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世子稳重点 > 第792章 试探拉扯

世子稳重点 第792章 试探拉扯

簡繁轉換
作者:贼眉鼠眼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06 03:13:39 来源:源1

第792章试探拉扯

官职高低不同,看待问题的格局自然也不同。

一个侍御史看问题,只能看到表面。

表面就是赵孝骞仗势欺人,凌虐宗室子弟,令皇族天家蒙羞。

章惇看到的却是这件事背后的种种复杂的牵扯,太后,端王,赵孝骞等各方的谋算和反应。

至于凌虐宗室子弟,呵,以赵孝骞的身份,这算事儿麽?

赵孝骞既然敢当众对简王出手,说明他有十足的把握,让这件事变得合理合法,至少不会伤及自身。

毕竟是简王先动的手,官司打到天边他都占了道理,怕啥?

「拎不清」说的就是李胜这种人,有空多操心一下国家大事不行吗?御史这些嘴官儿,就喜欢揪着满朝文武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不放。

章惇心中鄙夷,但表面的态度还是很和气,客客气气地打发了李胜。

李胜一脸荣幸地转身的那一刹,章惇的笑容立马从脸上消失。

上了马车,章惇匆匆赶到福宁殿。

丧仪已经进行了五日,再过两日丧仪结束,僧道的道场仍将继续。

七日丧仪后,赵煦的灵柩将被送出汴京,安葬在距离汴京三百多里外的西边永泰陵。

至此,赵煦这位皇帝便在世上彻底谢幕,唯有史书还能保留他的几分痕迹。

章惇赶到福宁殿,依旧按照礼部尚书张沂的安排,让他跪就跪,让他哭就哭。

不经意一瞥,距离章惇不远处,赵孝骞也身穿麻孝,恭敬地跪着,如同扯线木偶一般,被礼部尚书弄来弄去。

章惇有心与赵孝骞说点什麽,然而现在这场合实在不宜谈正事,只好压下了满腹的疑问。

丧仪进行了两个时辰,一个下午就这样过去了,章惇和群臣这才起身退出殿外。

章惇正打算与赵孝骞说话,谁料赵孝骞却主动走过来了。

「章相公,有件正事要说,还请章相公拨冗闻之。」赵孝骞严肃地道。

章惇含笑道:「子安尽管说。」

二人走到殿外一处僻静的地方,赵孝骞这才道:「我有件事要禀上政事堂,请章相公参详处置。」

「何事如此严重?」

赵孝骞正视章惇的眼睛,一字一字缓缓道:「经皇城司查实,简王赵似前夜针对我楚王府纵火,此案所涉者,不止简王一人,实是简王府属官,和一众投靠简王的朝臣共谋。」

说着赵孝骞好整以暇地从怀里掏出一份名单递给章惇。

章惇神情震惊,倒吸了一口凉气,瞬间便明白过来赵孝骞要干什麽了。

这年轻人,下手是真狠啊,借这麽一桩案子,不仅把简王扳倒了,就连他的党羽也打算一并收拾,不留一点后患。

至于赵孝骞刚才所说「一众朝臣共谋」,章惇简直半个字都不信。

拜托大家讲讲道理,就这麽一桩简简单单的纵火案,扔个火把的事儿,简王有必要跟他的党羽如此郑重其事地商议共谋吗?

这简直是在侮辱他这个当朝宰相的智商。

接过赵孝骞递来的名单,章惇根本懒得看,只是淡淡地道:「名单上涉案者多少人?」

「共计十二名朝臣,官职最高者,吏部侍郎,最低者,度支司主事。」赵孝骞笑吟吟地道。

章惇似笑非笑地看着他:「子安这是打算把简王的势力斩草除根了?」

赵孝骞笑了笑:「事情既然做了,那就做绝,总不能留几个后患潜伏在朝堂,等着时机给我背后捅一刀吧?这麽狗血的事,绝不能发生在我身上。」

章惇展开名单淡淡地扫了一眼,叹道:「看来简王这些年是真的很老实本分,根本没有拉拢过多少朝臣,这麽多年了,党羽才十二个,啧!」

赵孝骞眨眨眼:「算上章相公,十三个。」

章惇悚然一惊,急忙道:「老夫可不是他的党羽,子安莫冤我!」

赵孝骞一脸茫然状:「章相公不是支持简王即位吗?」

提起这事儿,章惇气不打一处来,怒道:「你还好意思说!你把简王扳倒了,倒把老夫的后路断了,事前也不与老夫商量,现在端王恨上老夫,简王又没指望,你教老夫如何是好?」

赵孝骞冷笑:「简王朝我家纵火前,跟你商量了吗?」

章惇顿时语滞。

赵孝骞做人很随和,你跟我好好讲道理,我也跟你讲道理。

你若是胡搅蛮缠,我就直接扇**兜,主打一个同频同振。

简王已经倒了,章惇犯不着为他喊冤,他关心的是另一件事,但这件事现在说出来,委实有些诛心。

「简王的事就此作罢,大行皇帝七日丧仪将过,朝堂马上要商议新君人选,不知子安有何想法?」章惇很含蓄地问道。

赵孝骞又眨了眨眼:「想法?我年纪轻轻,德不高望不重的,新君人选自然听太后和章相公的。」

章惇苦笑道:「子安,都这般时候了,你何必还耍滑头,就不能跟老夫说句实话吗?」

赵孝骞笑道:「章相公何必着急,你终归会知道答案的。」

章惇咬了咬牙,低声试探道:「子安……上次在福宁殿外跟老夫说的话,是真的吗?」

赵孝骞茫然道:「什麽话?」

「你说……你若有争位之意,问我胜算几何。」

赵孝骞愣了一下,接着哂然一笑:「一时玩笑话,当不得真的,没想到章相公居然记得。」

章惇挑眉:「真是玩笑话?」

赵孝骞认真脸:「真是。」

章惇呵呵一笑,也不说什麽,只是指了指他,摇头一叹。

这小狐狸实在太油滑了,章惇觉得自己恐怕从他嘴里掏不出真正的答案。

很明显,章惇还没取得赵孝骞的信任,这种要命的话题,他是肯定不会轻易挖心掏肺说出来的。

「子安既然不承认,老夫自然不便多说什麽,如果子安哪天觉得需要老夫帮忙,尽管开口,老夫愿与你细聊。」

章惇意味深长地留下这句话后,转身扬长而去。

…………

燕云,幽州城外,宋军大营。

接连数日,宋军大营收到了来自汴京的两个消息。

第一个消息是河北西路经略安抚使陈松龄收到的,那是来自朝廷的噩耗。

官家驾崩!

消息传来,全军皆恸,十万甲士换上缟素,天地一片雪白。

陈松龄领着军中诸将,面朝汴京三拜,众将痛哭流涕,大营帅帐内供上了赵煦的牌位,陈松龄每日对着牌位痛哭不已,只道天恩未报,圣人已逝。

其馀的诸将如种建中,宗泽等,自然也是非常悲痛的,但没到陈松龄这个程度。

所谓皇帝,所谓朝廷,其实在这些普通将领心中,不过是一个遥远的象徵符号,他们大多没见过官家,更没深刻感受到所谓的「天恩」。

他们的官职,荣华富贵,都是自己一刀一枪拼出来的,如果一定要说恩惠,将领们唯一能认的只有赵孝骞。

毕竟赵孝骞曾经与他们朝夕相处,而且他们立功后的升迁晋官,也是赵孝骞亲自报上朝廷,至于钱财,赵孝骞更是默许他们自行劫掠,自行落袋。

在这些直爽的武将心中,这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恩惠。也只有赵孝骞与他们同生死,共富贵,把将士们当自家兄弟,他才得到将士们的真心拥戴,为此甚至不惜跟着他干掉脑袋的大事。

而汴京皇宫里的那位高高在上的官家,大多数人连他什麽模样都不清楚,所以皇帝大行,将领们的悲痛反倒是做戏的成分比较多。

不管将领们心中是怎样的想法,但表现出来的悲痛还是很真诚的。

官家驾崩的消息传到大营的两日后,种建中收到了另一个消息,这个消息是密报,由楚王府的心腹亲信送来的,那是赵孝骞的一道命令。

控制陈松龄,夺回燕云兵权,准备动手争皇位。

种建中收到消息后,顿时露出欣喜之色。

殿下终于决定发动了!

千古难逢的良机,事若成,燕云诸将世代王侯,事若不成,与殿下共生死罢了。

收到赵孝骞密信的当天晚上,种建中便悄悄着急了宗泽,狄谘,折可适等亲信将领,聚在大营一座不起眼的偏僻营帐内议事。

营帐内,种建中将赵孝骞的密信递给众将传阅,众将仔细看过后,种建中将密信揉成一团,塞进嘴里,嚼巴几下便吞进了肚。

「殿下终于要发动了,这一天老子可等太久了!」折可适兴奋地搓手道。

种建中瞥了他一眼,道:「折家世代忠良,你这样子可不合适。」

折可适不解地道:「我难道不是忠良?殿下也姓赵,他也是赵家的子孙,咱们帮殿下夺了皇位,这座江山依然还是姓赵的,我等不过拥戴赵氏子孙的其中一人罢了,哪里不合适?」

旁边的狄谘笑道:「这话没错,我狄家也是世代忠良,可拥戴赵家子孙的其中之一,倒也算不得谋逆。」

道理一讲就通,仔细品味一下,没毛病。

同样在座的宗泽倒也没什麽豪言壮语,只是淡淡地道:「我有今日,皆拜殿下所赐,殿下要我做什麽,我便跟着做。」

见在座众将都表了态,种建中点了点头。

「殿下的密信你们都看过了,现在咱们要做的,首先是控制陈松龄,把兵权夺回来,燕云十万将士是殿下的底气,兵权不能落在外人手上。」

折可适大大咧咧地道:「这个容易,稍后我便带上百名亲卫,子夜冲进帅帐,把陈松龄解决了便是。」

种建中立马摇头:「陈松龄不能杀,如若杀了一军主帅,咱们可就真成谋逆了,性质很严重……」

说着种建中狠狠瞪了折可适一眼,道:「你这猪脑子能不能想点事?遇事就只知道挥刀杀人,你是太岁转世麽?」

折可适讪讪一笑:「好好,末将闭嘴,听你们的,你们商量妥当告诉我,我照着办便是。」

狄谘缓缓道:「陈松龄既然不能死,那就把他关押起来,派人日夜看守,而我们,则点齐兵马准备南下,进京勤王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