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世子稳重点 > 第801章 青萍之交

世子稳重点 第801章 青萍之交

簡繁轉換
作者:贼眉鼠眼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06 03:13:39 来源:源1

第801章青萍之交

没人知道,这天黄昏运进汴京城的是个什麽东西,这个时代的人都没见过如此奇怪的物件。

都头看到的不过是其中的一个部件,若将它与别的东西组装起来,会组成一个威力极其恐怖的大杀器,那时它的出现,带给这个时代的震撼,将不逊于燧发枪。

汴京的各大官署仍在忙着筹办新君登基大典,尽管礼部要求简朴低调,可它终究是大宋皇帝的登基仪式,再怎麽简朴低调,排场也足够隆重。

政事堂的新君登基大典布告刚发下去,首先收到消息的京畿地区州府官员立马便呈上了拥戴奏疏,奏疏的内容无非是表忠心。

与此同时,进京述职的官员也莫名多了起来,地方官员们一窝蜂进了汴京,然后上下串联活动,想方设法与政事堂吏部的官员扯上关系,以探风声。

王朝更迭,新旧交替,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一朝天子一朝臣,每当王朝新君即立,

作为被动方的朝臣们总是特别志芯的,他们害怕被更换,被贬调,被卷进朝堂的**。

由此汴京这两日出现了奇怪的现象,大街上穿着官服的官员竟比百姓还多,放眼望去,满大街的绿袍青袍紫袍,戴着双长翅官帽,无论认不认识,见面便客客气气长揖问好。

至于政事堂和吏部的官署外,更是人山人海,聚集着许多地方官员,各地的知州知府,转运使,观察使,防御使各种使。

因为端王赵信即将登基,汴京城空前热闹起来。

楚王府内,赵颢父子的节奏也加快了。

这几日,赵颢忙着与殿前司都指挥使刘卯联络感情,二人联络感情的方式就是逛青楼,进勾栏,吃喝玩乐一条龙。

刘卯确实是个老油子,比赵颢还油。

吃干抹净,拍拍屁股就走,赵颢几番试探,刘卯就是不接茬儿,对赵颢送上的重礼照单全收,但什麽都不承诺,不负责。

两日下来,赵颢大约损失了几万贯,刘卯却仍然滑不溜秋拿捏不住,赵颢都快生出杀心了,感觉自己真被当成了大兔种,纯的。

傍晚,赵孝骞出了楚王府,来到繁华的州桥,在勾栏院里坐了一会儿,意兴阑珊地听了一会儿说书。

说书先生的故事已更新了,故事的主角已不再是赵孝骞,而是端王赵信。

可以理解,毕竟嘴上讨生活的人要紧跟时事热点,最近汴京最红的人当然是端王赵信。

故事编得有点离谱,也不知是不是赵信暗中授意民间造势,从出生时的异象说起,什麽满室兰芝芬芳,天空划过七色彩虹,屋子里的乐器铮铮作响。

总之各种奇怪的现象,搞得跟仙人下凡似的,夸张得很。

然后又说赵信从小到大的奇人奇事,编的故事重点突出赵信的才华和品德,什麽字画双绝,什麽君子温良,什麽天命所归等等。

赵孝骞越听越不耐烦,说得这麽厉害,有没有人知道你们嘴里议论的主角,其实是个亡国之君?

真让这货登基了,百姓就知道日子多难过了,亡国奴的滋味儿想尝尝吗?

当然,今时不同往日,赵孝骞的出现,大宋国势已变,它已没那麽脆弱了,赵信这个败家子再怎麽折腾,或许大宋也不会轻易亡国。

但这果子是谁种下的?轮得到这败家子来摘麽?

听得气不顺,赵孝骞便起身离开勾栏院。

既然来了州桥,赵孝骞索性钻进路边的巷子,敲开了张小乙的家门。

开门的正是张小乙,打开门的刹那,张小乙吃了一惊:「子安?你怎麽来了?」

赵孝骞咧嘴一笑:「饿了,寻口饭吃,你家婆娘蒸的鱼不错,快让她去做,顺便弄坛好酒来。」

说着赵孝骞抬脚便进,径自走到院子里,恭敬地跟张小乙那瞎眼的老娘长揖一礼,寒暄了几句,然后坐在院子的葡萄架下,安心等着张小乙的婆娘上菜。

从进门到坐下,赵孝骞一点也没拿自己当外人,张小乙和家人也不介意,反倒是笑吟吟的,全家都忙活起来。

赵孝骞翘着二郎腿,满足地阖上眼。

真是奇怪,进了张小乙家的院子,他这两日焦躁不安的心情却神奇地安定下来,变得淡然如水。

张小乙的婆娘很内向,局促地朝赵孝骞行了一礼,便钻进厨房不敢出来。

菜倒是上得很快,没过一会儿,一条蒸鱼便热腾腾端上桌,酒坛也摆在桌上了。

揭开酒坛的泥封,赵孝骞给自己和张小乙斟满,二人没有半句废话,仰头便干。

酒过三巡,张小乙道:「子安心情不好?」

「还行,就是缺个朋友聊天,所以找你来了。」

张小乙嘴角一勾,心中流过一股暖意。

平淡朴实的一句话,但这句「朋友」却尤显珍贵,张小乙几乎有一种双手捧着这个字眼儿的冲动。

「听说新君要登基了,竟然是端王赵佶,我记得你与端王之间——.」张小乙欲言又止,道:「是因为这件事闹心吗?」

赵孝骞嗯了一声,道:「差不多吧。」

张小乙皱眉:「赵佶与你有怨,他若登基,你—

赵孝骞淡淡地道:「无妨,还没到尘埃落定的时候,笑到最后的人才是胜利者。」

这话信息量很大,张小乙当即双眼一亮:「你莫非」

「喝酒,少说废话。」赵孝骞端杯就干。

张小乙陪着他饮尽,道:「我曾经在端王府埋下眼线,一个是幕僚,一个杂役,子安若需要我做什麽,尽管吩咐。」

赵孝骞仍是没精打采地嗯了一声,举筷挟了一口蒸鱼入嘴,随即两眼一亮,终于打起了几分精神,赞道:「不得不说,你家婆娘这道蒸鱼的手艺已臻入化境了,我如此挑嘴的人都赞不绝口。」

张小乙哈哈一笑,笑容满是矜持的得意:「有那麽好吃吗?一般般而已,我天天都吃,倒是吃腻了。」

赵孝骞警了他一眼:「不够你得瑟的。」

张小乙扭头吆喝了一嗓子:「娘子,再做一条蒸鱼,子安夸你呢。」

厨房内传来怯怯的应声,然后便听到里面忙活起来。

而张小乙则坐在桌边,自斟了一杯,浅浅地啜了一口酒,眼晴微微眯起,脸上却露出悠然甜蜜的微笑。

赵孝骞冷眼看着,不知为何突然有点嫉妒张小乙。

既怕朋友吃不起饭,又怕朋友天天吃蒸鱼·—

「子安,说真的,我想为你做点什麽。」张小乙的神情变得很认真,盯着他的眼睛道:「我不懂朝堂的事,但也能察觉出气氛有点不对,到底哪里不对,我也说不上来。」

「我不知如何帮你,但我想帮你。所以你不要跟我客气,我如今的一切都是你给的,

我总得为你做点什麽。」

「赵信将要登基,他若当了皇帝,想必你的日子不好过,这时候你必须做点什麽,也必须让我为你做点什麽。

这番话很真挚,张小乙说的时候神情严肃认真,赵孝骞知道他说的不是客气话,他是真想为自己做点什麽,只是碍于他的阶层太低,不知道该做什麽。

赵孝骞心中一阵温暖,眼前这位,是真正可以交心交命的朋友,他与张小乙的交情没有掺杂丝毫杂质。

赵孝骞当然需要帮助,可他实在不忍心破坏张小乙如今甜蜜幸福的生活,他也很害怕把张小乙牵扯进那吃人的漩涡里,他更不想毁了张小乙现在的生活。

「不必了,好好陪我喝顿酒,让你婆娘多蒸条鱼,我就满足了。」赵孝骞端杯淡淡地道。

自己的恳求被拒绝,张小乙有些失望,只好端杯饮尽。

一旁久不出声的瞎眼老娘却突然道:「殿下——」

赵孝骞一,急忙放下酒杯,以晚辈的姿态起身恭敬地道:「老夫人请说。」

瞎眼老娘睁着浑浊翻白的眼晴,淡淡地道:「殿下是大人物,老身不过是一市并愚妇而已,我儿也是出身低贱,上不得台面,殿下能与我儿小乙折节屈尊相交,是我全家的荣幸—....」

「老夫人此言差矣.」赵孝骞刚要解释,却被瞎眼老娘打断。

「殿下真心拿小乙当朋友,小乙当然也是真心拿殿下当朋友,朋友之间不是吃吃喝喝,是要患难与共,老身虽不懂军国大事,刚才却也听出了味道,殿下怕是处境不妙了。」

「这般时节,正是需要朋友倾力帮忙之时,小乙虽只是市井闲汉,但城狐社鼠亦有通天遁地之能。」

「殿下有需要小乙帮忙的地方,尽管开口,我全家承殿下恩惠重矣,若祸福不能与共,小乙将来有何面目自称是殿下的朋友?我全家平白承了殿下这些年的恩惠,算不算知恩不报的小人?」

一番话说得有理有据,赵孝骞震惊地看着瞎眼老娘。

这位老妇说话的气度,语气,以及清晰的条理,赵孝骞简直不敢置信,这是市并妇人能说得出来的话?

沉默良久,赵孝骞凑到张小乙耳边轻声道:「你再说一遍,当年你们娘儿俩是从北方逃荒过来的?」

张小乙莫名其妙点头:「没错,咋了?」

「你家祖上是何来历?」

「呢,我娘说好像在前周之时,祖上当过官儿,但那都是百多年前的事了,我娘不让我说。」

赵孝骞深深地看了瞎眼老娘一眼,这妇人,应该是个有故事的人。

瞎眼老娘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赵孝骞再跟张小乙客气,未免太虚伪了。

于是赵孝骞定了定神,道:「小乙,你在汴京市井声望如何?能说得上话吗?」

说到他的强项,张小乙不自觉地挺起了胸,就跟刚才炫耀他婆娘一样,脸上露出矜持的得意之色。

「别的不敢说,整个汴京市井的闲汉泼皮,还有集市的许多商人,商铺等等,见了我都要称一声『小乙哥哥』,我在市并里说话还是有一点分量的,各方朋友都能给个面子。」

「嗯,那麽,你帮我个忙—」

「你尽管说。」张小乙露出兴奋之色。

「我需要你在市井散播传闻,制造舆论,造出声势,能办到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