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陛下就是躺赢狗 > 第221章 未来

陛下就是躺赢狗 第221章 未来

簡繁轉換
作者:知向谁边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02 03:13:45 来源:源1

第221章未来(第1/2页)

严格意义上来说,李雄比大多数偏安一隅的江南君主要有作为,也更加具备政治和军事才能。

唐末以来群雄割据,到处都是民不聊生、战火纷飞的景象。李雄的父亲、唐国开国君主李潼依托金陵,团结江南士族,招贤纳士、厉兵秣马,广施仁义、轻徭薄赋,积累了雄厚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储备。

从父亲手中接过印玺后,唐国在李雄的率领下东平吴越,南定豫章,西进江夏,北伐中原。最鼎盛的时期,几乎统一了整个江南地区,连远在西南的牂牁蛮都不得不向唐国称臣纳贡。

以至于有段时间,他们甚至可以和中原王朝正面硬刚而不落下风。

别看其他势力闹的挺欢,但其实,从大周到大郑,中原王朝的头号劲敌一直都是唐国,没有之一。

只可惜,人口、基建基础、生产力和战争潜能的差距,不是靠个人意志就能弥补的。那需要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时间去经营,才能改变或者超越。

即使强如宋武帝,也终究难违天命,何况李雄?

辛弃疾有词云: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或许就是这位江南国主传奇一生的最好写照。

当李雄去世的消息传到汴京时,文训正披着衣服坐在琼林苑的水榭楼台里,看着水中的鱼儿游曳。

雨线落池塘,春叶挂青霜。

不规则的池边岸石被雨水冲刷掉尘土,湿滑的表面还遗留着残枝断草,垂柳枝头已经碧绿透新,被风吹动,轻抚着泛起点点涟漪的镜面湖波。

从手中的盒子里捏出一把鱼食后,文训随手一扬,立刻就有一堆红黄灰白各不相一的鱼儿争先恐后的聚集在栏下抢食,它们张着嘴巴,摇着尾鳍,时不时的猛窜一下,又立在原地不动。

何关握着腰间的刀柄立在水榭内的台阶上,余光察觉到了什么,微微扭头看向碎石路的尽头墙边:一个小内官撑着大黄油伞,搀扶着拄着拐杖的杜宣,慢慢走了过来。

他立刻走下台阶去迎,从小内官手中接过杜宣和油纸伞后,扶着他慢慢走上台阶。小内官左手横在腰腹前保持仪态,右手半缩在袖筒中,抬起胳膊遮挡额前,一路小跑着回去了。

“陛下,右相来了。”

何关将杜宣扶进亭子里后,对着文训提醒了一声,转身开始收伞。

文训扭头一看,脸上露出微笑,合上鱼食盒子放在栏杆上后,慢慢走到桌子前坐了下来:“扬善来了?这雨可不小啊,何事如此着急?坐下慢慢说。”

杜宣扶着拐杖、拱手行礼后,抖了抖有些沾湿的衣袖坐到桌子旁后,这才抬起头望着文训脸色严肃的说道:“刚刚收到消息,江南李雄,死了。”

文训听到后微微一愣,望着杜宣的眼睛看了一会,又低头看向桌面上的果品酒具,一手扶着膝盖,一手枕在桌边,大拇指在食指上来回摩擦了两下后,用听不出悲喜的口吻点头说道:

“知道了……”

杜宣内心感慨万千,叹着气、歪头看向一旁的春色满园、雨潺潺的雾天。

“我们跟他斗了差不多快五十年,乍一听他去了,臣这心里……还真有点空落落的。”

文训同样看向栏杆外,目光有些游离,回想着和李雄大半辈子的恩恩怨怨,一时间竟有些不知该如何开口,说些什么。

“他仅剩的那个儿子接替了么?”

杜宣点头道:“是,叫李嘉,李雄弥留之际,把他托孤给了沈之章、温茂、周沛和童礼四人。”

文训深吸了一口气后,眉头皱了起来。

“沈之章只知求田问舍,虽位高权重,却不足为虑;周沛有德无才,花架子罢了。但温茂之和童谨行却有些本事,二人一左一右互为照应,若是不除,江南难图。”

杜宣捋着胡子点头应道:“臣担心的也是这个,所以叫有方安排礼部的人去想办法离间他们和新君之间的关系了,新君初立,还是可以试一试的。”

“嗯~”文训点了点头后,继续沉默了。

杜宣也悄无声息的沉默了一会,既是给文训留下整理心绪的时间,也是自己在心中默哀那位远在天边、亦敌亦友的故人。

“对了,陛下,那李嘉新纳了周沛的长女为后,看来还是有些手段的,知道本末,并不像传闻中那般庸懦无能。”

沉默了良久后,杜宣才开口说起其他事情。

文训也感怀的差不多了,回过神来。

“周沛?那看来他与沈之章并不是一体同心,朕还以为他要迎娶姑苏沈家的女子。”

杜宣点着头说道:“正是如此,沈家的门生故吏几乎遍布江南的朝堂和地方,按理来说也确实该立沈家女子为后,这个年轻人一上来就娶周家的,看来是有些想法。”

说着说着,杜宣又莫名一笑,摇着头说道:“不过这也只是猜测,并无实据,真正的内幕还要等礼部的消息报上来才能知道。

因为臣听说周沛有二女,虽相差三岁,却模样相仿,且都生的极为标致,长女端庄舒雅,次女天真烂漫,二人各有千秋。

这孩子今年还不到三十,也说不准是看中了周家女儿的容貌,沈家还未出阁的女子适龄的也就两个,他们家的长相……呵呵~”

欲言又止的评价,一般都是因为各种原因没有直接戳穿的否定。

文训听后也忍不住看了一眼杜宣,以前怎么没看出来,这老货也是个以貌取人的。

“不管他是想扶持周家平衡国内势力,还是贪恋美色不顾大局,如今木已成舟,朕料想那沈之章必然不会坐以待毙,告诉魏序和王臣鹤,把水再搅的浑一点。”

杜宣点头道:“遵旨。”

“还有,江南方向要宽松,让他们自己窝里斗消耗气力。至于江夏么……童谨行是个软硬不吃的主,跟此人没有必要弯弯绕绕,叫邵之祁和张照初做好准备,一旦时机成熟,就强攻江夏府!”

“是。”

谈完正事后,文训感慨的叹道:“千算万算,算漏了这个李嘉。关于此人,朕听说连唐国朝臣都知之甚少,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样的性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21章未来(第2/2页)

若是荒诞无能之辈,也就罢了。若是有些手段本事,在内执御江南士族,外有温茂、童礼,一统天下,怕是依旧要费不少功夫啊!甚至于……朕百年之后,恐生变故……”

杜宣听后摇头笑道:“陛下多虑了,臣不担心当下,更不忧虑往后。”

“嗯?”

文训听后疑惑的看着杜宣问道:“此话怎讲?”

杜宣笑着说道:“臣最近遇见了一件趣事,正要说与陛下听。”

文训亲手翻过酒盅,倒上一杯后放到杜宣面前,又给自己添满酒盅。

“趣事?你也是见惯了风浪的人,什么事竟能让你觉得新奇,快快说与朕听。”

杜宣双手接去谢过以后,面色轻松的将见闻娓娓道来——

“臣两日前,与太子殿下在中书衙门里议事批札子,到了用午膳的时候,殿下要了一碟新笋烩菇,一碗胡汤,一尾河鱼,还有一碟清油豆腐。”

文训抿了一口酒后,看着杜宣脸色不悦,你搁这跟我报菜名呢?

杜宣却一点也不急,继续缓缓说道:“臣与殿下同桌用饭,殿下在米饭里吃到了一粒沙子,这冷不丁的一下,痛到他丢筷捂牙。”

文训“啧”了一声,有些无语的说道:“此乃炊伙之责,差人捉拿按律办处就是,有甚稀奇?”

杜宣点着头说道:“臣当时也是这么说的,但太子殿下却拦住了臣,叫臣不要声张此事,自己将石子随手丢掉了。他对臣说:若是将此事宣扬出来,做饭的厨子必定要受到苛责和惩罚,那时便不好宽恕,因为朝廷的法度断不可废。

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以往的饭菜都无差错,这次也许是意外。没有必要为了这等小事,就叫下面的人受到处罚,他自己装作不知道就是了,还特意叮嘱臣不要事后计较。”

文训听的入了迷,轻捋着胡须,若有所思。

历史上,人们总是偏爱那些开疆拓土、威震天下的雄主。

殊不知对于大多数普通百姓来说,心系民生、善于守成的仁君才是上上之选。

那么文若是哪一种呢?

他哪一种都不是,他是两者的结合体。

很难想象一个还未成年时就在战阵之间厮杀,见惯了沙场之上尸山血海的人,会去怜悯普通人的性命和前途,会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这种同时具备铁血杀伐和慈悲怜悯的人,一定会是继往开来的一代圣主。

百姓们经过这么多年的战乱,早就渴望休养生息,有一个和平安稳的生存环境。以文若的表现来看,他完全有能力和资质完成属于自己的历史使命,从父亲手中接过大郑,带领大家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呵呵呵……”

想着想着,文训自己也笑了,有子如此,父又何虑?

无论李雄的儿子是个什么样的人,他都不可能是我儿子的对手。

更何况中原人才济济,年轻一辈中还有凌……好吧他不在。

还有韩……好吧他也不在。

还有王臣鹤、刘青山、吕齐、冯延之子冯俊、李卿等等等等一大堆青年才俊辅佐我儿……

妈的!这俩小兔崽子怎么还不回来!这都快半个月了,音讯全无!

你们最好别回来,回来后朕一定要剥了你们的皮!

济州府,泰山脚下。

凌晨穿着一身江湖人士的衣着,裹着绕脖过肩披风,腰间缠着酒葫芦,从左腰到右肩拉过去一条牛皮带,背上背着一把重剑(非实心,里面是空的),单手叉腰拄着一根破木棍,望着郁郁葱葱的泰山满脸欣喜。

韩登也换了一身装束,但却是那种富家公子的衣装,这骚包还给自己整了把破折扇,腰间挂了块碧绿的圆环玉佩。凌晨让他换垫了厚布的紧靴,再给自己弄个绑腿把小腿绑起来,都被他傲娇的拒绝了。

理由是形象不佳,影响姑娘们看他时的观感。

再说了,不就是个泰山吗?巴掌大点地方,还不如秦岭的零头。小小泰山,单手拿捏。

凌晨望傻子一样望了他一会,也就尊重他人命运了。好言难劝该死的鬼,人教人教不会,还是让事教人吧~

于是,二人便启程出发,朝着泰山爬去。

“天下都快统一了,你干嘛不跟陛下说上一声,带上护卫随从们来呢?不光一路吃喝不用花钱,上山也能骑马坐轿子,何苦为难自己呢?”韩登顺手折了一枝新开的花苞,放到鼻子跟前边嗅边问道。

这种行为要是放到欧美,环保组织能骂到他怀疑人生。

凌晨握着拐杖边走边说道:“从这句话就能看出你还差得远呢~你没听说过那句话吗?打天下易,守天下难。当大郑的将士踏进金陵皇宫、平定江南全境的那一天真的来临时,那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韩登一边思索着一边问道:“可这跟我们游览泰山有什么关系?”

凌晨脚步一顿,停下来看着他说道:“我此趟出行,并不是出来玩的,而是要放下一切地位和标签,以一个普通百姓的身份去看看大郑内部和基层存在的问题,回去之后好呈奏给陛下,让大郑除旧革新,破除历代以来的循环困局,真正安稳的延续下去。”

韩登不解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如果真的要以普通百姓的身份游历,那先前过城关时,你干嘛掏出采诗官的路引凭证?还有,你不是一直想逍遥度日、躲避尘世吗?怎么开始主动为朝廷考虑了?”

“我……没办法,公司给的实在太多了,我已经把公司当家了。”

说罢,凌晨摇了摇头,抬腿继续向前走去。

韩登略微思索后,连忙追了上去——

“哎,公司是什么?是指朝廷吗?还是陛下啊?你为什么要这么称呼啊?”

“你特么十万个为什么啊!”

“这又是什么?为什么是十万?一万和二十万不行吗?”

“……”

此处人烟稀少,还在结伴爬山,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