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 > 第444章 先登抢关

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 第444章 先登抢关

簡繁轉換
作者:花开花花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0 03:25:13 来源:源1

第444章先登抢关(第1/2页)

面对马展的询问,秦琼很快站出来说道:

“十二哥,我觉得北平王言之有理,纵然那李元霸天生神力,但终究是**凡胎,没死已经算是命大,岂能安然无恙?

尤其是这些天来,我军屡次攻城,却不见李元霸踪影。与其这样等下去,倒不如试探一番,看看敌军虚实。

若是李元霸重伤不起,那接下来,我们便可顺势攻取潼关,杀入关中。”

在秦琼开口后,又有数员大将表明态度。

机会就在眼前,如果他们什么都不做,终究是有些不甘心。

话都说到这份上,马展很快做出决断,他往潼关方向看了一眼,缓缓点头道:

“既然如此,那就试试吧,今夜突袭潼关,本王亲自出战!”

这个时候,马展自不会假手于他人,只有他亲自出手,才能真正一锤定音,将前方这座雄关给拿下。

众将听得马展之言,顿时面露振奋之色,他们都对马展有着绝对的信心,既然马展要亲自出手,此战必然十拿九稳。

也不耽搁,在商议妥当之后,马展便是让众将回去调动兵马,为接下来这场大战做好准备。

——

大军兵临城下。

马展率军缓缓靠近,他能够看见潼关之上的守军仍旧十分警惕,虽说夜色昏暗,但他们却不敢掉以轻心。

毕竟,他们面对的可是大名鼎鼎的马展,以及十余万朝廷精锐之师。

这样的劲敌,要是他们胆敢疏忽大意,必然会为此付出惨痛代价。

李世民不是等闲之辈,自然不可能轻易露出破绽。但在演义之中,个人武力超乎想象,自然不能以常理度之。

说唐里,李元霸能够手持双锤,屠戮百万之众,现在的马展显然也能做到。

当然了,此刻的马展要做的并非屠戮百万军,而是如何冲破守军防线,将这座严防死守的雄关给拿下。

“时间差不多了,准备动手吧!”

马展环顾左右,语气稍显严肃,他能够感受到自己体内充斥着的恐怖力量,可以说超出了人类的范畴。

在[夜战通神]词条的加成下,就算不触发其他词条,马展也能将李元霸吊起来打。

众将士早就蓄势待发,只等着马展的命令,随着马展开口,他们纷纷拱手道:

“请镇国王下令吧!”

“好,传令下去,动手抢关!”

当马展用平静的语气说出这句话,跟在他身后的众将士,立刻有了行动。

那些隐藏在黑暗里的身影,跟在马展的身后,不断靠近着潼关城墙。

而一架架云梯,在这些士卒的推动下,直接架在城墙上。

在动手的那一刻,隋军并没有隐藏什么,因为守军如此警惕,他们再小心,等靠近的时候一样会暴露。

与其这般大费周章,倒不如直接冲过去,只要他们速度够快,攻势够猛烈,就能在援军赶到前突破潼关防线。

其实潼关内守军并不少,但彻夜防守的却只是少部分。如果所有将士都坚守于此,恐怕用不了几天,潼关就不战自溃了。

“随本王杀进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44章先登抢关(第2/2页)

马展冲在最前方,他看到城楼上的守军,脸上露出惊骇之色,显然他们不曾想到隋军会突然来袭。

有守军发出信号,尖锐的响声在夜色中响起,让这寂静的夜骤然惊醒。

也有守军拿起城楼上的器械,朝着城墙下丢去,包括弓箭手射击,他们竭尽所能阻挡着隋军的进攻,想要拖延时间。

看得出来,李世民的安排还是很稳妥的,这些守军并没有乱作一团。

事实上,这些手段也给隋军造成一定影响,众多将士被阻挡,攻势稍缓。

可是,真正决定这场战斗胜利的是马展。

或许李世民用兵的能力,要比李密更强,但就此刻来看,他防守城池的布置,还是逊色于李密的。

当然了,其中还有个关键,那就是马展的实力,比起之前在瓦岗寨,强大了何止一星半点。

在守军发动攻势时,马展直接触发了[疾风迅雷]词条。

他本就飞快的速度,在此刻骤然增长,宛如一道流光,直奔城楼上而去。

这些守军正有条不紊的做着自己的事情,用不了多久援军就会抵达。

可就在此刻,他们忽然看见一道身影一跃而起,出现在他们眼前。

来人身披金甲,手中拿着一柄神色铁锏,身形挺拔高大,哪怕一句话没说,便是展现出强大的压迫感,几乎令人喘不过气。

下一刻,这些守军便是听见,来人高亢嘹亮的声音,在城楼响起:

“大隋镇国王马展在此,负隅顽抗者死!”

很多人都听说过马展的威名,也从来没有人胆敢小觑马展。

但对于这些守军来说,他们还是第一次直面马展,感受到那堪称恐怖的压力。

他们下意识挥动兵器格挡,想要阻拦马展,为援军争取时间。

可是,马展只是随手挥动手中铁锏,堪称是排山倒海,翻天覆地的力量,朝着这些守军席卷而来。

下一刻,守军被尽数扫飞出去,直接被马展铁锏砸中的,身躯直接支离破碎,死得简直不要太惨。

后方的守军,看着马展不断向前的身影,却是下意识后退。

如此强大的对手,叫他们如何应对?

也不知什么时候,有士卒按捺不住心中恐惧,他们丢下兵器选择了投降。

这其中绝大多数,本就是朝廷将士,只是迫于李家威势,不得已投降。

现在马展杀回来了,潼关也无法阻拦他的脚步,他们又何苦与马展为敌,这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对于这些有自知之明的守军,马展并未大开杀戒,这对他来说,没什么好处。

说到底,李家的人马也是大隋的子民,他们只是走错了路,只要他们能够迷途知返,马展自然会给他们机会。

等待马展平定乱局,大隋重归太平,还需要大量的人口来恢复国力。

除了这些识趣的守军,也有人不知死活,仍旧负隅顽抗。

至于他们的命运,自然是被马展以及后续不断登上城楼的大军击溃,双方力量差距太过悬殊,完全没有反抗的余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