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陛下就是躺赢狗 > 第162章 逐梦渭州城

陛下就是躺赢狗 第162章 逐梦渭州城

簡繁轉換
作者:知向谁边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6-29 14:31:11 来源:源1

第162章逐梦渭州城(第1/2页)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二楼阁台上十分安静,下人们都闭口不言。李文锦和这名青衫居士对桌而坐,侍女端来热茶和温酒,将酒盅放好,款款添杯,一股女子体香混杂着酒香飘进鼻孔中,令人心旷神怡。

没有一丝膻味的羊肋排、黄奶酪和几味开胃小菜摆上红漆案桌,桃红色的牛肉片泛着油光。被骂到连晚饭都没吃的李文锦也感到有些饿了,抬手说了句“请”后,便直接抓起一块羊排,咬住上面的烂肉撕了起来。

青衫居士见他这么不拘小节,便也把手中的折扇一合,放在一边,徒手抓起一片牛肉塞进了嘴里,品尝着难得一见的美味。

大郑不许杀牛,平常是很难吃到的。

“你叫什么名字?来灵州寻我做什么?”挥手将左右屏退后,李文锦直接开门见山的问了起来。

青衫居士倒也没急着回答,而是反复咀嚼着吞咽掉口中的牛肉后,才缓缓拱着手说道:

“在下姓胡,名文庆,是汴京礼部一小吏。今日不请自来、冒昧打搅,承蒙不杀之恩,还以酒食相待,实在是不胜荣幸感激。”

李文锦嗦了一口羊排骨后,冷笑道:“你现在感激还为时尚早,若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明天晚上我手里的肋排,可就是你了。”

胡文庆听后却没有露出一丝慌张,而是泰然自若的拾起筷子,捞了两口凉拌苜蓿后才回答道:“我此来灵州,只为一事。”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目光灼灼的盯着李文锦的眼睛,压低声音问道:“不知二公子……可有帝王之志?”

李文锦正在嚼肉的嘴瞬间就停住了,目光不善的看着眼前的胡文庆,锐利如刀——

“想让我们父子相残,朔方自乱,你们好安心对付南边?”

胡文庆笑着摇了摇头,依旧不急不缓:“二公子果然聪慧过人。从汴京出发时,上官交给在下的任务确实如此,但在下却有不同的想法。”

李文锦将嗦干净的肋排往桌上一丢,端起酒盅一饮而尽,面无表情的看着对方说道:“说下去。”

“想当年,隋文帝杨坚一统四海,到炀帝时群雄并起,也不过十余年光阴。李唐两代真龙,自晋阳南下长安,东征西讨,终于平定天下,创三百年基业。

如今大郑虽平定一时,可形势与隋朝何其相似?皆是结束乱世而立国,踏血铸就成王路,外表强大,内里孱弱。河北人心不服,关中、关东同样有着自己的想法,对汴京的旨意阳奉阴违。

纵使兵威盛于一时,堪定蜀、唐,可当这些鹰犬虎狼们老去残年后,又有谁来镇压两地人心呢?

在下以为,不出二十年,郑必复有隋之祸矣!到那时,谁能像唐王室父子那般坐拥关陇,再造乾坤呢?”

李文锦听的入了迷。

只有低级的骗子才会用谎话去编故事,高级的骗子,嘴里说出来的都是真话。

胡文庆说的这些情况,还真没有一句是假的。

而且他明显属于那种顶级骗子,在来PUA李文锦之前,他先把自己骗了,真朝着这个目标干。他说的学习唐朝先进经验,完成新一代雄图霸业,可能性是真实存在的。

大隋结束了纷乱的南北朝,高颎、贺若弼、杨素、长孙晟、韩擒虎、虞庆则,哪一个不是谋深似海的执棋之手?哪一个不是威震天下的旷世人屠?

看着我的眼睛告诉我,你敢跟史万岁对线吗?嗯?

哪怕是后来的大唐战神李靖,也只是千百名想要拜见杨素的普通庄客之一。

开皇年间,“大隋”这两个字就代表着绝对无敌。

“四方胡虏,凡有敢犯者,必亡其国、灭其种、绝其苗裔。”

所有人都以为这波稳了,可是谁也没想到,仅仅只是过去了区区十五年,就出现了十八路反王、三十六路烟尘。

如今的大郑,与隋朝何其相似,也是刚刚结束了百年乱世,也是拥有一群令人心生绝望,根本不想、也不敢去挑战的谋臣武将。

杜宣、韩登、冯延、魏序、李继贤、王臣鹤、薛定,种平,随便单拎出来一个,都是足以毁天灭地的人物。

更不要说还有能让这群变态甘愿俯首跪拜的文训、文若父子,他们本身就是文能上马安天下、武能下马定乾坤的全能型复合战士。

可谁又敢斩钉截铁的断言:大郑不会走上大隋的老路呢?

二十年后,自己也才四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勇于进取的时候,朔方又紧挨着关陇……

答案已经摆在了眼前,甚至还有解题步骤,照着抄都不会吗?

李文锦收起轻慢之心,坐直身子,郑重的朝着胡文庆行礼道:“先生所言,如拨云见月、令文锦茅塞顿开!请受在下一拜~”

“哎哎哎,二公子折煞在下了!”

胡文庆连忙站了起来,身体前倾扶住李文锦,二人客套一番后,重新坐了下来。

“只是……”李文锦眉头一皱,想到今天傍晚发生的事,又不禁叹了口气,自斟自饮下一盅烈酒。

“如今掌权的是我父王,境内世家、臣将皆是大哥旧曲,我虽空有大志,却奈何手中无权。纵使日后风云际会,怕也无力龙腾九霄啊……

不瞒你说,今晚你我相遇之前的几个时辰,我正在劝说父王趁着长安空虚,对关陇用兵,奈何他犹豫不决、担心会惹来自文训的怒火,唉!”

胡文庆听后也是面露凝重之色,这是个问题。

“此事倒也无妨,二公子不必因为一时困阻就妄自菲薄,心生懈怠。想当年先唐太宗皇帝劝说高祖于晋阳起兵时,不是也费了一番周折么?

如今郑军精锐都在南方,一时之间恐怕也很难同时吞并蜀唐,就算拿下,也是需要个把年月来消化的,不会轻易撤离。

若是能乘此天赐良机,传书草原、辽东,共约三路一齐南下,再加上蜀唐两国,五路伐郑,何愁大事不成?又何须等到十几年后?”

“你也是这么想的?!”

李文锦听完胡文庆的言论后,顿觉遇到了人生知己!这话他今天才跟父王说过,没想到这个素未谋面的人竟然与自己不谋而合!

而且他还比自己多想了一路。

对啊,那群草原人砍起人来也挺疯的,在草原上互相厮杀,争破头也就得到些放羊的草地,一起去大郑抢钱抢女人不好么?只要自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相信他们能够明白其中的舍与得。

李文锦目光灼灼的望着眼前一脸淡泊的胡文庆,越看越觉得他像自己的留侯、武侯。

“可惜你我洞悉天下棋局,却无落子的机会啊!等我掌权,怕是要很多年后了,父王没有此心,我……”

胡文庆单手握着酒盅放在自己嘴边,却并没有喝,而是睫毛微动,抬起眸子看向一脸懊恼之色的李文锦。

“此事……亦不难,在下有上中下三策,可供二公子选择。不过先说好,在下只负责出谋划策,如何取舍,还要二公子自己决断。”

李文锦将两个小臂规规矩矩的摆在桌子上,身体前倾有些急不可耐的问道:“先生有何良策,快快说与我听。你放心,你我一见如故,无论你说什么,皆言之无罪。”

胡文庆点了点头,一口将酒喝下,沉声说道——

“昔年秦王临机决断,用玄武门一场兵戈、长安城血流成河,方才铸就了贞观盛世。事后尊父为太上皇,并不失却孝名。

如今二公子的处境与他何其相似?不妨领心腹兵将控制夏王,尊为上主,大权尽揽乾坤独断!此为上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62章逐梦渭州城(第2/2页)

若是二公子不忍父子之间生隙,有心全了孝顺之名,又想不想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良机……不如暂且拿了兵符,秘而不宣,自领一军南下。

据在下所知,这些年来夏王不断尝试进攻关中,心中必然有此意向,所虑者无非渭州李孝通尔。若是二公子能够拿下渭州城,夏王不仅不会怪罪,反而会刮目相看!甚至可能会亲领兵马来与您会合,父子齐心共下长安!此,为中策。

再有就是,不急不缓,积蓄实力,收拢河西、草原各地流民,开荒造田、分畜放牧。等待日后夏王龙御归天,公子名正言顺的掌权后,等待机会。

一旦时机成熟,中原自乱,便果断将宝剑抽出剑鞘,趁势南下,仿旧唐之业、创万世之兴!!此,为下策。如何抉择,二公子可缓缓思量,不必急于一时。”

胡文庆说完后,李文锦彻底愣住了。

对方的上中下三策,完全就是出于自己的立场仔细考虑,量身打造的三条路,坦率真诚,只为自己着想。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无论李文锦选择哪一条路,对大郑来说都只有百利而无一害。

如果他想跟自己亲爹父慈子孝,大郑不仅双手双脚欢迎,还会提供经济、军事、政治上的一切支持!打的越烈越好!最好是难分胜负,那可就太有意思了。

如果他决定安心休养生息,那就鼓动他多去劝劝李遗景,只要他疑虑重重、犹豫不决,让定难军不要动,大郑就能放开手收拾南方,至于说以后么……

朔方府省吃俭用的攒上十几年,都赶不上大郑一年的收入。

所以,胡文庆还给李文锦提供了一个折中的选项,大郑中情局也认为他会选择这条路。

瞒着李遗景率兵南下攻打渭州。

“先生此三策,上策太急,我虽不肖,却也不愿背上囚父谋逆的骂名;下策又太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夜长梦多……

唯有中策倒是可以一试,只是那渭州李孝通着实有些本事,若是我擅自带兵南下,却没能攻下,回来后怕是会被父王狠狠发落……”

李文锦明显是心动了,如果他真的打下父亲这辈子都没有进去的渭州城,那不就证明了自己比他还强吗?

再想想今天他说的那些话,不得狠狠打他的脸!还什么比不上大哥,看清楚,我比你都强!

想向父亲证明自己的儿子,太多了。

况且李家嫡出的儿子就他和大哥两人,如今大哥在汴京留学,只不过是率兵出去打了一场仗,又不是造反。就算败了也不会影响自己的继承人地位,更不会影响性命。

只能说明还需要多加历练,挨顿骂、最多挨顿打就过去了。

胡文庆见鱼儿上钩了,露出了发自内心的开朗笑容,吸着气神秘的说道:

“没有扇风翅,安敢跃千仞?在下就是对此事有些眉目,所以才敢冒死前来拜会二公子的。”

“当真?!”李文锦闻言又惊又喜,情绪激动的站起身走到胡文庆身边,一把抓住他的胳膊,语气焦急的说道:

“若先生真有良策破得了渭州城,千里关中便无险可守,父王不仅不会怪罪,反而会大加赏赐!到时候我必定将先生举荐给父王,将你的功劳尽数告知。

若是我李家果真能得天命,日后我克继大统,必拜先生为相国,引为国之柱石,封妻荫子,与国同休!!”

胡文庆也客气的起身,拉着打了鸡血的李文锦重新坐了下来,这才对他说道:

“李孝通此人,极擅城关防御,闲时经常定期对百姓民众进行守城训练,甚至连妇人和孩童都不放过。夏王过去几年,都是被他蒙骗了。

虽然明面上守军只有几千,但实际上可以为城防提供支援的人数不在万人之下,经过这么多年的训练,渭州城中上到六十老汉,下到十岁稚童,都能有条不紊的支援防御,若要强攻,那便是正面应对数万乃至十万之众!”

原来是这样……

李文锦恍然大悟,难怪李孝通只有区区几千人,父王以几倍甚至十几倍的兵力都拿不下,原因在这呢~

“那先生有何破城之策?”

胡文庆闻言一笑,伸出一根手指说道:“人多固然有人多的好处,但福祸相倚的道理却是万古不变。

李孝通征调百姓,只管饭,却不给银钱,长此以往,这么多人里总有一些不满的。也是巧了,在下就认识那么一些。”

李文锦顿时眼中一亮。

“另外,还有一事二公子可能还不知道,渭州城的郑军将领中,有一名校尉名叫胡文辉。此人曾多次与李孝通共同抵抗夏王天兵,但最后李孝通升了关西节略,他却只捞得几两银子,早就有了弃暗投明之意~”

李文锦看着胡文庆喃喃念叨道:“胡文辉……胡文辉……你叫胡文庆,他叫胡文辉,你们……”

“正是家兄。”

那他妈还说什么?!

我承认李孝通守城确实很牛逼,我拿他真没办法。可现在城里有内应,地位不低,关系还这么铁,这不想办法干它一炮?!

只要城门一开,那帮只会躲在城垛子后面暗箭伤人、扔石头泼火油的缩头乌龟,能是党项骑兵的对手?砍瓜切菜好吧!!

李文锦将胡文庆留宿在了自己家中,还给他的房间送去了两个娇滴滴的少女,这个人可是他的掌中宝啊!把他伺候好了,拿下渭州,饮马灞桥,自己未必不能成为下一个李世民!!

李文锦根本不怕胡文庆骗他,只要把他牢牢控制在自己身旁,一旦情势不对就先剁了他!

兵临渭州也很好解释,就说自己带着军队日常巡逻拉练呢,反正只要城门没开,我就不主动攻城,还不让人走了?

航行…啊不,骑行自由——

要是城门真的顺利打开,那还需要解释吗?

胡文庆美滋滋的跟那两名妙龄女子共度良宵,这趟差出的,牛肉也吃了,齐人之福也享了,回去后还能加官进爵,别提有多爽了!

李文锦明显已经心动了,胡文庆现在只有一个心愿,就是希望这小子能梭哈一把大的,多带点人,带的越多越好!

不过回想起临走时李经略给自己说的话,胡文庆还是有些感慨不已。都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他可算是见识到了。

所有人、包括他自己都觉得李经略就是个只顾低头干活的老实人,谁能想到他会这么阴,竟然用半辈子的信誉做饵,只为了这次能钓上党项骑兵。

定难军目前还有三万多名党项骑兵,这些人是李遗景雄据西北的政治资本,只要把这群人灭了,剩下的那五六万杂牌军,有跟没有没区别。

可惜不能全歼,能屠一半都够呛。

不过不要紧,只要李文锦能拉来一万党项骑兵,胡文庆也能刷爆礼部在西北分区的KPI,回到汴京后,魏尚书都得请自己吃饭。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了,胡文庆不急不躁的待在李文锦的府邸里,哪里也没去,门口那些守卫估计也不会放自己出门逛街。

不着急,钓鱼要有耐心。

十二天后的深夜,左右各抱着一个侍女的胡文庆正睡的香呢,突然房门就被推开了。

李文锦一身黑甲毡毛铠,头戴兔绒围圈盔,整个人全副武装,背背牛皮箭筒,右腰挎硬弓、左腰挂弯刀,左手握着刀柄,右手一把将衣衫不整的胡文庆从床上拉了起来。

“做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