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一剑吞鸿 > 519章 晨起生乐,暮落死地(二)

一剑吞鸿 519章 晨起生乐,暮落死地(二)

簡繁轉換
作者:曹家大官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6-11 14:06:01 来源:源1

这几年,莫惊春在无人问津的太白山下,悟出了很多人生道理。

在这座终年积雪的山下,莫惊春常年随将士们一并在凛冽的冷风中风餐露宿,奋战沙场,在尖利如刀的岁月里,没有钱权交易,没有奢靡之风,没有人声鼎沸,也没有宦海浮沉,只有一腔热血和夜半三更时说不上来的情愫。

在无数个夜半沉声的夜晚,莫惊春秉烛而立,在群星璀璨的夜空下,他的少年锋芒,他的一身傲骨,他的满腔热血,全部隐藏在了血液里,不再显现于世人。

少年时“万里腾飞仍有路,莫愁四海正风尘”的莫惊春,已经随岁月消失在茫茫人海,如今的莫惊春,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啊!

不过,还有一句老话叫‘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莫惊春的拳拳报国之心未改,隐藏在血液里所有的傲骨和锋芒,未改。

今日,面对太子刘淮的挑三拣四,又想到日前因刘淮妄为而惨死山中的数万将士,素来胸次存不下一点杂陈的莫惊春,怒火中烧,他再也无法对刘淮忍耐寸分,差一点就要拍案而起。

一不做二不休,这里是我太白军的军营,就算我莫惊春冲撞你刘淮几句,就算我莫惊春揍你几拳,你又能把我如何?

大不了此战之后,老子挂帅封金,远走他乡,天大地大,你还能把老子如何?

还好,孙芸在侧洞察场中局势,他立刻发现了莫惊春的盛怒,就在莫惊春即将爆发之时,他悄悄在案下一把按住了莫惊春的手腕。

这一按,让逐渐失去理智的莫惊春瞬间清醒,他坐在原地低头不语。

对国家的衷心和对土地的热爱,让他选择了忍气吞声。

当此时,帐外传来剧烈吵闹之声,王彪之、陈步业两人一前一后,快步入帐。

众人一看,两人皆面怀愠怒之色,互相敌视。

这时的刘淮八面威风,他清了清嗓子,冷冷道,“大帐之内,两位公然喧哗,究竟有何要事?速速报来。若是要紧之事,本都督自有定夺。若是一些无关痛痒的小事儿,本都督可要问罪了!”

王彪之作为刘淮宠臣,先声夺人,怒道,“禀大都督,陈步业未经允许,私自以锦翎苍鹰传书长安,向陛下汇报军情。”

听完此话,未等刘淮作何反应,桓温立刻读懂王彪之话中深意,骤然大惊失色。

桓温对庙堂政事,感知十分敏锐,他洞悉并十分清楚此次东征对天子刘彦来说意味着什么,大汉寂寂多年,太需要一场大胜来打出国威、恐吓世族了,也太需要一场大胜,来激励天下人心,一表天子之志了。

所以,天子刘彦才会力排众议,调遣精兵良将,倾尽全力地支持此番东征。

帝国双剑陈步业、李长虹,东境五军,莫惊春、牟羽、孙芸,虎威卫、长水卫、右都侯卫....,整整十五万兵马,连在一起就如同一条不可战胜的长龙,就算用刀砍,也要砍上十天半个月。

可是,大汉近五分之一的精锐倾巢而出,最后却换来一个全军覆没的下场,这绝对不是天子刘彦和庙堂群臣翘首以盼想要的结果,更不是大汉千万子民想要看到的结果。

更可怕的是,东境五军的战败,会起到连锁反应,那些被天子运筹帷幄压制的喘不上气的世家大族,很有可能借机死灰复燃。

这意味着:天子的心病,又要复发了。

东境惨败至此,天子刘懿定是要给天下人一个交待,那其中便涉及到了一个问题。

追责,问责,担责!

只要将战事经过原原本本地呈报天子,导致战事战败的罪魁祸首,大家心知肚明,自然是太子刘淮。

可是,桓温却不能让这怠慢军机、指挥失误的大罪名,落到太子刘淮头上。

从桓温辞去家主之位、兼领太子刘淮的工学经师起,他便与刘淮荣辱与共,如果太子刘淮因为此战之罪被陛下废黜,他桓温的政治生涯便算到此结束,他桓温的一生大梦,也要到此结束。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对于桓温来讲,太子刘淮,便是他的时,便是他的运,对于桓温背后已经垂垂老矣的桓家来讲,太子刘淮,是桓家实现复兴的最后一根稻草。

此生还未封候拜将,建立功勋,家族也没有再续荣光,他桓温可不甘心回曲州淮南郡做个土财主。

所以,在败退逃命的路上,桓温一直在思虑:除了太子刘淮,谁该为这一战,担负最大的责任?换个说法,谁适合成为太子刘淮的替罪羊呢?

辗转反侧,莫衷一是,想来想去,桓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只能将此事暂时搁置,待到安全之所,再与王彪之、程虢商议一番,拿出个计策。

哪知,今日陈步业横插一杠,反倒将了太子一军。

锦翎苍鹰飞速如光,此刻若想将其追回射杀,是绝不可能的。

这件原本并不算急迫的事情,忽然间变得急迫起来。

于是,就在刘淮等人还在惊异于桓温的失态时。桓温急忙起身,匆忙问到,“陈都候,你在信中,究竟所说为何?”

陈步业冷冷说道,“如实所说!胶柱鼓瑟!”

刘淮似乎没有想到此事的严重性,他饶有兴趣地问道,“胶柱鼓瑟?此话怎讲?”

陈步业面色如霜,“调弦之柱被胶粘住,瑟便无以发声。太子为将,便如同胶住了十五万大军变通之道,唯余猛攻死战一途,后果自然不堪也!”

桓温听后心中大慌,还未等刘淮出言呵斥,便急急说道,“陈都候,你,糊涂啊!”

陈步业腰杆挺得笔直,“忠心谋国,怎会糊涂?”

“你将此战和盘托出,岂不是.....”桓温差一点道出了心中所想,却及时止嘴,他勉勉强强找了个借口,幽声叹道,“此战胜负如何,还未可知,陈都候此举,怕是要激起朝堂千层浪啊!”

说这话的人没有底气,更不要说听这话的在场诸将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