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最强太孙,开局求老朱赐死 > 第300章 震惊的沈旺

大明:最强太孙,开局求老朱赐死 第300章 震惊的沈旺

簡繁轉換
作者:陈喵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6-18 02:15:49 来源:源1

第300章震惊的沈旺(第1/2页)

沈旺从钱庄里出来,看着手头上的宝钞。

这张一百两的宝钞,很新,甚至还能闻到油墨的香味。

摸上去,手感也好,凹凸有致。

花花绿绿的花纹,极具辨识度。

他尝试使用,到外面买点东西,全部正常能用,于是又尝试,把其中一张宝钞兑换银子。

除了收取一点手续费,再无其他,也能顺利兑换。

“一切都不一样了。”

沈旺自言自语道:“这些宝钞,如果能在整个大明推广起来,作用实在太大了。”

作为一个商人,没有谁比他清楚,更便捷的交易方式,对商业到底有多方便,以后去做买卖,再也不用一箱箱的银子拉过去。

另外,宝钞不会贬值。

不用担心耗损。

又能随意兑换银子。

用起来,真的不要太方便。

沈旺叹道:“皇太孙殿下,是个天才啊!”

可以把宝钞体系,做得如此完善,以前的弊端全部没有了。

沈旺感叹着,正要回去,继续找客栈投宿。

不过路过一家书店的时候,他看到外面挂着一个大牌子,上面写着“大明日报”四个大字。

“大明日报?何物?”

沈旺停下来,好奇地打量了一会。

书店的掌柜问道:“外地人吧?”

沈旺只好承认道:“是的。”

“大明日报,就是报纸。”

掌柜说道:“三皇孙殿下发行的报纸,四文钱一份,买来看过你就知道是什么了。”

四文钱一份,又不是很贵。

沈旺拿出一张五文钱的宝钞,书店掌柜见了,熟练地找了一张一文钱的。

方便,太方便了。

沈旺觉得这个宝钞,是一种商业上的革新。

拿起一份报纸,他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这报纸挺有意思,能看时政,又能娱乐。

一些街头巷尾的八卦,上面居然也有。

报纸的内容,特别详细,让他看得停不下来。

“三皇孙殿下,是个厉害的人。”

沈旺可以预判,大明在三皇孙的发展之下,绝对能有不一样的盛世。

“海上的船,是不是三皇孙的呢?”

这个想法一出现,沈旺觉得有这个可能性。

三皇孙应该不是那种,困于世俗的人。

他是敢于创新,可以做一些别人不敢做的事情。

沈旺在想,要想办法见一见这位三皇孙殿下,但现在被册封为皇太孙,如何能见呢?

这又是个问题,沈旺暂时还想不到。

他决定先在金陵城住下来,再看是否有办法,联系三皇孙殿下。

——

早朝结束后,朱允熥又跟随老朱,到了文华阁内。

有的是政务,等着他们处理。

朱元璋还要教朱允熥,怎么监国和当皇帝,想当一个及格的皇帝,朱允熥知道自己要学的还有很多。

“如果你监国了,首先要做的是什么?”

朱元璋突然问道。

朱允熥说道:“商税。”

首先要做的,当然是和钱相关的,要从户部入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要是没有了钱,很多事情都做不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00章震惊的沈旺(第2/2页)

朱元璋问道:“咱不是按照你提出的那个想法,改变了商税。”

朱允熥解释道:“皇爷爷是改了,但又没有彻底改变。”

朱元璋来了兴趣,问道:“你给咱说说,怎么改。”

朱允熥想了想道:“首先在收税方面,存在着一些重复收税的问题,最明显的一种,是商人在苏州的时候,进城出城交过一次税,来到应天又要交一次,苏州的交税证明,应天的不承认,不仅应天,其他地方同样不会承认。”

这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古代的商人,每去一个地方,每过一个关隘,都得交税,有些还是重复交。

上一个地方的,下一个地方会不认。

朱元璋不觉得有什么,轻哼道:“商人地位低贱,经商得来轻轻松松,不事生产,多收一些税怎么了?”

朱允熥说道:“皇爷爷,商人的地位是不高,到处乱走还会破坏稳定,但商人并非一无是处,如果没有商人,我们穿着的衣服哪来?所用的东西,去哪里买呢?”

古人的小农想法,便是如此。

商人的地位,还不如工匠,主要在于对社会贡献得不够直观。

大家看到的都是种地,而商人带着货物到处走,不事生产,走动的人多了又会带来社会不稳定,这样还能比农民有钱,以至于地位一直不高。

现在大明有令,商人是不能穿太好的衣服。

“钱,只有流动起来,才能算是钱。”

“商人是不事生产,但并非无用,比如江南地区,若是没有商人,那些蚕桑的百姓不就得饿死了?”

“孙儿要做的,是优化这些税项。”

朱允熥的话,确实让老朱陷入沉思。

其实道理,朱元璋都懂,但对商人,依旧存在偏见。

“还有很多商人,和朝廷勋贵、皇亲国戚、官员有关系,甚至是他们家族里的人。”

“这些人自持关系,能随意不交,或者少交税,也是不允许的。”

“会让朝廷的国库,收不上来钱。”

朱允熥又道。

对于这一点,朱元璋也是认同,道:“这点必须得改。”

朱允熥继续说下去:“还有一点,比较重要的,皇爷爷现在的税课司,是归户部,钱也是归户部管,至于怎么用钱、做账,全部是户部负责。”

朱元璋不解地问:“这有何问题?”

朱允熥解释道:“问题大了,无论什么,全部是户部自己决定,比如之前的赵勉,那么钱怎么用,如何收税,如何做假账,户部内部只要商量好了,再瞒着皇爷爷,那么大明国库的钱,不就任由他们为所欲为?”

此言一出,朱元璋脸色一沉。

确实如此。

“赵勉在户部那几年,皇爷爷根本不知道户部有问题。”

朱允熥又道:“按照孙儿的想法,是要把这些分开,收税的不归户部,直接归朝廷,归皇爷爷负责,做账和管钱的分开,双方互相监督,而不是让户部尚书一个人,彻底包揽一切。”

说完了,他看向朱元璋,又道:“孙儿只是随便提一下这些浅薄的想法,如果有什么不对,还请皇爷爷指证。”

只见朱元璋沉思良久,叹道:“不,你说的,都是对的,咱老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