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九龙夺嫡,我真不想当太子 > 第三百零五章 这逆子是冲着朕来的

九龙夺嫡,我真不想当太子 第三百零五章 这逆子是冲着朕来的

簡繁轉換
作者:三山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23 04:25:43 来源:源1

质问太子!

这是不想活了吗?

难不成,堂堂大周,就要出一个海青天!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可就热闹了!

如果陛下不杀赵有志,那么太子该如何自处!

如果乾熙帝杀了赵有志,又该...

夜色如墨,东宫内外灯火通明,太医们提着药箱急步穿行于回廊之间。皇帝亲临太子寝殿,坐在床前紧握长子枯瘦的手,眼中满是痛楚与复杂。那曾执掌东宫十余年、威仪赫赫的储君,如今面色灰败,唇角犹带血痕,呼吸微弱得几近断绝。

“父皇……”太子忽然睁开眼,声音嘶哑如裂帛,“儿臣……怕是撑不了多久了。”

皇帝强忍悲意,低声道:“别胡说!太医已在配药,你自幼体弱,但从未真正倒下过。这次也定能挺过去。”

太子苦笑,目光却清明异常:“儿臣之病,不在脏腑,而在心脉。这些年,朝局动荡,兄弟相争,国事日非……我身为储君,不能理政,亦无力匡扶社稷,早已形同虚设。可正因如此,才更该为大周留下最后一道屏障。”

皇帝心头一震:“你说什么?”

太子艰难地抬起手,指向内室角落一只紫檀木匣:“那里……有先帝遗诏副本。真正的原件藏于太庙密阁,需双钥开启??一把在陛下手中,另一把,在母后灵位下的暗格里。”

殿内众人皆惊,连随侍的李德全也不禁抬头望向皇帝。皇帝脸色骤变:“此事朕从未听闻!先帝临终前明明已当众传位于我,何来遗诏改立之事?”

“因为……”太子喘息片刻,继续道,“先帝原欲立九弟沈渊为嗣。他说:‘诸子中唯此子沉静深远,能安天下。’然当时您已率禁军控制宫门,宣读既成诏书,大局已定。先帝无奈,只得默许。但他命人将真实遗愿封存,并留谕:若未来储位动摇、国将倾危,则可启此诏以正纲常。”

皇帝浑身剧震,怒意翻涌:“荒唐!先帝若真有意改立,为何不早决断?如今你在此时说出此事,莫非是想借死前搅乱朝纲?”

太子闭目良久,再睁眼时泪流满面:“儿臣若有一丝私心,天诛地灭!我只是不愿看到八弟沈昭被推上风口浪尖,成为众矢之的;也不愿九弟沈渊被野心蒙蔽,走上不归之路。这江山……不该由阴谋与鲜血铺就!”

他猛地咳出一口黑血,身子剧烈颤抖。太医急忙上前施救,却被他挥手制止。

“父皇,听我一句肺腑之言??”太子死死盯着皇帝,“无论谁想夺嫡,都不可让兵权落入一人之手。尤其是沈昭新组‘靖安军’,三千精锐只效忠于他一人,此乃取乱之道!若您不信我,便查一查兵部调动名录……最近三月,已有七名边将未经报备入京,皆经九皇子府中转,最终潜入东宫偏门。他们谈了什么,无人知晓,但……他们的名字,都在那份名录上。”

话音未落,太子头一歪,气息全无。

殿内死寂。

皇帝呆坐良久,终于缓缓起身,眼神冰冷如霜。他转身对李德全下令:“封锁消息,暂不发丧。任何人不得进出东宫,违者斩!另派人即刻前往太庙,查验密匣是否存在。”

与此同时,城南军营之中,沈昭正披甲巡视靖安军营地。寒风凛冽,士卒们仍在操练阵法,刀光映雪,杀声震天。赵恒匆匆赶来,在他耳边低语:“殿下,东宫传来密报??太子死了。”

沈昭脚步一顿,眉头紧锁:“怎么死的?”

“据说是旧疾复发,呕血而亡。但……有人看见裴文远的心腹在太子咽气前一刻离开东宫侧门,行迹诡秘。”

沈昭冷笑:“死得真是时候。一个多年不出东宫的人,偏偏在我整顿军备、稳固根基之际突然暴毙,还恰好牵动储位之争?”

赵恒压低声音:“更麻烦的是,兵部那份边军调动名录不见了。昨夜守档官发现柜锁被撬,文书失窃。现在整个兵部乱作一团,裴文远正在追查内鬼。”

“不是内鬼。”沈昭冷冷道,“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他们要的就是这份名录失踪的消息传出来,让人怀疑是我派人偷走,以便嫁祸我图谋不轨。”

韩烈从营外奔入,满脸凝重:“殿下,刚刚接到江南密线回报??我们安排在无锡投降将领家属中的探子,被人识破身份,昨夜已被灭口。家中老小尽数投井,现场留下一张字条:‘背主求荣者,族灭无赦’。”

沈昭双拳紧握,眼中怒火迸发:“这是警告,也是挑衅。他们已经开始清理棋子,准备收网了。”

“要不要提前动手?”韩烈咬牙道,“只要一声令下,靖安军可在半个时辰内控制皇城十二门!”

“不行。”沈昭断然拒绝,“我们现在出兵,就是坐实谋反之罪。他们等的就是这一刻。我们必须等,等到他们自己把罪证送到我们手上。”

他转身走入帅帐,提笔疾书三封密信:

其一,送往江南,命旧部立刻公开一批账册??记录近三年来朝中十余位大臣亲属侵占民田、勾结盐商走私的铁证,限五日内抄录副本分送御史台、大理寺及各大书院;

其二,传令西北伪装商贾的心腹,不惜代价接近裴承志,务必取得其与边将歃血为盟的影像证据,哪怕是用毒、用色诱,也要拿到真凭实据;

其三,联络东宫一名老太监??此人曾是母妃宫中旧仆,因直言被贬至冷宫洒扫,多年来默默无闻,却是唯一知晓当年先帝遗诏真相的活口。让他设法取出太子临终前所指的那只紫檀木匣,并尽快送出宫外。

“记住,”沈昭将信件封蜡压印,“所有行动必须隐秘,不留痕迹。我们要做的,不是掀桌子,而是让他们自己摔下去。”

三日后,京城风云突变。

先是江南数十位士绅联名上书,控诉户部尚书之侄强占万亩良田,致三百余户流离失所。紧接着,两份账册抄本悄然流入民间书肆,内容详尽到每一笔贿赂金额、每一次官商勾结的时间地点,甚至附有地方官画押认罪的供词影印。

舆论哗然。

更有激进学子在国子监门前焚香祭天,高呼“清君侧,除奸佞”,引发数百人响应。京兆尹派兵弹压,反倒激起更大骚动。街头巷尾议论纷纷:“镇南王赈灾放粮是贪污,那些贪官污吏霸产夺财反倒逍遥法外?天理何在!”

与此同时,西北前线传来急报:统制裴承志擅自调动两千骑兵南下,谎称“剿匪”,实则逼近潼关。该军未持兵部调令,亦无枢密院印信,属公然违令。

消息传入宫中,皇帝震怒。当即召集群臣议事。

朝堂之上,沈昭位列亲王首班,神色平静。裴文远跪地请罪,称“教子无方,致其妄动”,请求削职为民以赎其罪。

皇帝尚未开口,忽有内侍快步上殿:“启禀陛下,东宫老太监张德全求见,称有先帝遗诏相关要事禀报!”

满殿哗然。

张德全颤巍巍捧着一只紫檀木匣步入大殿,叩首泣道:“奴婢奉故太子遗命,献上此物。其中乃先帝亲笔遗诏副本,内容关乎储位更替,恳请陛下当众开启,以正视听!”

皇帝盯着那匣子,久久不动。

沈渊此时站出,朗声道:“父皇,此事关系重大,若真有遗诏改立之说,理应交由宗正寺会同三公查验,岂能由一介老阉私自呈递?恐其中有诈!”

“有诈?”一道清冷声音响起。

众人回头,只见沈昭缓步而出,手中展开一卷黄绢:“儿臣恰好也有东西要呈给父皇??这是从太庙守卫口中得知的消息:三日前深夜,有人持伪造的太后印信潜入太庙,试图打开密阁。守卫察觉异常,未予放行,但对方留下一枚玉佩作为信物。”

他将玉佩高举:“诸位可认得此物?此乃九弟府中特制佩饰,仅赐予心腹幕僚佩戴。而这名幕僚,正是昨夜被发现溺亡于护城河中的兵部小吏??负责保管边军调动名录之人。”

全场死寂。

沈渊脸色煞白,强自镇定:“八哥此言何意?莫非说我派人盗诏、栽赃太子?”

“非我所说,乃事实如此。”沈昭淡淡道,“你以为毁掉名录就能掩盖边将密会东宫的证据?可你忘了,名单可以丢,人心不会骗人。我已经收到七位边将家属的密信,愿意出庭作证,证明他们的亲人确曾受九皇子引荐,进入东宫密谈,并获许诺高官厚禄。”

他转向皇帝,单膝跪地:“父皇,儿臣不敢奢求信任,只求一个公道。若儿臣真有谋逆之心,何必等到现在?我有三万旧部听令,三千靖安军待命,只需一声号令,便可兵临城下。但我没有。因为我所求者,非权力,而是这个国家不陷入骨肉相残的深渊!”

殿外忽有雷鸣般呐喊传来??

“还我田地!”

“惩治贪官!”

“拥护镇南王!”

原来是数千百姓聚集宫门外,手持账册抄本,要求彻查贪腐案。禁军欲驱赶,却被带队将领喝止:“这些人手里拿的,都是真凭实据!谁敢动手,先问问自己的良心!”

皇帝立于殿前高台,望着下方汹涌人潮,听着四面八方传来的呼声,神情变幻莫测。

良久,他转身走进内殿,亲自打开了那只紫檀木匣。

里面果然有一封黄绢诏书,笔迹苍劲,确系先帝亲书。内容正如太子所言:欲废现任太子,改立九皇子沈渊。

然而,诏书末尾却有一行朱批,乃当今皇帝亲笔所加:

“朕虽得位不正,然十七年励精图治,四海升平,百姓安居。若以此诏动摇国本,致使兄弟相残、生灵涂炭,则祖宗之业毁于一旦。故此诏永封,不得开启。若有妄图借此兴风作浪者,无论亲疏,皆以谋逆论处!”

皇帝将诏书高高举起,声音洪亮如钟:“诸位都看到了吗?这才是真相!不是谁想篡位就可以篡的,也不是谁死了就能翻盘的!朕的儿子们,一个个都想当皇帝,可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个位置,是要用整个江山来扛的!”

他目光如电,扫过沈渊、裴文远,最后落在沈昭身上:“至于你??沈昭,你的确功高,也的确让朕忌惮。但你今日所作所为,证明你尚存忠义之心。朕宣布:即日起,撤销对你的一切调查;江南赈灾之事,记功一次;靖安军编入羽林卫序列,直属中枢调度,但仍由你统领。”

群臣震惊。

这意味着沈昭不仅洗清嫌疑,反而获得了更大的军事合法性。

退朝之后,沈昭并未得意,反而更加警觉。他知道,这场胜利只是暂时的。沈渊虽遭挫败,但并未倒下;裴文远虽失一子,却仍是兵部尚书;而那道被封存的遗诏,如同一颗定时炸药,随时可能再度引爆。

当晚,他在书房独坐,再次摩挲着母亲留下的玉佩。

赵恒进来禀报:“殿下,西北那边有了进展。裴承志与其部将在酒宴上结盟的画面已被拍下,同时还搜出了他写给沈渊的密信,上面写着‘大事若成,共分天下’八字。”

沈昭冷笑:“共分天下?他们还真敢想。”

“要不要现在揭发?”

“不。”沈昭摇头,“再等等。我要让他们自己跳出来,当着全天下的面,撕下那层伪善的皮。”

就在这时,窗外飘进一片雪花,落在案前。

沈昭抬头望向夜空,喃喃道:“母妃,您说过,做人要像雪一样干净。儿子不敢说自己洁白无瑕,但我至少,没让您的血白流。”

远处,钟鼓楼敲响子时。

新的一天开始了。

风暴未曾停歇,反而愈演愈烈。而真正的棋局,才刚刚进入中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