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世子稳重点 > 第932章 架空相权

世子稳重点 第932章 架空相权

簡繁轉換
作者:贼眉鼠眼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16 04:45:12 来源:源1

第932章架空相权

随着蔡京入政事堂参政,宰相章惇意识到,自己的职业危机爆发了。

虽然蔡京还只是门下侍郎,可许多事情是有预兆的。

最近这些日子,因为新政的种种事,章惇与官家闹得并不愉快,二人的政见明显不合,都想按自己的想法来施行。

这种矛盾不是两人坐在一起喝顿酒,聊聊心里话就能解决的,这是对国家未来战略国策上的根本分歧,完全无法调和。

赵孝骞要的是快刀斩乱麻,一手握真理,一手握刀兵,赶在一两年内让大宋的新政正式形成立法,然后雷厉风行地推行下去,地方官员不从便换人,地方豪强地主不从,就杀人。

章悼要的是治大国如烹小鲜,用和风细雨的方式慢慢推行新政,争取做到既能顾及天下官员权贵豪强的利益,又能让百姓受惠。

所以在方田均税法,监察府设立等诸多方面,章惇一直都是反对态度,他觉得赵孝骞的方式太激进,容易激化国内的矛盾,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甚至动摇大宋社稷。

赵孝骞认为章惇的方式太贪心,也太天真。

各方阶层的利益都想顾及到,这世上哪有那麽多两全其美的事?

豪强地主和农民百姓,本身就是两个完全对立的阶层,两者的利益永远是冲突的,再完美的新政也不可能让双方都受益,弄不好可能会把双方都得罪。

赵孝寒的抉择是二选一,他选择站在农民百姓这一边,维护他们的利益。

至于地主豪强,新政并没有逼得他们活不下去,只不过要求他们老实本分地纳税,不准隐瞒田亩数量,如果做不到,活该被朝廷问罪抄家。

皇帝与宰相的分歧,就在于此。

既然彼此无法说服对方,赵孝骞只好选择最简单的方式,换相。

尽管赵孝骞没有明说,但章惇还是察觉到了赵孝骞的意图。

蔡京被任为门下侍郎,入政事堂参政,这件事赵孝骞根本没跟章悼商量过,而是直接下旨任命,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强烈的信号。

政事堂内,章惇眯眼打量着蔡京,尽管心中震惊惶恐,但他的眼神却看不出喜怒。

蔡京站在章惇面前,一脸恭敬的笑意,对他行下官之礼。

「呵呵,老夫没想到,元长也入政事堂了,官家慧眼识珠,有识人之明,从今以后,你我便是政事堂的同僚了。」章惇微笑捋须道。

「下官能在章相公面前每日恭聆宝训,实是三生有幸,以后还请章相公多多照拂,下官若有行差言错之时,也请章相公宽宥一二。」蔡京恭敬地道。

章惇呵呵一笑,道:「好说,好说。既然元长已入政事堂,那麽便开始办差吧,政事堂诸公皆有分工,元长初来,先熟悉一下诸事,注意多留意一下来自大宋各路的水情涝灾。「

「老夫打算将大宋治理江河之事分配给你,如今已是入冬,黄河段正宜开工修堤,一应钱款工料事宜——」

话还没说完,蔡京却神情忐忑地道:「章相公恕罪,下官就任之前,官家已对下官有了安排—」

章惇一顿,皱眉望向他:「官家所嘱何事?」

蔡京没有看章惇的表情,只是垂头平静地道:「官家令下官上任后,首先解决石仲先自尽一事,三法司与皇城司,监察府等诸署配合下官查实此案,给官家和天下臣民一个交代。」

章惇心中猛地一沉。

官家的旨意,再一次绕开了他这个宰相。

直接任命,直接交代差事,完全不跟他这个宰相商量,连声招呼都没打。

蔡京这话说完,政事堂内许多人的目光纷纷看过来,目光集中在二人身上,尤其是盯着章惇的神色。

此时此刻,就连外人也察觉到了不对劲。

官家这操作可太反常了,尽管任命门下侍郎,交代蔡京差事等,没有一个字涉及到章惇,可宰相们还是从官家的旨意里感受到了他对章惇的冷漠。

宰相们都是人老成精的老狐狸,能混到入政事堂参政的地位,做人做官的本事自然不一般,政治嗅觉更是人类顶尖。

此时,一个可怕的信号渐渐开始出现在宰相们的脑海里。

官家或许已有罢相的念头,政事堂要变天了!

蔡京任门下侍郎入政事堂,恐怕没那麽简单,这不是单纯的人事调动,或许蔡京极有可能取章惇而代之。

众人的眼神立马变了,纷纷盯着章惇的表情。

章惇的脸色也是变了又变,他当然更早察觉到不对,可此时他不能表现出丝毫慌乱,毕竟一国宰相,基本的喜怒不形于色的涵养必须要有。

于是章惇捋须淡淡一笑,道:「既然官家对元长已有安排,那么元长先办官家交代的事,—.

石仲先自尽一事,朝野影响很恶劣,愿元长慎重认真查实。」

蔡京笑吟吟地躬身:「是,下官谨遵章相公吩咐。」

政事堂再次安静下来,表面上大家都忙着处理朝政,批阅奏疏,可实际上每个人都不时抬眼瞥向章惇。

章惇坐在堂内首位,他的面前是堆积如山的奏疏,章惇提笔盯着面前的奏疏,却一个字都看不进去,毛笔蘸墨悬停在奏疏上方许久,直到一滴浓浓的墨汁滴在奏疏上,浸染成一团难看的墨渍。

章惇一惊,终干回过神,慌忙擦拭奏疏上的墨渍。

他的表情和动作,被政事堂所有人看在眼里,众人面面相觑,眼神无声地交流。

赵孝骞穿着便服,手里抱着越来越顽皮的赵昊,父子俩再次出现在张小乙的家门外。

看到熟悉的地方,赵昊兴奋起来,指着紧闭的大门嗷嗷叫。

「鱼鱼!吃鱼鱼!」

赵孝骞捏了捏他的小脸蛋,道:「你特麽就记得吃,你这个年纪——啊!最重要的任务是啥?

是削习!」

赵昊眨着清澈的大眼,懵懂地看着他。

赵孝骞无奈叹了口气,道:「好吧,削习的事不急,过两年再说,你就珍惜现在无忧无虑的日子吧,再过两年,每天做不完的作业,上不完的兴趣班,耳边还有父母和老师辅导作业时怒其不争歇斯底里的嘶吼——啧!「

身后的郑春和默默地听着,脸颊不由一阵抽搐。

半晌,郑春和终于忍不住道:「官家,小皇子的学业——没那麽残酷,将来为小皇子开蒙的定是当世大儒,他们纵是严厉,但断不会对小皇子如此无礼—..」

赵孝骞瞥了他一眼,道:「一千年以后的小孩子都是这麽过来的,朕的儿子不能过得太舒服,也该让他尝尝半夜抹着眼泪赶作业的滋味.」

正说着,大门开了。

张小乙那张熟悉的脸出现在众人面前。

赵昊认出了他,当即便兴奋地手脚乱蹬:「小乙叔,小乙叔!吃鱼鱼,吃鱼鱼!」

张小乙看到赵昊后,眼神里也浮起了笑意,伸手接过赵昊,手指逗弄他肥肥的小下巴。

「好,吃鱼,让你婶娘给你做鱼。」

众人入内,赵孝骞坐在院子的葡萄架下,看着架子上枯黄的葡萄藤蔓,赵孝骞啧了一声,道:「开春多种点葡萄,明年夏天坐在葡萄绿荫下乘凉,抬手就能摘到葡萄,那滋味——.」

「开春后我给你弄点葡萄种子,咱选个品种好的,你家今年的葡萄不大行,入口有点酸。」

然后赵孝骞扭头对郑春和道:「老郑,记着这事儿,回头找找西域胡商,弄点优良的葡萄种子给小乙。」

郑春和急忙恭声应了。

张小乙也没说谢,二人的交情,这点小事没必要客气。

吩咐婆娘出去买鱼后,张小乙坐在赵孝骞的对面,看着赵昊满院子追鸡狗,不由露出宠溺的笑容。

扭头看着赵孝骞,张小乙的表情突然变得严肃起来。

「这几日汴京城很热闹,户部侍郎石仲先自尽于宫门,市井里好像也有人在暗暗煽动百姓的情绪,传言都说官家昏庸残暴,一意孤行,不纳良谏,忠臣不得已而死谏..」

「老实说,市井百姓已有不少人受了传言蛊惑,对你的评价已经有点难听了。」

赵孝骞表情平淡,而且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仍然抬头打量着葡萄架子,仿佛在他眼里,张小乙家的葡萄都比市井的传言更有吸引力。

「..你说如果把你家门前这块地徵收了,然后把外面那些房子推平,让工部匠人挖个池塘,里面养上鱼,啧啧!」

赵孝骞一脸憧憬道:「如此一来,你家婆娘做蒸鱼就不必去外面买了,我和儿子想吃鱼,随时到随时吃,顺便我还能坐在池塘边钓鱼。「

「对了,池塘要正好开在葡萄架子旁,夏天坐在葡萄绿荫下,一手摘葡萄,一手握钓竿,那滋味!——摘葡萄加钓鱼,老郑,你说这事儿有没有搞头?」

郑春和怎麽可能反对,官家要把天捅个窟窿,他都无条件帮官家搭梯子,递竹竿儿。

「有搞头,当然有搞头!官家若有意,奴婢这就将工部官员请来。」郑春和毫无原则地道。

张小乙一脸无奈:「子安兄!你认真点。出了这麽大的事,你不急吗?」

赵孝骞一怔,神情突然浮起几分恍惚。

似乎很久没听人叫自己「子安兄」了。

唯有这位平民朋友,还是用以前的称呼,因为他对自己无所求,所以他的眼里只有朋友,没有皇帝。

沉默良久,赵孝骞突然道:「小乙,你说,我得罪那麽多人,拼命推行方田均税法,到底做错了吗?」

张小乙疑惑地摇摇头:「我大字不识几个,更不懂什麽方田均税法,我只知道,民间的百姓也和我一样什麽都不懂,他们听风便是雨,别人造什麽谣,他们便跟着造,事越传越广,话越说越难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