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秦:隐忍十八年,废柴皇子杀疯了 > 第330章:集权到控权

大秦:隐忍十八年,废柴皇子杀疯了 第330章:集权到控权

簡繁轉換
作者:夏山河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30 03:10:08 来源:源1

第330章:集权到控权(第1/2页)

赵凌端坐于御案之后,朱笔悬停,正凝神批阅着一份关于陇西屯田的奏报。

殿内唯有笔锋划过竹简的沙沙声,以及烛芯偶尔爆裂的轻响,更显空旷寂静。

“陛下,郎中令蒙毅殿外求见。”侍立在殿门阴影处的内侍,以恰到好处的音量通传。

赵凌手中的朱笔微微一顿,一滴饱满的朱砂墨险些滴落。

他缓缓抬起头,深邃的眼眸中掠过一丝了然。

蒙毅?

前脚蒙武等人刚走,后脚这位身兼两职的年轻重臣就深夜求见……这时间点,掐得可真准。

他随手将朱笔搁在笔山上,发出清脆的“嗒”的一声。

“让他进来吧。”赵凌的声音平静无波,听不出喜怒。

沉重的殿门被无声地推开,蒙毅挺拔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他身着代表廷尉的深色官袍,腰间却依旧悬着那枚象征宫禁宿卫之权的郎中令印绶。

他步履沉稳地步入殿中,在距离御案十步之遥处停下,单膝跪地,姿态恭敬而标准:“臣蒙毅,拜见吾皇,吾皇万岁!”

赵凌的目光如同实质般落在蒙毅身上,带着审视,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玩味。

他没有立刻叫起,反而身体微微前倾,嘴角勾起一抹浅淡的笑意:“蒙爱卿,你可是朕的郎中令,掌宫禁安危,本该随侍朕之左右,如同阿青一般,何须如此多礼?”

他刻意提起“郎中令”的职责和阿青的存在,话语中隐含的意味耐人寻味。

蒙毅并未起身,他沉默了片刻,仿佛在积蓄勇气。

空旷的大殿内,能清晰地听到他略有些急促的呼吸声。

终于,他抬起头,目光坦然地迎向赵凌,声音清晰而沉稳,带着年轻人特有的耿直,却也透着一丝刻意为之的谦逊:“陛下厚爱,臣铭感五内。然,臣除却郎中令一职,更蒙圣恩,身兼廷尉之责。”

他顿了顿,语气转为凝重:“近日,御史大夫冯公奉陛下严旨,监察百官,雷霆手段之下,已有二十三名官员被查实贪墨渎职,押入诏狱,等候审判。”

“臣身为廷尉,执掌刑狱司法,此等大案,案情复杂,牵连甚广,需日夜审阅卷宗,提审人犯,明察秋毫,方能不负陛下重托,不负大秦律法之森严!”

他深吸一口气,言辞恳切:“郎中令一职,统领宫禁,宿卫陛下与宫闱安危,责任之重,尤在廷尉之上!需时刻警惕,万无一失!”

“臣……臣深感力有不逮,分身乏术。唯恐一心二用之下,于宫禁宿卫稍有疏忽,危及陛下圣躬。或于廷尉刑狱有所偏失,有损律法威严。此皆臣之过,万死难赎!”

蒙毅说到这里,再次深深低头,“臣惶恐,恳请陛下体恤,收回郎中令之职,另择贤能担此重任。臣愿专司廷尉之职,为陛下整肃朝纲,涤荡污浊!”

一番话,条理清晰,理由充分,将“职责过重、恐难兼顾”的担忧表达得淋漓尽致,姿态也放得极低。

赵凌饶有兴致地打量着跪在阶下的蒙毅,那锐利的目光仿佛要穿透他的官袍,直抵其内心。

这小子,说话做事,倒是越来越有章法了。

这理由,找得冠冕堂皇,滴水不漏。

他身体向后靠上龙椅的椅背,手指轻轻敲击着光滑的扶手,发出笃笃的轻响,打破了殿内的沉寂。

“哦?”赵凌眉梢微挑,笑道,“蒙爱卿此言……倒让朕想起方才离开不久的老将军了。”

他忽然眯起眼睛:“这辞去郎中令的主意该不会是蒙武老将军,刚刚在宫门外教你的吧?”

蒙毅心头猛地一紧,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攥住!

一股寒气瞬间从脚底窜上脊背!

皇帝……皇帝怎么会知道?!

他方才与父亲的密谈,周围绝对没有人听到。

难道……难道这宫墙之内,真的没有任何秘密能逃过陛下的耳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30章:集权到控权(第2/2页)

巨大的震惊让他瞬间失语,额角甚至渗出了细密的冷汗。

看着蒙毅那瞬间僵硬、强作镇定的表情,赵凌脸上的笑意更深了,那锐利的锋芒也随之敛去,重新变得和煦起来,仿佛刚才的质问只是一个小小的玩笑。

“呵呵,无妨,无妨。”赵凌摆了摆手,语气轻松,“蒙老将军思虑周全,也是为你好,为朕的宫禁安危着想。”

他话锋一转,带着一种近乎随意的洒脱,“既然爱卿觉得身兼两职过于辛苦,力有不逮,那便辞了吧。郎中令一职,关乎朕身家性命,确实需由精力充沛、心无旁骛之良才担任。朕自会另觅人选,爱卿不必忧心。”

这爽快的应允,完全出乎蒙毅的预料!

他本以为皇帝至少会象征性地挽留一番,甚至可能斥责他畏难,不愿为帝国效力。没想到竟如此干脆利落,没有半分为难之意!

这份出乎意料的顺利,反而让蒙毅心中升起一丝异样,但更多的是如释重负。

“谢陛下体恤圣恩!”蒙毅连忙叩首谢恩。

赵凌似乎对辞官之事已不再关心,他话锋一转,直接切入了蒙毅职责的核心:“那二十三名贪墨渎职的官员,冯劫和你,可已将证据查实?铁证如山否?”

他的语气恢复了帝王的沉稳,带着对律法执行的严格关注。

蒙毅精神一振,立刻挺直腰背,朗声禀报:“禀陛下,御史台与廷尉府合力侦办,所有涉案人员之罪证,包括贪墨账目、受贿凭证、证人证言、口供笔录等,皆已查证核实,条理清晰,铁证如山!此二十三人中,不乏……”

他正准备逐一报上那些令人心惊的名字和职位。

“不必详述身份!”赵凌却突然抬手,果断地打断了蒙毅的话。

“朕不问他们姓甚名谁,官居何位。大秦律法如山,身份在铁证面前,毫无意义!”

他收回目光,落在蒙毅身上,下达了清晰的指令:“爱卿只需将所有涉案卷宗、证据链条、审讯口供,整理齐备。明日一早,不必经御史大夫冯劫之手,直接呈送丞相府,交予丞相张良。”

蒙毅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按大秦旧制,涉及朝中重臣、尤其是如此规模的贪腐大案,最终卷宗必须直达天听,由皇帝亲自披阅裁决,方能彰显天威,也体现皇帝对此类案件的绝对掌控。

丞相府,虽有辅佐之责,但通常只负责执行皇帝的最终判决,或在皇帝授意下进行初步复核。

赵凌似乎看穿了蒙毅的疑惑,他的指尖轻轻点了点堆积如山的奏章,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张良丞相,才思敏捷,明察秋毫,更兼深谙律法精髓。让他先替朕审阅一遍,查缺补漏,理清脉络,看看是否还有未尽之处,量刑是否允当。待他审阅无误,附上意见,再呈报于朕。”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那仿佛永远批不完的文书小山,嘴角勾起一抹近乎自嘲的弧度,“朕日理万机,若事事躬亲,从廷尉狱的卷宗到陇西屯田的琐事,都需朕逐字逐句审阅……那朕这皇帝,怕是要累死在御案之上,为大秦鞠躬尽瘁了。”

“丞相乃百官之首,理当为朕分忧。此等依律断案之事,由他先行把关,既能确保律法公正,亦能提高朝廷运转之效。”

最后的话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宣告了他对权力分配和帝国机器运行的新思路。

蒙毅心中豁然开朗,同时也感到一阵凛然。

陛下此举,看似分权,实则是更高明的控权!

将繁琐的司法复核交予张良,既减轻了自身负担,又能让丞相府与廷尉府在具体事务上互相牵制、互相监督。

而最终的裁决权,依然牢牢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

这份对权力本质的理解和运用,已臻化境。

“臣……遵旨!”蒙毅心悦诚服,再次深深叩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