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世子稳重点 > 第784章 窃玺调兵

世子稳重点 第784章 窃玺调兵

簡繁轉換
作者:贼眉鼠眼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13 14:47:27 来源:源1

第784章窃玺调兵

时至今日,赵孝骞可以拍着胸脯说,大宋如今的局面,自己居功甚伟。

这座江山,有他的血汗,历代大宋帝王没做到的事,他做到了,而且做得很不错。

大好局面来之不易,赵孝骞只会战战兢兢,继续完成自己的使命。

但他绝不充许赵信和赵似这俩货坐享其成。

老子率领将士袍泽们辛苦打下的江山地盘,你俩凭啥?就因为投胎技术好?

投胎技术再好,能顶我几颗子弹?

吩咐过陈守后,赵孝骞从银安殿离开,来到后院,将赵颢叫了出来。

赵颢也是熬了一夜,刚才正在补觉,一脸困意地打着呵欠。

「父王,该布局了。」赵孝骞缓缓道。

赵颢一愣,打到一半的呵欠生生止住:「这就开始了?」

赵孝骞沉着地点头:「是的,这就开始了。」

「骞儿,你向来主意正,第一步打算如何做?」

「孩儿以为,先造势。父王手下的人先把声势造出来,市井坊间传一句话出去,『立贤不立长赵颢点头:「这事儿不难,然后呢?」

赵孝骞冷笑:「然后,咱们恭请端王登基即位。在他即位的时候,给他来一记绝杀,逼太后当场废赵佶,另立新君。」

赵颢似已明悟:「朝野『立贤不立长」的呼声愈高,同时臣民也亲眼见证了所谓的『长」,根本不靠谱,立贤也就成了臣民唯一的选择,这时候就该有人提你的名字了。」

赵孝骞点头:「大致是如此,不过还要与太后,章,曾布等人商量好,大家可以利益交换,

章惊要的是新政继续推行,曾布要的是执宰政事堂,封爵恩荫子孙,他们要的都可以满足。」

「唯一的麻烦是太后,孩儿实在不知太后需要什麽,她那个位置,不缺权力,不缺钱财,对美色也没兴趣———」

赵颢突然神秘一笑:「太后那里,老夫帮你谈妥。」

赵孝骞有些惊讶道:「父王知道太后要什麽?」

「她要一个精壮的男人—为父虽然算不上精壮,但至少是个男人。」

赵孝骞震惊道:「你,你想作甚?」

赵颢不悦道:「你莫管,太后那里老夫可平之。」

「好吧,接下来,父王与殿前司,步军司,马军司等三衙的都指挥使试着接触一下,这等时节,不必吝啬钱财,王府的府库全搬空。」

赵颢肉疼不已,脸上的肥肉轻轻颤了一下:「你打算收买三衙指挥使,掌控宫禁?」

赵孝骞点头:「孩儿已准备调燕云大军南下,官家临终前说过,可乱宫闱,但不可乱天下,收买汴京的禁军指挥使,是代价最小,最平和的法子,我也不希望看到我大宋将士的内斗。」

赵颢一呆,惬地道:「官家他」

赵孝骞黯然叹息,道:「他什麽都知道,到死仍处在矛盾中,不知该阻止我,还是支持我。」

赵颢呆忙良久,也叹了口气:「这位官家—是个明君,我若为帝王,恐怕做得不如他。」

「他也是维护多年的心血和祖宗基业而已,不愿看到一个昏之君败了江山。端王和简王他都看不上,所以直到临终,他没有留下任何关于新君的遗诏。」

赵颢点头:「还有什麽需要老夫做的?」

赵孝骞想了想,道:「孩儿还需要兵部的一纸公文,至于枢密院那里,孩儿是枢密院副使,可以自己办妥。」

大宋对兵权看得极严,举凡调动兵马,需要官家,枢密院和兵部三者的公文,如今官家已逝,

枢密院和兵部的公文却少不得,不然种建中率军南下必然会遇到各地官府的阻拦。

赵颢闻言却毫不犹豫地道:「兵部的公文,老夫去办,两日内可办妥。」

赵孝骞惊讶地道:「父王在兵部有熟人?」

赵颢神秘一笑:「算不上熟人,一个侍郎而已,多年前养的一条狗,自己手脚不乾净被我拿捏了把柄,不敢不听话。」

赵孝骞好奇道:「朝堂里有多少人听命于父王?」

赵颢呵呵笑道:「不多,以后会给你惊喜的。」

赵孝骞忍不住朝他竖了竖大拇指,脱口赞道:「老奸巨猾!」

赵颢眯起了眼睛:「彼此彼此。」

父子对视,一脸的狼狐为奸。

做事要做全,面面俱到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

谋定后动,首先必须取得一些重要人物的支持。

赵孝骞这时候最想感谢一个人,那就是唐末的黄巢。

黄先生大义,一场起义杀尽了天下的世家门阀,从此中原王朝彻底摆脱了世家门阀的控制,科举渐盛,寒门崛起。

正因为此,赵孝骞走向皇位的路途少了天大的麻烦,

如果世家门阀还在的话,他恐怕根本不会有这个心思,太难了,比登天还难。

现在事情倒是相对比较简单,只要得到朝中重要人物,以及士商集团的支持,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

还有一小半无法解决的,他身后的军队会帮他解决。

在王府里补了一觉,只睡了两三个时辰,赵孝骞便醒了。

穿戴官服后,赵孝骞又匆匆出了门,直奔枢密院而去。

自从被赵煦封为枢密副使以来,赵孝骞还没来过枢密院应差,毕竟他当时没把这个官职当回事儿,赵煦驾崩之前,赵孝骞已下定决心在汴京当个闲散王爷,不然做事太积极太上进的话,恐又惹人猜忌。

到了枢密院,里面的官员不多,只有一些主事和文吏在忙。

其他的官员包括曾布在内,大多进了宫,为赵煦守灵哭丧去了。

赵孝骞走进枢密院,里面的官吏见到他都吃了一惊,没想到这位自从被封了副使一次都没来应差的殿下,今日却突然来了。

于是官吏们纷纷上前见礼,赵孝骞含笑与官吏们招呼。

走进枢密院正堂,堂内有禁军值守,赵孝骞一眼便见到堂内桌案上堆积如山的文书,以及笔墨砚台。

赵孝骞走到桌案前警了一眼,神情微微有些失望,他并未看到枢密院的印玺。

倒也合情合理,毕竟没人会把如此重要的东西就这麽轻描淡写仍在桌上不管不顾。

叫来一名值守的禁军将士,赵孝骞随口问了一句,禁军指了指后堂东侧的一间厢房,告诉他那是曾使相办差的屋子。

赵孝骞含笑谢过,起身负手不慌不忙地朝后堂去,走一段停下,四下观望,假装欣赏风景,

胜似闲庭信步,神情悠闲慵懒,像个无心于事业的纨公子随意闲逛。

枢密院后堂比前庭更安静,人更少。

非常时期,官吏大多进了宫,赵孝骞也是瞅准了这个时机才来的。

一路装模作样欣赏风景,不经意地来到曾布办公的屋外,赵孝骞推门,迅速张望了一番后,发现四下无人,于是飞快闪身进屋,然后悄悄关上房门。

进了屋子,赵孝骞到处搜寻,许久之后,终于在书架后面的一个暗格里发现了枢密院的印玺。

这是很重要的东西,曾布作为枢密使,自然不会随身携带,不然如果弄丢了,可就出大事了。

锁在家里也不合适,毕竟经常要用到。

赵孝骞简单猜测一番,便知十有**会在曾布办公的屋子里,结果真被他找到了。

赶紧坐下来,赵孝骞以枢密院的名义匆匆写就一份调兵公文,最后郑重地盖上枢密院印玺。

小心地将公文收起来,赵孝骞再将印玺放回原位,桌案也收拾乾净,抹除了痕迹,最后才悄悄地出了屋子。

也幸好大宋基本已经废除了虎符调兵制度,因为虎符调兵的漏洞实在太大,很容易被野心者利用,造成严重的后果。

所以在太祖立国后,大宋朝廷调兵基本只以皇帝,枢密院和兵部的公文为主,就连汴京两司三衙的统军将领,平日里也只有领兵权,没有调兵权。

简单的说,将领可以练兵,但如果想要派兵出大营办个什麽事,不好意思,没有调兵文书的话,你就算只派一个兵卒出营都不行,杀头的大罪。

长舒一口气后,赵孝骞继续负手而行,一副悠闲欣赏风景的样子,心理状态极强的他,居然还有闲心停下来,与遇到的官吏们闲聊家常,垂问公务。

一个时辰后,赵孝骞才意兴阑珊地离开了枢密院。

没人知道这一个时辰里,赵孝骞在枢密院干了什麽。

只有赵孝骞自己知道,他的自的达到了。

出了枢密院,赵孝骞进了延福宫。

宫里仍在举丧,赵煦的灵枢仍停在福宁殿,礼部尚书张沂正在主持丧仪。

触目所见,一片编素,赵孝骞也披戴孝带,走进了福宁殿。

福宁殿内跪满了朝臣,里面传出声嘶力竭的豪哭声,向太后面容憔悴,表情悲伤地坐在灵柩旁,不时抬手擦擦眼泪。

章惊和曾布则各跪在灵枢的前方,沉默地盯着赵煦的牌位发呆。

赵孝骞走进殿内,顿时引来许多人的注视,看看赵孝骞一步步向前,一直走到灵枢前,与章悍曾布并排跪下,朝臣们的表情各异,深深地看了看赵孝骞的背影后,垂头继续大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