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 > 第508章 听说过二人之名

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 第508章 听说过二人之名

簡繁轉換
作者:花开花花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10 04:09:16 来源:源1

第508章听说过二人之名(第1/2页)

这大臣听得杨林询问,连忙答道:

“启禀王爷,正是因为阅卷之事,这些天,经过众位考官阅卷,最终的预选名单已经出来了,就等着王爷前往决断。”

这次科举,马展直接将糊名法、锁院制等制度全都搬了过来。

所以,在最终结果公布之前,这些考官都被关在阅卷之地不能离开。

并且,这些考官并没有最终决断之权,他们会将达到要求的考卷筛选出来,但最终考中的名单,还得由杨林进一步确定。

这也是避免,下面的人玩弄手段。

也就是如今的考试内容比较笼统,尤其是策论和四书五经中的内容,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无法给出确切的分数。

否则的话,也不必搞这么麻烦,只要搞个分数排名,水平高低就一目了然了。

虽然这个办法,还是有一定局限性,但总比依靠个人情绪判断要谨慎得多。

等后面科举稳定了,马展肯定要进行后面的改革,让科举更加完善。

但这种事情,无需操之过急,马展还有充足的时间。

当杨林听得这大臣之言,顿时眼前一亮,其实他早就有所预料,所以才会将马展叫过来商议此事。

阅卷结果出来了,杨林迫不及待站起身来,他颔首笑道:

“哈哈,好,本王这就过去。”

说着,杨林又看向马展,说道:

“展儿,你也一起过去看看吧!”

马展没有拒绝,他同样好奇,会在大隋首次科举脱颖而出得人才,到底有哪些人?

——

一路到考院之中。

院外同样有士卒巡查,若有人胆敢靠近,先是警告,如果还敢再来,那就直接捉拿进官府了。

但马展等人,自然不是闲杂人等,巡查士卒看见马展和杨林身影,连忙行礼,眼中满是敬畏之色。

这可是摄政王和靠山王啊!

是整个大隋地位最高的人。

虽然杨杲才是大隋天子,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位小皇帝只是一个傀儡,天下大权皆在马展和杨林手中。

但大部分人都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因为杨林和马展,都没有谋朝篡位的想法,正因为有他们在,才有大隋的安稳。

事实证明,自从大隋重定天下之后,局面正越来越好,这正是马展和杨林带来的。

但也有少部分人,他们对马展和杨林的政策不满,想要让杨杲亲政。

可这并没有什么意义。

因为只要有马展在,当今天下的权力,就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且不说马展有着无敌的实力,任何宵小之辈,哪怕是千军万马在他前方,都是不堪一击。

就算马展没了这般武力,以他扫平天下所积累的威望,只要振臂一声高呼,也会有无数人群起响应。

像当今大隋排名前五的大将,全都与马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若是从马展和杨杲之中选择,他们只会听从马展之令。

当然了,朝堂上虽然存在这股势力,可他们什么都做不了。因为他们想要支持的小皇帝杨杲,根本没有理会过他们。

杨杲是个聪明人,虽然他年纪不大,但他不会忘记,自己是在什么情况下,被立为大隋天子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08章听说过二人之名(第2/2页)

他也很清楚,大隋之所以能够扫平乱世,镇压各路反贼,靠的都是马展和杨林。

所以,如今天下太平,杨杲只想坐好这个位置,至于下面的事情,他完全不想干涉。

要知道,就算杨杲当真亲政,没有杨林和马展的支持,下面的人也只会阳奉阴违。

在这些士卒行礼之后,马展等人进入考院之中,来到一处摆满考卷的房间中。

这处房间颇为宽敞,但因为关得很严实,所以显得有些压抑。

但这些都是次要的。

马展很快看到了其中正在忙碌的众位官员,这些天他们为科举阅卷,已然是殚精竭虑,精疲力尽了。

但就目前来说,他们的状态还是不错的,能够参与到科举之事,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荣耀。

当这些大臣,看到马展和杨林的身影,也是立刻赶了过来,拱手行礼道:

“下官见过摄政王,见过靠山王!”

杨林摆摆手,说道:

“行了,你们也不必废话了,将入选的考卷,和名单拿上来吧。”

这些大臣兢兢业业,不敢怠慢。

很快,一堆考卷和一份名单,就出现在马展和杨林面前。

在这等要事之前,这些大臣自然不敢敷衍了事。每一份考卷,都是他们再三斟酌议论,才得出来的答案。

也只有这样做,等杨林再召集其他人重新阅卷,才不会发生变故。

马展的目光,在名单之上扫过,这上面罗列了几百个名字,但马展却很快被其中两个名字所吸引。

这两个名字的出现,可以说是预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杨林感觉很敏锐,他立刻察觉到马展神色的变化,不由得问道:

“展儿,莫非这名单之上有什么不对劲?”

马展摆摆手,只是指着名单上的两个名字说道:

“父王误会了,孩儿前些天,正好在大兴城内听说过二人之名,所以有些意外。”

杨林恍然,又是仔细看去,马展指的两个名字,分别是杜如晦和房玄龄。

这二人,一个是身处京兆的寒门子弟,一个则是关东的世族子弟。

天下世族众多,除了势力最强,名声最大的五姓七望,各地都有着不同的世家大族,积累同样十分深厚。

而房玄龄,便是出身于清河房氏。

当博陵崔氏等大族选择派出子弟,全力参与科举之中,其他各大世家也是纷纷响应,他们为的不是崔家,而是自身的利益。

在朝廷压制下,世家肯定不可能像往日那般肆意。若是让更多子弟,都进入朝堂为官,对家族无疑是一件好事。

杨林不知道马展到底听说了什么,但他相信马展的判断,既然马展专门提起这二人,那无疑是值得他注意的。

没有多想,杨林打开那一份份考卷看了起来。

虽然杨林是武将,但他并非一介莽夫,当年他在登州府,不也将之治理得井井有条,令百姓安居乐业。

如今不过是看一些考卷,自然不在话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