明目张胆地损害百姓利益,还想欺辱武月!”

“别急。”

李承乾走进来,手里拿着杯茶,

“这些罪证,需要一个合适的人递上朝堂。

你亲自送去房府,交给房相。”

李福一愣,随即问道:

“父皇,儿臣自己弹劾不行吗?”

“你是太子,亲自弹劾世家,会落人口实,说你公报私仇。”

李承乾笑着摇了摇头,

“房相是三朝元老,德高望重,由他出面,名正言顺,也能服众。”

他拍了拍李福的肩膀继续说道:

“记住,做太子不仅要敢怒,更要会谋。

朝堂如棋局,每一步都要走得稳,走得准。”

李福恍然大悟,这才拿着罪证,亲自去了房府。

房玄龄接到罪证时,正在灯下批阅户部奏折。

他翻开看了几页,浑浊的眼睛瞬间亮了,抬头看向李福,笑着问道:

“陛下的意思,是让老臣在明日朝会上递上去?”

“是。”

李福点了点头,

“父皇说,房相出面,最能服众。”

房玄龄抚着胡须笑了。

“陛下这是把最难的棋,交给老臣来下啊。”

他将罪证仔细收好,

“放心,明日朝会,老臣定会给陛下、给太子、给武姑娘,也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

李福离开时,房玄龄送他到门口,忽然轻声说道:

“太子殿下,老臣当年辅佐太宗,最佩服他的一点,就是‘护短’。

护着为大唐做事的人,护着受苦的百姓。

殿下如今也有这份心,老臣很欣慰。”

李福在回去的路上,突然想明白了。

所谓的君臣同心,不是事事明说,而是一个眼神,就能懂得彼此的心意。

自己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