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抗日:从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开始 > 第650章 多少浪子回头

抗日:从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开始 第650章 多少浪子回头

簡繁轉換
作者:孤单寂寞有点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15 16:47:56 来源:源1

第650章多少浪子回头(第1/2页)

在后方,天天听见的是**节节败退的消息。

看到的是政府官员**无能,横征暴敛。

整个民国,充满了腐朽的亡国气息。

还在不停的撕裂,内斗。

让人不得不联想到南明小朝廷。

以至于墙上的团结抗战,复我河山的标语,大街上随处可见的抗战募捐的箱子,都仿佛是一种无言的讽刺。

此行联大等迁徙西南的大学,总共动员了九百多学生,一百多老师,还有化工行业的数百骨干,以及数百热血青年,段宏巽带着教授们,学生们,目标很大,在地下党同志帮助下,是分散到的陕北集中的。

都还没有到前线。

光陕北老百姓的精神头,**干部的那份自信,那份心胸,就一扫旅途的阴霾。

人都还没有到华北,在《黄河大合唱》的歌声中。

这些师生,化工骨干,热血青年们,就仿佛看见了无数中华儿女,在前线跟鬼子浴血拼杀的身影。

脑子里全是八路军抗战成果展览的照片。

不管是鬼子的将官刀,还是联队旗。

都给了这些师生巨大的鼓舞。

让他们抬头挺胸,走向华北。

在山西,民国四公子之一的段宏业,竟然放下身段,给老百姓演出,鼓励百姓当兵入伍,训练杀敌本领,保家卫国。

狠狠的震撼了这些教授和学生一把。

在这山河破碎的时候,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都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多少浪子回头,为祖国无怨无悔的付出。

在段宏巽的要求下,他们不仅给这些师生演出了《九儿》,还把之前排演的《赤怜》也做了一场专场演出。

两场话剧,看得后方来师生,热血青年,泪流满面。

到了聊城。

在范筑先先生的介绍下,参观了聊城之战的纪念馆。

听着整个战役过程,看到了更多战场细节的照片,实物。

对着跪拜烈士的鬼子师团长,南京大屠杀元凶坟墓吐了口水。

给聊城之战牺牲的将士献上了花圈。

终于走到了山东,走到了沂蒙山。

江向阳对段宏巽专门介绍的教授们,非常敬重。

每一个人,都给他们准备了一份礼物。

一份抗大山东分校的教师聘书。

一套八路军军服。

还有一本半岛军区的根据地情况介绍。

一枚纪念山东半岛大捷的铜元纪念币,发到每个师生的手上。

收到礼物的师生们,都很惊奇。

段宏巽向师生们介绍他是十殿阎罗指挥官,屠龙少年,《射雕英雄传》,《大秦帝国之黑色裂变》作者时候,更惊奇。

在陕北,在聊城,就听见过无数次这个名字。

到了山东一看,竟然是一个邻家少年一般的面孔。

最先开口的,是联大过来的数学家,章教授。

“从卢沟桥事变后,我转移到后方任教,曾经做一个让人心疼的计算。这一场战争,如果打到第五个年头,我们国人将会有三千万以上,付出生命的代价!可是我真正到了华北,了解到八路军根据地的发展成果。我们伤亡的这个数字,可能会减少很多..八路军,功德无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650章多少浪子回头(第2/2页)

这一路都在听他们的表扬,陈旅长笑着看吴政委表达八路军的谦虚。

“作为军人,守土有责,只不过我们八路军守护疆域的方式,跟**争夺一城一地有些不一样!”

“当然,**很高明,如果当初八路军跟中央军一样,把几个师放在阵地上,面对日军飞机,坦克,大炮的联合攻击,恐怕今天就没有了鬼子不敢进攻华北根据地这样的成果了。”

这一路,感慨万千。

有一部分师生,在出发之前,对于段宏巽讲述八路军的战绩还有些怀疑的。

听见章教授开口,也纷纷发言。

“国民政府嘴上说着,此战一开,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其实还是执行的精英抗战的路线,绝没有八路军这样的大气魄,开启民智,让老百姓有了家国的观念,从而进行全民族的抗战。”

“想当初,八国联军入侵北平的时候,清朝花了大价钱,买来的机关枪,全部都成了洋人的战利品,北平,天津的百姓,一个个都是与我无关的架势,甚至有帮洋鬼子带路的。”

“就是啊,中日甲午之战,满清明明有南北几支水师,却因为朝堂政见,派系的不同,看着李鸿章一人对一国!”

“这一场战争,中华民族,必胜!”

“我们这次算是来对了,能跟八路军并肩作战,与有荣焉,能为国效力,死而无憾!”

这次除了段宏巽带来的后方师生,还有一些陕北支援的干部。

甚至跟着范筑先一起过来的,还有庞司令。

江向阳可顾不上八路军内部的那些首长,同僚,连庞司令,江向阳也专门委托陈旅长和范司令帮忙照顾。

段宏巽给他带来的这些人,可是宝贝。

单独介绍的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国宝级的人物。

除了分配抗大分校和军区的干部,每人手里都有名单,专门负责一个或者三五个教授的生活安置和工作引导。

江向阳甚至亲自给几个不怎么爱说话的教授交流,争取让他们熟悉自己,给每一个人交代清楚,工作和生活中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该如何寻到自己。

从泰安一路,白天赶路,晚上组织晚会,载歌载舞。

让年轻人,充分展现自己的活力。

也很照顾那些年龄稍大和带着孩子的教授,路上都有马匹,马车相随。

从泰安到沂蒙山东麓的抗大分校。

几乎每一个教授,对于八路军的细致照顾,赞不绝口,对于江向阳这个军分区司令,都非常熟悉。

这一路的交流,甚至大致明白了自己抵达根据地以后的工作方向。

江向阳一边根据他们的专业,研究方向,跟他们商量出了到了根据地的研究课题。

同时也把半岛军区的不方便办大学,以抗大分校作为综合教学机构,集中力量打普及教育,提高教育的歼灭战阐述清楚。

大部分教授除了研究的任务,还有教学任务。

他们甚至都知道了自己的待遇。

除了八路军供给制度的一些衣服,日用品,粮食,蔬菜,以及边区币方面的待遇。

江向阳还给他们申请了部分黄金大洋作为特别的研究经费和个人贡献补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