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最强太孙,开局求老朱赐死 > 第298章 造船原料

大明:最强太孙,开局求老朱赐死 第298章 造船原料

簡繁轉換
作者:陈喵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6-18 02:15:49 来源:源1

第298章造船原料(第1/2页)

朱允熥和徐妙锦嬉嬉闹闹,有说有笑地回去。

不过他们很快也分开了,朱允熥先贴心地送徐妙锦回家,徐妙锦看到朱允熥离开,还是依依不舍。

回了东宫,柳六来传,郑和求见。

“快带他过来。”

朱允熥有些期待。

郑和终于回来找自己,说明他们的造船大业,得到初步的进步,图纸应该可以出来了。

等了片刻,郑和被带到,首先跪下行礼。

“免礼,可有进度了?”

朱允熥问道。

郑和郑重地点头,展开一份随身带进来的卷轴,道:“回殿下,根据奴婢和其他工匠一起商量,得出了第一份图纸。”

长长的卷轴打开,展示在朱允熥的眼前。

奈何,朱允熥看了一会,其实看不懂图纸上的内容,想着便说道:“可以试一试了?”

“可以了。”

郑和点头道:“但我们船坞内,原料不多,造船最主要的是木头。”

不仅需要木头,还要比较坚实的木头,经得起海水长时间浸泡。

只不过,木石这种东西,特别容易劳民伤财,如果朱允熥大规模地让人去砍伐树木,说不定会遭到满朝反对。

刚监国,就劳民伤财,朱允熥也承受不了这种言论压力。

造船真的没有那么容易。

朱允熥想了好久,道:“我等会先让工部调配一批木头过去船坞,你们暂时用这些来造船,至于其他的木头……”

“要更坚实的。”

郑和又道:“越粗越大越好。”

能拿出那么好木头的,唯有在热带地区,朱允熥想到了东南亚,也想到了吴忠他们出海远航的船队。

“剩下的,等吴忠他们回来再说。”

朱允熥说道:“我们剩下的木头,将会在海上获得,用丝绸去换,给点好处海外那些人,他们一定迫不及待砍伐树木,被压榨的不是我们大明百姓。”

他觉得这个想法,可以试行。

反正大明之外的人,就算被压榨干了,也和大明没关系。

郑和心想,殿下还是挺坏的。

不过海外的人,又不是大明百姓,没所谓了。

“暂时如此安排。”

朱允熥目前,暂无其他好的办法。

要造船,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郑和点头道:“是!奴婢先回去船坞。”

他这就退下了。

朱允熥转身也出门,去工部的官署,找到了杨伯成。

“殿下!”

杨伯成恭敬道。

“杨大人免礼。”

朱允熥问道:“工部有没有不用的木头?”

杨伯成点头道:“正好有一批,殿下需要用?”

朱允熥道:“用来造船,在水军营地不远处有一个船坞,负责的是一个叫做郑和的太监,他是我的心腹,你安排人把这批木头,给郑和送过去。”

“造船?”

杨伯成觉得不太行,提醒道:“殿下,造船需要的木头可多了,工部的木头不够,想得到更多的木头,唯有砍伐树木,一旦这样做,劳民伤财,其他大人一定会反对殿下,如此对殿下不利。”

他是真的,在为朱允熥考虑。

作为工部尚书,尽管刚入职,但他也了解清楚,若是大规模砍伐树木可能会造成多么严重的影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98章造船原料(第2/2页)

历代以来,那些昏君,都喜欢大兴土木。

造船虽然不是大兴土木,但也得砍伐大量的树木,树木要从地方运输到金陵,路上还得征集数不清的民夫、徭役。

他怕朱允熥刚当上皇太孙,忍不住要飘了。

朱允熥自然可以理解,杨伯成的好意,笑道:“接下来的木头,我不打算从大明得到。”

杨伯成不懂了,问道:“不从大明获得,从何而来?”

朱允熥说道:“海外!安南、缅国等地,气候湿热,最适合树木生长,杨大人应该知道我有船队跑海外了,到时候给点好处那些地方的贵族、酋长,让当地人砍伐树木,再怎么劳民伤财,也和我们无关。”

停顿了下,他又道:“运输木头,是用海运,需要的人力不多,船回来了在船坞靠岸,搬下来就能用。”

闻言,杨伯成认真想了好一会:“若真如殿下所言,或许可行,但殿下切记,不能好大喜功,不可盲目自信,不可做一些不该做的事情,若是有拿不定主意的,可以问陛下,也可以问我们。”

他们肯定不想,朱允熥刚得回来的皇太孙位置,过了没多久就弄丢了。

都把注,押在朱允熥身上。

朱允熥点头道:“我知道了,不应该做的事情,绝对不做。”

看到殿下,真的听进去了,杨伯成甚是欢喜。

听劝的皇帝,才是明君。

朱允熥又道:“木头的事情,麻烦杨大人。”

吩咐完了,他离开工部。

再去找朱元璋。

送别完了几个皇叔,又安排一下自己的事情,朱允熥也得回去上班,当上皇太孙,可不能像以前那样随便。

以后监国,需要做的事情,更多了。

——

送出的圣旨,快马加鞭地北上。

传旨的人,每经过一个驿站,就换一匹马,一路上基本没有怎么休息,终于通过潼关,进入到西安。

直到朱樉的秦王府内。

朱樉安排了刺客,和朱允炆保持联系。

最近也得到了,刺杀的结果。

是通过飞鸽传书,送回来的消息,比圣旨要快一些,当他得知刺杀失败,还惶恐了一段时间。

西安距离金陵比较远,刺杀之后发生了什么,具体的消息没那么快回来,再加上朱允炆已经被拿下,更没有人给他传信,暂时一无所知。

朱樉这样做,也是想拼一把。

想利用朱允炆,刺杀朱允熥,希望能把两个侄儿摆平了,他是次子,皇位自然而然会落在自己身上。

当时在金陵,朱樉说过支持朱允熥。

但也只是说说罢了,回来西安后,他又有些不甘心,想要把那个位置抢过来,凭什么大哥没了,位置还不是自己的?

如今听到圣旨来了,朱樉浑身一颤,怕得不行,还是走出去接旨。

“秦王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圣旨的内容,写得很直接。

描述了朱允熥遇刺的事情,再写上朱樉嫌疑很大,让朱樉全家,必须全部回京,等候安排。

“钦此!”

传旨的人,把最后的话说完了,再把圣旨递了过去,道:“秦王殿下,请接旨。”

此时的朱樉,是懵了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