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寒门布衣,开局捡个宝藏美娇妻 > 第475章:百姓心情的转变

寒门布衣,开局捡个宝藏美娇妻 第475章:百姓心情的转变

簡繁轉換
作者:登临九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25 15:05:04 来源:源1

第475章:百姓心情的转变(第1/2页)

临渊城几处的“通汇钱庄”门口,此刻的景象堪称诡异而惨烈。

这是城主府开办的钱庄,也是纸币的兑换点。

昨夜还抬着铜钱箱子在沈府耀武扬威的商人们,此刻像一群斗败的公鸡,甚至不如。

赵老板那身昂贵的锦袍沾满了尘土和泥点,他几乎是匍匐着,手脚并用地爬到钱庄高高的门槛前,涕泪横流,嗓子早已嘶哑得不成样子:

“换!求求你们!快给我换宝钞啊!我的货运马车!我的马车等不起啊!再耽搁下去,归期一误,我……我就得倾家荡产啊!”

他布满血丝的眼睛里只剩下疯狂的绝望,肥胖的身体因为极度的恐惧和激动而剧烈颤抖,额头重重磕在冰冷的石阶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其他商人也好不到哪里去,有的瘫软在地,面无人色;有的对着紧闭的钱庄大门嘶吼哀求;

有的则失魂落魄地抓着所剩无几、皱巴巴的几张宝钞,如同抓着最后的救命稻草。

空气中弥漫着汗味、尘土味和浓重的绝望气息。

钱庄的门依旧紧闭着,只开了一道仅容一人通过的缝隙。

里面传出账房先生冰冷、毫无感情的声音:“库存有限,兑换需按序登记,依次等候!今日额度已满,后面的明日请早!”

“明日?明日我的货运马车就全走了啊!”赵老板发出一声不似人声的哀嚎,整个人彻底瘫软下去。

围观的百姓越聚越多。他们站在稍远的地方,伸长了脖子,沉默地看着这一幕。

几天前,他们也曾像看笑话一样看待那些宝钞,也曾愤怒地撕碎它们,也曾肆无忌惮地咒骂沈幼娘。

可此刻,看着这些平日里高高在上、富甲一方的盐商,像最卑贱的乞丐一样跪在钱庄冰冷的石阶前,

为几张“废纸”哭天抢地、叩首流血,一种前所未有的巨大震撼和冰冷的恐惧,如同这深秋的寒气,无声无息地渗透了每个人的骨髓。

原来,这轻飘飘的纸,竟比他们的命还重。

原来,沈幼娘那看似纤弱的手腕,翻覆之间,真能决定临渊城的生死荣辱。

那曾经被他们唾弃的宝钞,此刻在众人眼中,陡然镀上了一层令人心悸的、关乎生存的重量。

人群中,有人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怀里那张被汗水浸得有些发软的宝钞,第一次觉得,这纸片,似乎带着点……烫手的温度。

这些人,都是在城主府的产人打工的,他们一直都很恭敬沈幼娘。可因为沈幼娘让人发了纸币当工钱。

他们中大部分的人,曾经在暗地里骂过这位他们敬爱的沈夫人,可如今,大部分的感觉自己似是错了。似是误会是沈夫人。

当然,他们也看到了那个曾经拯救他们的沈夫人,竟有如此惊天的手段。

---

寒风卷着几片枯叶,在“百品记杂货铺”门口打着旋儿落下。

铺子里,光线有些昏暗,弥漫着干草药、陈年纸张和桐油混合的独特气味。

铺面不大,货品却堆得满满当当,透着一股子过日子的殷实劲儿。

柜台后,头发花白的陈掌柜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片(两块打磨过的天然水晶),浑浊的眼睛透过镜片,死死盯着柜台上一字排开的十几枚铜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75章:百姓心情的转变(第2/2页)

他伸出枯瘦、带着老人斑的手指,一枚一枚地捻起,凑到眼前,翻来覆去地看,对着光仔细辨认那模糊的轮廓和字迹,指腹在凹凸不平的钱面上反复摩挲,试图感受那细微的厚薄差异。

每捻过一枚,他那张布满皱纹的脸就绷紧一分,眉头拧成一个解不开的疙瘩。

“啧……这枚边儿毛了……这枚字口浅得都快没了……这个声音听着发闷,怕不是掺了铅锡……”

他嘴里不住地低声嘟囔着,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

挑拣铜钱,尤其是辨识那些磨损严重或来路不明的劣钱,是件极费眼力、心力的事。

他年纪大了,这活计做起来更是吃力。

排在柜台前的妇人抱着个沉甸甸的布包,里面是她熬了几个通宵赶出来的绣活——几方精致的帕子和一个婴孩用的虎头帽。

她看着老掌柜慢如蜗牛的动作,又低头看看怀里饿得有些蔫儿的孩子,脸上写满了焦灼,却不敢催促,只能徒劳地用脚尖轻轻点着地面。

“掌柜的……您看……”妇人终于忍不住,声音怯怯的。

“急什么!”陈掌柜头也不抬,没好气地回了一句,语气里带着被繁复辨认搅扰出的烦躁,

“钱货两清,马虎不得!这铜钱的事,差一丝一毫都是麻烦!”他又捻起一枚铜钱,凑到鼻子前嗅了嗅,仿佛想从金属的气味里分辨真伪。

妇人只得闭上嘴,把孩子往怀里又搂紧了些,眼神黯淡下去。

就在这时,铺子门口的光线被一个高大的身影挡住。

一个风尘仆仆的行商大步走了进来,肩上挎着个不小的褡裢。

他显然刚从城外进来,带着一身尘土气和赶路的疲惫,脸上却有种如释重负的轻松。

“掌柜的,来两斤上好的桐油!要快!”行商嗓门洪亮,带着南方口音。

陈掌柜这才从铜钱堆里抬起头,推了推滑到鼻尖的眼镜,看清来人,脸上习惯性地堆起生意人的笑容:“好嘞!客官稍候!”他转身去油缸边拿提子。

妇人松了口气,以为终于轮到自己。

却见那行商看也没看柜台上摊着的铜钱,直接从怀里掏出一叠青鸾纹的“临渊宝钞”,抽出一张面额合适的,啪的一声,干脆利落地拍在柜台上:“给!”

那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

陈掌柜拿着提子的手顿住了。妇人抱着孩子,也愣住了,目光不由自主地被那张簇新的宝钞吸引过去。

陈掌柜放下提子,拿起那张宝钞。

他的动作与方才捻铜钱时判若两人,不再需要凑近细看,不再需要摩挲掂量,更不需要听声辨音。

他只是习惯性地扫了一眼宝钞上清晰的“壹佰文”字样,右下角是临渊城独特的、带着防伪暗纹的朱红印鉴,以及纸张本身特有的挺括韧性和油墨光泽——这些都是城主府反复宣传、早已刻入人心的特征。

“嗯。”陈掌柜从喉咙里发出一个短促的音节,脸上的皱纹似乎瞬间舒展了不少。

他再无二话,手脚麻利地灌好两斤桐油,用油纸包好,麻绳扎紧,稳稳地递到行商手中。

整个过程,快得让旁边等待的妇人有些恍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