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 > 第416章 北方变局

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 第416章 北方变局

簡繁轉換
作者:花开花花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30 03:10:27 来源:源1

第416章北方变局(第1/2页)

新帝登基,封赏群臣。

在杨林的主持之下,朝廷已经恢复了秩序,最起码江都一带已经恢复稳定,百姓终于是能够安定下来。

然而,不等杨林颁布诏令,安抚天下大臣时,一道消息却是突然传来。

此刻,在府衙之中。

杨林坐在首位之上,其他马展等人皆在此处,他们无疑是这个新朝廷的核心。

只见杨林的目光,尽数落在眼前的急报之上,神色稍显凝重。

他缓缓抬头,看向马展等人,沉声道:

“李渊实在是太放肆了,本王真是没想到,他如此肆意妄为,竟敢起兵作乱,领兵杀入关中之地,裹挟皇孙。

本王尚在,他以为假意扶持皇孙登基,就能遮掩他造反的本质吗?”

杨林显得有些愤怒,此前他并没有料到李渊会兴兵作乱,恐怕之前的杨广,也没有想到李渊如此胆大妄为。

按照杨林得到的消息,就在杨广被宇文化及逼死后不久,李渊便是采取了行动。

他以太原为根基,直接勾连并州、凉州兵马,就连原本统领大军在前线的邱瑞,亦是猝不及防,直接被李渊给囚禁了。

而后,李渊调遣大军,一鼓作气杀入关中。关内守军并没有太多防范,再加上李渊一方确实兵强马壮,完全抵挡不住。

转眼间,李渊不但进入关中之地,而且拿下了大兴城,将留在大兴城的皇孙杨侑立为大隋新君。

因为李渊动作极快,再加上杨广驾崩之后,天下纷扰,以及杨林被宇文成都困在枣阳城很长时间,他此前并未得到消息。

直到现在,杨林才真正了解到李渊的所作所为,以及关中发生的变故。

对于杨林来说,他找到杨杲,建立新朝廷,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他已经可以预想到,未来大隋再度崛起,天下恢复安定的场景。

但李渊的所作所为,令这天下充满变数,也会让乱世进一步蔓延下去。

在杨林之下首位,马展对此事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他早就料到,李渊不会甘于寂寞的。

虽然马展改变了很多东西,但这世界依旧会想方设法,朝着原有轨迹发展,除非马展将这一切彻底改变。

让这个世界,没有了原本的任何痕迹,这种变化才不会发生。

在杨广死后,天下陷入短暂的真空期,李渊野心勃勃,抓住这个机会作乱,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再加上杨广先前让李渊领兵平定凉并叛乱,这一路上让李渊积累了不俗的威望,也让他能够在军中安插自己的人手。

所以李渊动手时,才能一呼百应,将凉并二州的力量整合到一起。

杨林以及马展,如今都在江南,北方无人钳制,留守的大将同样预想不到,李渊会突然采取行动。

这才过去一个多月时间,关中之地就已经尽数丢失,北方再度乱成一锅粥。

想到此处,马展正色说道:

“启禀父王,李渊此人,本就野心勃勃,先前儿臣领兵平定河北反贼,李子通等人不知所踪,此事恐怕就和李渊有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16章北方变局(第2/2页)

而且,儿臣也听说了一些消息,那就是李渊幼子李元霸,乃是天赋异禀,虽然小小年纪,但实力却非同小可。

再加上他整合二州兵马,兴兵作乱,意图争霸天下,其实再正常不过。”

杨林点了点头,他轻叹一声,将有些烦乱的情绪给压了下去。

越是在这关键时刻,就越不能自乱阵脚,杨林是当今大隋的中流砥柱,他必须冷静下来,做出最明智的决断。

并且,虽说李渊作乱有些麻烦,但事情还没到最糟糕的程度。

因为马展还在杨林身边,这就是他最大的倚仗。

只要马展没有造反,杨林相信,平定叛乱只是迟早的事情。李渊之子天赋再强,还能和马展相提并论?

只是要多耗费一些时间罢了。

很快,杨林郑重道:

“虽然这急报之中,并未确定李渊下一步行动,但以本王预料,李渊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拿下关中之后,他肯定会继续进军。

如果展儿你方才猜的没错,李子通等人都投奔了李渊,很有可能,李渊就会趁机对河北之地动手。

毕竟,李子通在寿州经营多年,底蕴深厚,哪怕他战败逃走,但影响力尚未消失,能够助李渊更快拿下河北。

当然了,除了河北之外,洛阳恐怕也不安全了,李渊若是从关中东出,便可直抵洛阳,横扫中原之地。

要是让李渊奸计得逞,恐怕整个北方,都要落入他掌控之中,这可就有些麻烦了。”

讲到此处,杨林脸上流露出几分忧虑之色。哪怕他对马展的实力有信心,但李渊一旦稳定北方,麻烦同样不小。

到那时候,杨林想要重振大隋,就只能正面打过去了,一场场大战下来,大隋必然遭受重创,无数百姓殒命在战场上。

众太保听得杨林之言,同样是眉头紧蹙,大太保罗方不由得说道:

“父王,既然北方局势如此紧张,那我等理应尽快出兵北上,以免李渊当真席卷北方,稳定局面。”

罗方这般想法,倒也没什么问题。

虽然南方尚未平定,但北方的李渊显然威胁更大,若是他们在江南耽搁了太久,给了李渊可乘之机,那就麻烦了。

杨林同样认真思索,但他并没有直接做出决定,而是征询马展意见,问道:

“展儿,你觉得应当如何应对?”

既然杨林主动询问,马展并未遮遮掩掩,他捋了捋思绪,沉声道:

“启禀父王,儿臣反而觉得,如今首要之事是尽快平定江南,将各路反贼镇压,再北上应对李渊不迟。

虽然江南反贼确实微不足道,但我们却要考虑到,如果他们和李渊勾结,在后方作乱,岂不是后患无穷?”

讲到此处,马展与杨林对视道:

“当然了,儿臣想先剿灭江南反贼,也是因为儿臣有信心,就算李渊当真大举来袭,欲要杀入河北,也不可能得偿所愿。

对于此事,儿臣并非没有准备,如今永年兄他们,都在河北镇守,不说击败反贼,但固守城池,绝对不是难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