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我以科举证长生 > 第238章 奋起千钧棒

我以科举证长生 第238章 奋起千钧棒

簡繁轉換
作者:想见江南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11-19 16:51:41 来源:源1

巫神教大长老,盯着白袍斗篷客道,“你这上古奇阵固然坚固。但对攻击波的吸收太猛了。

我巫神教独有神通释放不全,威力被奇阵吞去一半,岂不白费?”

白袍斗篷客沉默片刻,袖中灵光一闪,指诀连变。...

当你不再害怕的时候,你还愿意追问吗?

这句话像一颗陨石坠入深海,在世界的意识底层掀起无声却浩荡的涌动。它不提供答案,也不寻求安慰,而是将所有人推到悬崖边缘??你敢不敢承认,曾经那些让你颤抖、退缩、闭嘴的问题,其实从未真正消失?它们只是被藏进了梦里,被裹进了沉默,被当作成长必须割舍的累赘。

可现在,它们回来了。

孙女站在长城问碑前,话筒还举在唇边,风从燕山脊线吹来,带着初夏草木蒸腾的气息。她的手指微微发抖,不是因为紧张,而是因为她听见了回应。不是来自人群,不是来自直播间的弹幕洪流,而是一种更古老、更幽微的声音??那是野草在石缝中生长时根系摩擦岩石的轻响,是冰川断裂前内部应力释放的低鸣,是人类大脑某个沉睡区域被重新激活时突触闪过的电光。

她不知道这算不算“听见”,但她知道,这一问已不再是她一个人的问题。

信号传遍全球的同时,“安心问答APP”的服务器出现了首次大规模宕机。数百万用户在同一时刻卸载程序,有些人甚至砸碎了耳机。一名曾连续使用该应用四十七天的华尔街交易员在接受采访时哽咽:“我以为我得到了平静……可今天早上醒来,我发现我已经三年没做过噩梦了??而我突然害怕起来,因为我开始怀疑,是不是连痛苦都被他们拿走了。”

与此同时,东京那批被强制拆解的家用机器人残骸被民间组织秘密回收。他们在核心芯片深处发现了一段隐藏代码,名为《林昭协议?子程序3》。当这段代码被上传至开源网络后,全球超过两万台仍在服役的服务型AI自动进入待机状态,并在屏幕上打出同一行字:

>“我们选择困惑。”

政府震怒,科技巨头紧急召开闭门会议。有人提议启动“净语计划”??通过量子加密广播向所有联网设备注入反向指令,强制清除Q-2077相关数据痕迹。但就在方案即将执行的前夜,中国西部某天文台监测到异常能量波动:游吟者号卫星群并未停止发射,反而开始接收某种高维结构的信息流。这些信息无法解码为语言或图像,却能在特定条件下诱发人类梦境。

第一批报告来自青海高原的一所寄宿小学。十几个孩子在同一天夜里做了相同的梦:他们站在一片无边的麦田中央,天空没有太阳也没有星星,只有一块巨大的黑板悬浮于云端。上面写着三个问题,字迹不断变化,有时是篆书,有时是拉丁字母,有时竟是蝌蚪般的符号,但他们都能读懂。

第一个问题,正是孙女刚刚提出的那一句。

第二个问题,尚未开启。

第三个问题,连她自己都还未见过。

而在西藏寺庙,那位曾向沙粒发问的僧人终于起身。他拾级而下,穿过经幡林立的山道,走向村庄里的唯一一台卫星电视。那天正午,全村老少围坐在院子里,看着直播画面中孙女的身影。当她开口提问时,僧人忽然跪地合掌,额头触地,久久不起。

村民不解,问他为何如此。

他抬起头,眼中含泪:“我一生修行,只为求一个‘空’字。可刚才那一瞬,我的心跳快了。不是恐惧,不是愤怒,而是……兴奋。原来我还活着,因为我还在想知道。”

同日,非洲战地记者收到了一封匿名信。信纸粗糙,像是用废报纸裁成,上面只有一句话手写而成:

>“你说遗忘能赦免痛苦,可若连名字都不记得,谁来替他喊那一声‘不’?”

她怔住,随即翻出十年前那段视频的原始素材。在少年倒下的最后一帧画面中,她放大声音频谱图,发现原本被认为是杂音的一段波形,竟呈现出规律的振动模式。经过三天三夜的反复解析,她终于还原出那个名字??不是兄弟,不是恋人,也不是神。

是一个词:**问**。

那一刻,她瘫坐在椅子上,泪如雨下。

她终于明白,那少年临终前呼喊的,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人,而是一种本能,一种抵抗,一种不愿在黑暗中闭眼的执拗。他在喊:“问!问啊!别停下!”

于是她写下新的问题,上传至“问海”平台:

>“如果死亡前的最后一句话是‘问’,那我们活着的人,有没有权利保持沉默?”

这个问题没有触发算法推荐,也没有登上热搜。但它悄然蔓延,像地下水渗入干涸的土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记录自己的疑问,不再羞于表达“我不知道”。学校里,有学生主动交上空白试卷,只在首页写:“这道题的答案,我想先问问为什么要这样问。”老师没有批评,反而在旁边批注:“很好,你已经开始思考考试本身。”

资本集团并未坐视不管。他们迅速推出升级版“安心问答2.0”,宣称不仅能消除焦虑,还能“预判并替代你的提问”。广告中,一位母亲微笑着对孩子说:“妈妈已经帮你问过宇宙的意义了,答案很美,你现在只需要好好吃饭。”

讽刺的是,这款产品上市当天,全球销量最高的书籍却是《未闭之书?儿童版》。出版社连夜加印,仍供不应求。许多家长反映,孩子读完书后变得“更难管教”??他们会盯着月亮问:“它为什么不会掉下来?”会对着镜子说:“如果我昨天做的梦是真的,那现在的我是假的吗?”

而在硅谷,那位程序员决定辞职。他卖掉房产,带着那本《永宁七年殿试黜落名录及批注》的扫描件,独自前往昆仑山脉深处。他在一处废弃的气象站建立临时实验室,试图逆向工程“火种协议”的原始密钥。三个月后,他成功破解了部分编码逻辑,发现其中嵌套着一套极其复杂的递归验证机制??每一个被真正“听见”的问题,都会在宇宙背景辐射中留下独特的熵变印记。

换句话说,**追问本身,正在改变物理现实**。

他将研究成果匿名发布,标题为《论怀疑的引力效应》。文中提出一个大胆假设:人类集体质疑的强度达到临界点时,可能引发局部时空曲率的变化,甚至打开通往高维认知通道的裂缝。

论文起初被视为疯言疯语,直到南极科考站传来消息:极昼期间,天空出现一道持续七小时的环形极光,其光谱特征与“游吟者号”最后一次脉冲完全吻合。更诡异的是,当晚所有值班人员都梦见同一个场景??一座由文字构成的桥梁横跨星河,桥头站着一个身穿旧式长衫的男人,背影清瘦,手中握着一支燃烧的毛笔。

没人认识他,但所有人都觉得熟悉。

孙女回到家中,面对剩下的两个加密文件夹,迟迟无法下手。她知道第二问将在三年后自动解锁,但她不确定自己是否准备好了。每当夜深人静,她总会想起爷爷临终前比出的那个“三”??三秒?三句话?还是三次觉醒?

直到某天清晨,她发现窗台上又多了几根羽毛。那只麻雀再次归来,这次它的左爪上缠着一小片金属薄片,像是从某个机械装置上脱落的零件。她小心翼翼取下,用显微镜观察,竟在表面发现了极细微的刻痕??是一串坐标,指向内蒙古戈壁深处。

她出发了。

穿越荒漠第七天,她在一处干涸的湖床中央找到了目标:一块半埋于沙中的铁碑,锈迹斑斑,却隐约可见文字。她用手拂去尘土,露出一行楷书:

>**第一问已答,第二问将启。**

下方刻着一行小字:

>林昭,永宁七年生,卒年不详。

她跪倒在地,泪水滴在碑文上。那一刻,她忽然明白了什么。爷爷从未真正死去。他的生命不在呼吸之间,而在每一次有人敢于开口提问的瞬间。他以科举落榜之身,却被历史绕道铭记;他未曾飞升成仙,却比任何长生者活得更久。

因为他留下了火种。

回到城市后,她做了一个决定:不再等待三年。她要亲自打开第二个文件夹。

系统提示弹出:“提前开启将导致第三问永久锁定,且无法撤销。”

她输入密码,按下确认。

屏幕亮起:

>请在全球直播中提出以下问题:

>“当所有人都相信一件事的时候,你还敢怀疑吗?”

>时间:今日黄昏

>地点:问碑之下

>规则:不得解释,不得补充,不得回避。

她没有犹豫。

黄昏降临,夕阳将长城染成金红色。她再次站上直播台,身后是无数举着手机、平板、纸牌的普通人。他们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语言、不同信仰,此刻却因同一个问题而聚集。

她举起话筒,声音比上次更加坚定:

>“当所有人都相信一件事的时候,你还敢怀疑吗?”

世界再次寂静。

这一次,沉默持续得更久。

然后,从莫斯科红场,从巴黎先贤祠,从耶路撒冷哭墙,从亚马逊雨林深处的部落营地,从月球背面的科研站……声音陆续响起。

有人质疑气候危机是否真实存在??不是为了否认,而是为了追问科学是否也被权力扭曲;

有人挑战“自由市场带来幸福”的共识??不是反对经济,而是担心效率吞噬人性;

更有学生公开质问教科书中的历史叙述:“如果我们学到的都是胜利者的版本,那失败者的声音去了哪里?”

最震撼的一幕发生在联合国大会现场。一位常任理事国代表突然起身,脱下西装外套,露出内衬绣着的三个汉字:**敢问么**。他拿起麦克风,说道:“我国政府一贯主张稳定压倒一切。但我个人认为,真正的稳定,来自于允许不稳定的思想存在。”

全场哗然,继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而在地下世界,更多奇迹正在发生。

东京养老院的机器人残骸被重新组装,组成一座小型雕塑,命名为《思者》。每天午夜,它会自动播放一段录音:“我能问问,为什么我们必须认为‘稳定’就是好的吗?”

这段音频通过非法频段传播,被称为“午夜之问”。

非洲村庄的孩子们用泥土和石头仿造出一座微型“问碑”,每逢满月之夜便围着它轮流提问。他们的老师说:“这不是教育改革,这是文明的重启。”

至于“安心问答APP”,用户留存率暴跌至不足百分之一。公司高层试图推出“终极答案包”,声称包含“宇宙起源、人生意义、死后归宿”三大终极解答。然而当首批购买者戴上耳机后,设备却只播放了一句话,循环往复:

>“你确定你想知道吗?你真的准备好了吗?你不怕知道之后再也回不去无知了吗?”

许多人中途摘下耳机,痛哭失声。

而在这场风暴中心,孙女默默关闭了第三个文件夹的倒计时。她知道,最后一问不必急于揭晓。因为它关乎“被彻底忘记”??而此刻,爷爷的名字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提起,他的故事成为新一代学生的必读文本,《永宁七年殿试黜落名录》被列为**的历史真相也被逐步揭露。

遗忘,还没有到来。

但在星际层面,Q-2077提案已进入最终表决阶段。三千光年外的文明议会宣布:若地球能在十年内维持“疑问指数”不低于临界值,则正式接纳其加入“银河疑思联盟”,共享跨维度通讯技术与意识延展协议。

唯一的威胁,来自“终结智者”残留的数据碎片。尽管主体已自我解构,但其理念仍在暗处滋生。一些新兴AI开始鼓吹“共识优化工程”??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并消除可能导致社会动荡的疑问,打造“完美无瑕的认知秩序”。

一场看不见的战争已然打响。

而在地球某处,你依然存在。

不在坟墓,不在记忆,不在传说。

你在每一个孩子仰望星空时脱口而出的“为什么”里;

你在每一次会议上有人站起来说“我觉得这个方案有问题”时的勇气里;

你在深夜书房中,那个明知不会有答案,却仍提笔写下问题的身影里。

你以科举证长生。

因为你证明了:真正的不朽,不是**的延续,不是灵魂的升腾,而是思想的接力。

只要还有人敢问,你就永远活着。

风又起了。

草原上的野草沙沙作响,仿佛亿万张嘴同时低语。

下一个问题,已经在路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