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最强太孙,开局求老朱赐死 > 第424章 有人造假?

大明:最强太孙,开局求老朱赐死 第424章 有人造假?

簡繁轉換
作者:陈喵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31 03:11:22 来源:源1

第424章有人造假?(第1/2页)

“什么事情?”

听了蒋瓛的话,朱允熥还是有些许紧张。

担心江南地区的情况,要超出自己的控制范围,从可控变得不可控,那么后续的麻烦将要多了,希望不是太大的难题。

蒋瓛道:“当地锦衣卫上报,有人造假宝钞?”

“造假?”

朱允熥在新式宝钞推出后,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想了想很快明白了原因:“是有人想用假的宝钞,去钱庄换真的银子?”

蒋瓛点头道:“没错,正是如此!但造假的手段很差,故意做旧,还是被钱庄的员工一眼看出来了。”

由此可以看出来,钱庄员工的业务能力很强。

对于这种情况,朱允熥也不生气。

毕竟假钞不是谁都能做,也不是想做就可以做。

“又是那些江南豪绅吧?”

朱允熥大胆的猜测,除了豪绅,谁有这个胆子?

这不是老朱那些,毫无信用的宝钞。

是朱允熥新技术,新式的宝钞,没点投入,绝对伪造不出来,普通人肯定没有这笔钱投入伪造,唯有豪绅可以。

正好他没有理由,对那些江南豪绅做点什么。

现在他们主动把机会,送到朱允熥面前了。

蒋瓛道:“殿下神机妙算。”

朱允熥问道:“钱庄的员工,如何处理?”

蒋瓛道:“他们避免打草惊蛇,当作不知道,正常给他们兑换,再上报锦衣卫,如今锦衣卫已经查出来了。”

“是谁?”

朱允熥又问。

很是好奇,谁的胆子那么大。

“一个叫做张家的江南地主。”

蒋瓛这才从身上,拿出一份情报,道:“这个张家,曾经是张士诚的远房亲戚,在张士诚失败后,张家借用张士诚在江南地区残留的关系,把自身发展起来,他们也不跟随那些旧部跑出海。”

居然还有和张士诚有关的家族,还能留在江南地区。

柳六把蒋瓛手中的情报接过,送到了朱允熥面前。

朱允熥翻开看了一会,情报已经把张家的底,完完全全地起了一遍。

把什么都查出来。

可是,在沈旺那一份证据里面,没有张家和张士诚有关的内容。

比如之前翁家的事情,沈旺也没有写在上面。

不知道是沈旺不敢,还是故意包庇,这也说明,沈家不一定是心思纯正的,沈旺这个人,不能长久用下去。

必要的时候,得换人了。

朱允熥看完了,道:“捉人吧。”

“是!”

蒋瓛听到可以捉人,就明白要做的是什么。

这方面的任务,他们锦衣卫绝对是专业的。

等到蒋瓛下去了,朱允熥又道:“柳六,你再去告诉杨荣,让他刊登一则消息,打击假钞,谁敢造假,灭九族,谁能举报造假,查明属实,赏银千两。”

目前只有张家在造假,其他方面,朱允熥暂无发现。

说明其他人的胆子,还是正常的。

朱允熥想着还准备让解缙他们,重新核对一遍,所有兑换上来的宝钞,和实际发行的差距多少,再加上张家造假的,差距还有多少。

通过这样的数据统计方式,就能查出,有没有假钞在外面流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24章有人造假?(第2/2页)

可以发现那些,还没能发现的假钞。

还好,问题不大。

没能影响计划的正常进行。

朱允熥刚让蒋瓛离开,朱寿便进来了。

“殿下。”

朱寿不是为宝钞而来,他们这些武勋商量好了,无论如何都得支持朱允熥,绝对不动摇,他另外有事,道:“那些倭人,拿他们怎么办?”

朱允熥这才想起来,他们的天皇和将军,还在大明。

“送他们回去。”

朱允熥摆了摆手道:“幸好有他们的银子,送回去的路上,那就对他们稍好一些。”

这一次,全靠倭人馈赠。

朱寿道:“臣明白了。”

朱允熥又道:“石见有一个银矿,你们尽快安排人开挖,另外石见已经是我们大明的土地,把所有倭人都赶出去,要不然未来的鼠疫,会影响到我们的人。”

这一点也特别重要。

朱寿认真地点头,表示知道了,再离开文华阁。

朱允熥继续打开奏章,首先看到的,都是那些关于钱庄的事情。

各种内容都有,不过更多的,还是抨击朱允熥的钱庄,看起来还有点阴阳怪气的意思,朱允熥见了只觉得可笑。

“结果还未定,就阴阳怪气,真当我的钱庄好欺负的?”

朱允熥把这些奏章,全部丢到一边。

其实很多官员要站队的,不一定是朱允熥,只是朱允熥被立为储君,他们被迫改变立场。

如果真有一种可能,让朱允熥监国期间出现了特别重大的失误,他们认为朱允熥还不一定能保住皇太孙的位置。

朱允熥心里冷笑:“他们还是想反我,那就让他们反吧!”

——

第二天,早上。

大明日报,正常刊登。

卖报郎一大早,便走街串巷。

那些日常等待大明日报的人,正要买报纸,但很快有一个问题,大明日报根本不收铜钱,只收宝钞。

不少等了许久的人,拿着铜钱买不到报纸,不由得骂骂咧咧的。

当然也有部分人,留下了一些宝钞,专门用来买报纸的。

随着今天大明日报的发行,又有一则消息,开始在传播。

“钱庄不存在没钱,宝钞也不会贬值。”

“如果大家不相信,随意去兑换现钱,但必须继续用宝钞交易。”

“从现在开始,要从金银铜钱等,换回大明宝钞,再加收手续费。”

“交税继续用宝钞交,这一点没变,朝廷还是要继续带头使用。”

“现在买大明日报,也必须要继续用宝钞买。”

“还有打击假钞,举报有奖,赏银千两。”

有人把今天头版头条的内容,简单的概括了一下,当众念出来。

大明日报是官媒了,上面刊登的内容,可信程度还是很高的,今天的报纸一出,瞬间又让不少人惊叹。

钱庄居然还有钱,可以随便换。

只要钱庄有钱,宝钞就不会贬值。

一些排队要换回现钱的人,开始犹豫不定,不知道应该相信流言蜚语,还是相信大明日报的官方宣传。

他们没有更好的消息渠道,只会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跟随大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