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抗日:从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开始 > 第480章 进退两难

抗日:从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开始 第480章 进退两难

簡繁轉換
作者:孤单寂寞有点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4 15:31:33 来源:源1

第480章进退两难(第1/2页)

自从到聊城以来,日以继夜的工作。

五天时间,加起来还没睡到8个小时。

鬼子两座机场被炸,两百多架飞机的战果。、

总算是让江向阳松了一口气。

即便是前线激战正酣,在指挥部的江向阳,也鼾声四起。

替代江向阳指挥的卢副支队长,很不习惯,也非常不确定,今晚进攻的节奏是否达到了江向阳的要求。

紧张的看着各支队传来的战报。

看见韩团长也跑去睡觉了。

只能拿着战报,请教吴政委。

“吴政委,泰山大队攻的很凶,是不是打太猛了,伤亡有些大?”

在一边听见卢副支队长这么说的曾纪兰,噗嗤的就笑出声了。

渤海支队,这个副支队长,可不是一般的好当。

当初她作为江向阳副手时候,也诚惶诚恐。

生怕做不好,决策错误。

给部队造成了损失。

一直到跟江向阳,陈三右熟悉了。

才清楚两人的为人。

出了事,有责任,陈三右习惯主动承担责任,后来受江向阳影响,改变了策略,第一件事,绝不是承担责任,而是帮着下属,往外甩锅。

他总能找到各式各样啼笑皆非的借口,证明错误不在自家部队身上,让首长一笑了之。

犯错的部队,然后开会总结。

对于人为主观失误,或者玩忽职守,甚至培训,教育过的科目犯错,都会严厉处罚。

对于一些判断失误,是可以原谅和积累经验的。

显然,现在卢副支队长怎么做,都不会错。

毕竟他在晚上部署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安排。

“卢副支队长,你就放心看着部队打仗就好了,该做的工作,江向阳做到前面去了,打鬼子,怎么可能没有牺牲,第18师团和第114师团都是畜生,26师团的鬼子也只是没有太多当畜生的机会。别说向阳,就是我,一个都不想让他们活着走出聊城。”

吴政委的话,让卢副支队长吃了一颗定心丸。

这人品,做事的方式。

部将们可以肆无忌惮地放手发挥能力。

难怪江支队长,韩团长这些骄兵悍将,就喜欢跟他在一起打仗。

“政委,虽说八路军原则上主力作战部队,没有配置女兵,但是渤海支队这么大一个单位,后勤上,还是可以要几个女兵的,要不,把顾心宜姐妹调来..”

林恒现在兼职了支队警卫营营长。

虽说不管是选兵,管理,警卫方面,都做的无可挑剔。

但是他毕竟是个男孩。

不太会照顾人。

江向阳也是一个打起仗,做起事,什么事情都不管的家伙。

倒一边就睡,连身上的被子,都是吴政委看见后亲自盖上去的。

“顾心宜姐妹早熟悉的掌握了伍豪码的组成方式和思路,中日开战前就打报告要求到前线,首长也认为当下八路军工作重点在华北,很想让她们来增强八路军前线的力量,只是,这两姐妹心思都在江向阳身上,这小子也不做选择。但凡他选了其中一个,首长就立马派来。”

曾纪兰不说这个还好,说起这个,吴政委那个头疼。

江向阳好歹是支队干部。

八路军坐镇胶东以及山东部分地区的大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80章进退两难(第2/2页)

是对日作战以来,消灭鬼子人数最多的歼敌冠军。

要是闹出什么丑闻,绝对会被敌人抓住机会渲染那是小事,重点是内部不可能不对错误做出处理。

一旦调离岗位,将会严重影响十殿阎罗的战力。

“要不,让她们姐妹较量一下,谁的石头剪刀布技术过硬?”

卢副支队长一开口。

曾纪兰和吴政委就差点没笑喷。

来渤海支队时间不长,对于渤海支队无法解决纠纷的传统方式,已经会纯熟的延续了。

或许爱笑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

几个人正在开怀大笑的时候。

就收到了集团军总部的通报。

鬼子撤军了,晋察冀军区,129师部分主力,还有核心根据地地方部队,联合出击,打的鬼子第4师团连夜撤退。

从保定往灵寿方向出击,位置突前的鬼子第23师团,也在夜里120师所部和冀中地方部队的袭击下,丢下了部分辎重撤退。

“小鬼子,这就撤军啦!打啊,继续打下去了,八路军不怕你们..”

进攻华北核心根据地鬼子撤军,这代表鬼子主动承认失败,减少损失。

也代表着,鬼子要想卷土重来,至少需要两三个月的酝酿时间。

即便是准备好,八路军也绝不可能让他们轻松的重新打通津浦路,平汉线。

握着电报的手,吴政委激动的怒吼。

“政委,现在就看青岛和济南的鬼子什么时候回撤了。”

严格来说,华北日军扫荡我根据地,只是试探虚实,看我军是否全部主力集中在聊城。

青岛也是同样的算盘。

相比华北,青岛的109师团,进犯的是渤海支队的根据地,其中还有八路军重要的庆丰机械厂以及玲珑金矿。

曾纪兰展开一张地图,很想发个电报去问问曹汝山,山冈厚重撤没有撤。

“青岛的日军,恐怕会撤,向阳对于胶东的防御力量,还是很自信的。至于济南的鬼子,现在应该是进退两难了。”

吴政委的判断,曾纪兰觉得还是很有道理的。

顺着吴政委的思路往下分析。

“济南出击的几个鬼子补兵联队进退两难,退,怕我军耻笑,怕108师团以及聊城的鬼子失去希望,丧失继续战斗的士气,进,又怕被我军调集有生力量,一举歼灭了,说不定,就会在距离济南城不远的地方,停下来,既给了聊城残敌的希望,也方便被我军攻击时候,及时的收缩回去。”

“当下战局的关键,还是在我们聊城战场。”

回想这一仗的经过,吴政委感觉很不可思议。

就718团和渤海支队带着县大队抵达聊城的时候。

谁要是分析认为,聊城会成为主战场。

八路军会依托现有的部队,重创鬼子三个师团。

恐怕江向阳也会觉得在吹牛。

鬼子会贸然出击很偶然,八路军各部不管是地方部队,还是主力部队,一拥而上,抓住机会,打出了远超训练的水平,一举扭转了战局。

即便是这样,如何歼灭鬼子剩下的部队,仍然是摆在八路军面前的一道难题。

鬼子依托工事负隅顽抗。

八路军第二炮支弹药又不足。

连卢副支队长都有顾虑,逞匹夫之勇,很容易被对手翻盘,痛失好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