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最强太孙,开局求老朱赐死 > 第490章 打破规矩,才能重立规矩

大明:最强太孙,开局求老朱赐死 第490章 打破规矩,才能重立规矩

簡繁轉換
作者:陈喵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01 03:57:46 来源:源1

第490章打破规矩,才能重立规矩(第1/2页)

回了宫后,朱允熥心情终于好多了。

朱元璋还是挺懂得安慰人,带朱允熥出去散心,一切都会好起来了。

赵姝和徐妙锦她们很贴心,姐姐妹妹们也安慰了一会,让朱允熥心情缓过来了,又要继续处理政务。

时间过得很快,科举快要来了。

朱允熥早就把试题确定下来,送回去给礼部的人。

在京城考的科举,名为会试,有资格进京考试的,都是各省举人。

除了会试,还有县试、府试、院试等地方各级考试。

以及省级考试乡试,只有过了乡试的读书人,才有资格进入京城参加会试。

现在的科举,除了京城的会试,还有所有地方的考试,都会一起同步进行。

会试和地方的试题,又是完全不同。

考试开始前夕,朱允熥还能看到数不清的文书,不断送进来,给他汇报各种情况。

科举是一项,很重要的事情,下面那些文官对此极度重视,不断给朱允熥上奏汇报,或者提出建议。

“这几天的政务,基本都被科举充斥!”朱允熥不由得吐槽说道。

杨士奇笑道:“因为科举,除了是读书人的盛事,还是他们拉帮结派的一种手段,所以特别重视。”

朱允熥问道:“此话怎讲?”

杨士奇说道:“比如臣是江西人,那么江西的读书人,特别是比较有名气、有才华那些,进京之后首先会去拜访江西的官员,即使是臣也收到了几份拜帖。”

虽然他不是朝中重臣,但他是皇太孙殿下身边的人,有些时候比朝廷重臣的身份还重要。

有人会给杨士奇送拜帖,也是正常情况。

听了杨士奇的话,朱允熥便明白什么是拉帮结派。

每个不同地区的读书人,肯定都会找到那些,对应在宫中当官的官员抱大腿。

杨士奇又道:“这样做,除了是地方读书人报团,能在京城过得更好,而那些有名气有学问的读书人,还希望自己可以得到赏识,得到更好的成绩和名次。”

朱允熥可以理解,杨士奇的这一番话。

地方抱团,是正常现象。

虽说科举公平,但又不一定是完全公平。

杨士奇继续说道:“不过这种情况,南方的会比较多,北方的较少。”

朱允熥说道:“朝中的官员,南方的最多。”

杨士奇点头道:“是的!北方的读书人在以前被蒙古人杀得太多了。”

朱允熥寻思着问道:“你认为,科举会不会出现南方的太多了,而北方的一个都没有,从而传出闹剧的情况?南方认为北方不行,北方又会认为南方舞弊!”

杨士奇郑重道:“若是按照如今的趋势,长此以往,早晚会如此,殿下高瞻远瞩!”

对于朱允熥已经能想到这种可能,杨士奇佩服不已。

朱允熥只不过是对历史,有了提前的预知。

“如果发生这种情况,杨先生认为该如何?”朱允熥又问。

“北方读书人在学问方面,确实不如南方。”

“但北方并非没有能人,他们的文章以务实为主。”

“奈何阅卷的不喜欢务实,因为大部分的阅卷官员,都是来自南方。”

“他们的文章,重视词藻,其实也说不上偏私,只是标准不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90章打破规矩,才能重立规矩(第2/2页)

“要把南北标准变成一样,又不好处理,因为南人的文章确实写得更好,这样南人就会认为不公平,而要大闹。”

杨士奇把自己心里的想法,都说了出来。

朱允熥听完了,连连点头。

大明很大,东西南北,每个地方都不一样。

他们又喜欢,抱团取暖。

每个地方的,都是不一样。

要把这些调和起来,还没那么容易。

朱允熥问道:“南北分榜如何?”

“南北分榜?”

杨士奇听着心里在想:“也要有个分开的理由,如果没有任何理由,北人觉得殿下看不起他们,南人也会觉得殿下看不起他们,才做了这个分榜,有一种两边不讨好的感觉。”

这样听起来,又确实是个问题。

朱允熥说道:“唯有让他们闹起来,才有条件提出分榜。”

那些读书人,真不好安排。

让他们不满意了,他们还会发动整个读书人的群体,到处搞事闹事,他们最擅长的就是抹黑。

比如秦始皇的名声,差不多就是被他们抹黑,还有未来的雍正,其实没有那么不堪。

但是和读书人的群体不对头,就会被他们喷了再抹黑。

能够传到后世的历史典籍,全部是读书人写的,也只有他们,才有如此资格。

朱允熥觉得自己做得太过了,早晚也会被他们写成昏君。

杨士奇说道:“理论上是这样没错,不破不立,只要有人将其打破,才能重新立起其他规矩。”

即使他是南方文官,但也是如此认为的。

朱允熥沉默了。

要把这个科举做好,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背后要做的实在太多了。

杨士奇似乎明白,朱允熥现在心里怎么想,道:“如果想达到殿下想要的目的,真的只能让他们大闹一场。”

“一来可以借此机会,实现南北分榜,二来表明殿下重视科举,能在一定程度上,拉拢南方的官员,再把南方官员那些打算打破。”

朱允熥听了眼前一亮!

现在他的劣势,还在南方官员上面。

确实可以操作一下,让那些官员觉得自己在向他们示好。

再等到把事情闹大了,就能把这一份示好收回来,而朱允熥一直没有做错,所有的错都是他们犯的。

闹大起来了,朱允熥没办法,只能把南北分榜顺势提出来。

想法是很好的,但朱允熥也有顾虑,道:“万一事情闹得不可收拾,如何?这件事应该很不好做。”

杨士奇说道:“宝钞和丝绸布帛闹得那么大,殿下也做了!”

说的好像,也很有道理。

之前的宝钞事件同样比较严重,让朝廷的信用几乎完全被败光,最后不也没事,主要是他们在背后操作的技巧。

杨士奇躬身道:“臣只是提议,还请殿下慎重选择。”

毕竟这件事确实比较严重,杨士奇也不敢保证,可以承担起这个后果。

朱允熥说道:“杨先生,我选择了这个方法,接下来如何做呢?”

杨士奇说道:“很简单,暗示文官,让他们知道殿下对江南读书人的好,就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