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抗日:从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开始 > 第496章 一个分支

抗日:从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开始 第496章 一个分支

簡繁轉換
作者:孤单寂寞有点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21 03:40:49 来源:源1

第496章一个分支(第1/2页)

近卫文麿乘坐专机到北平,只停留了两天就走了。

跟他一起走的,还有原华北派遣军司令官寺内寿一。

然而新上任的中国战区司令官多田骏却麻了。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

他一上任,就是四个师团大溃败的一场败仗。

还不止是四个师团,还有在石门出击,保定出击的第4,第23师团。

从77事变以来。

皇军进攻无往不利。

像这种6个师团同步被主动攻击的仗,是多田骏难以想象的。

6个师团,十多万人。

八路军东渡黄河时候,才多少人。

没有重武器,就连轻武器也很简陋。

奔赴战场以后,根本不跟皇军在正面战场纠缠,协助正面战场打了几仗以后,一头扎进了华北。

全力发展他们所谓的根据地。

“太可怕了,华北八路军成长的速度,太可怕了。”

多田骏和冈村宁次的私交很好。

就连济南出击三个师团,去补给,救援邯郸108师团的作战计划,他也是知情,并且同意的。

可他们万万没想到,原以为三个师团组成的重兵集团,即便是八路军想与之抗衡,也得集中华北所有的精锐。

万万没想到,八路军在对三个师团展开进攻的时候,还有余力,围歼邯郸靠拢过来的108师团。

甚至有能力,正面狙击第4师团向灵寿,平山的进攻。

还能进攻保定出击的第23师团。

“司令官阁下,这一仗,我是负有责任的,对于华北敌情变化,缺乏了解,贸然提出三个师团驰援的计划。”

谷口元治郎放弃宿营地工事,带着不到三千人的残部,朝着聊城方向突围。

第18师团被打崩,离开了防御工事,突围,整个114师团和26师团残部防御的后背完全暴露给八路军,暴跳如雷的后宫淳把状告到了大本营。

鲁西战场的崩坏,已经不可避免。

四个师团被全歼,只是时间问题。

他们苦心调来的飞机,修筑的机场,还没有发挥作用,便失去了价值。

“冈村君,不要太过于自责..找中**队决战,是陆军,大本营一直以来的愿望!四个师团的损失,派遣军虽然伤筋动骨,但是大日本帝国不会。”

大本营否决了他孤注一掷,要求济南皇军日夜兼程,全力驰援聊城,跟八路军决战的计划,冈村宁次脑子里充满了浓浓的挫败感。

损失的岂止四个师团。

加上27师团,19师团,还不算滕县,临沂的损失,就最近这段时间。

皇军在华北,已经损失了6个师团,十多万人。

此消彼长。

这十多万人所携带的武器,全部成了八路军用来反击皇军武器。

未来的华北战场,更难打了。

“司令官阁下,我亲自梳理了华北,以及国民政府内所有关于八路军的情报。”

皇军跟八路军打了这么久,竟然不知道邯郸,聊城两场战役的指挥官。

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

多田骏不知道华北派遣军参谋部在做些什么,天天去组织那些投降的中国人协助管理治安,却拿不出亮眼的成绩。

看见冈部直三郎请示进门,没好气的发问。

“冈部君,可有什么重要的收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96章一个分支(第2/2页)

“**一直跟皇军作对,皇军也没有办法在八路军高层安插眼线,所有关于八路军的情报,都是从山西和国民政府内部得到的,我梳理了一些消息,进攻108师团的,应该是八路军344旅和386旅..而聊城围攻我军18.26.114三个师团的,应该是八路军渤海支队一部,以及120师一部和鲁西范筑先麾下的6万青年挺进军。”

也不能说冈部直三郎情报滞后。

八路军各部所负责的根据地,冈部直三郎很早就得到情报,交给了寺内寿一。

由于情报来源经过了几个人转述,有些变形,一直缺乏强力的佐证。

也并没有上报大本营。

所以寺内寿一和冈部直三郎很早就判断,谋划围攻108师团的,应该是344旅和386旅。

至于聊城,他们原以为这两个旅会赶赴聊城,会合八路军其他部队一起进攻聊城皇军。

没想到,108师团一出邯郸,就走向了末路。

多田骏接过冈部直三郎递过来的资料,很厚,很多。

除了三大主力师的编制表,部队的装备分析,甚至还有三大主力师师长,以及陈,徐两位旅长以及范筑先的履历。

“你判断,指挥聊城战役的是八路军渤海支队的支队长江向阳?”

多田骏一直以为,负责聊城战场的,应该是十八集团军所谓的前线指挥部,应该是十八集团军的副总指挥。

要不是后宫淳索要聊城指挥官的消息。

他都没有想过,会另有其人。

原以为另有其人,也不过是八路军三大主力师师长之一。

冈部直三郎拿出来的情报资料,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料。

陈,徐,范等人,好歹资料表上,还有照片。

江向阳连照片都没有。

资料上21岁的年龄,吓了多田骏一大跳。

“渤海支队号称十殿阎罗,第一次跟皇军作战,就偷盗了第13联队联队旗,紧接着率部击溃14师团,19师团的江向阳,今年才21岁?”

“这份资料,来自于国民政府,起初国民政府那些官员也不信,后来从部分的叛逃的共党那里证实,江向阳确实只有21岁,他出身红25军,那支部队从鄂豫皖转战北上的时候,平均年龄也才十五岁,他们在西北转战时候,江向阳曾经率部夺取了兰州城,击毙了马步芳。是**的一员悍将。”

“八路军编制中的115师344旅,120师718团以及渤海支队,都出自红25军。”

冈部直三郎,说完,还抽出了吴政委的资料。

恭敬的递给多田骏。

“红25军从鄂豫皖的溃败中转移,到鄂豫陕建设所谓根据地,然后跟其他红军合流,都是此人负责决策,据说,江向阳和718团的团长,都是此人从战士中选拔重用的人才,此人眼光独到,敢于放手用人。”

“另外,386旅旅长,在红军时期,曾经是此人战友,也做过344旅旅长的上级,在几股红军陕北合流之前,很短暂的进入过红25军。”

比多田骏更加震撼的是冈村宁次。

依照冈部直三郎的分析。

皇军第108师团,第114师团,第26师团,第18师团,竟然不是整个八路军倾巢而出的决战。

只是八路军的一个分支。

就是这样的一个分支,让皇军惨败,损失整整四个师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