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 > 第146章 争议2

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 第146章 争议2

簡繁轉換
作者:邋邋遢遢的星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6-21 14:20:06 来源:源1

第146章争议2(第1/2页)

内阁次辅李青松见张荣言罢,毫不迟疑,随即挺身而出,跨前一步,打断了朝堂上的争论,拱手向庆帝奏道:

“陛下,诸位同僚,如今后金之势,绝非鞑靼与蒙古二部可比。

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偌大的辽东,就剩广宁一隅之地尚在我大庆之手,若非神武侯用兵如神,化解危机,恐怕辽东早已尽失,落入后金铁蹄之下。

试问,若此时我们还瞻前顾后,不积极练兵备战,一旦后金大军长驱直入,我朝锦绣河山将毁于一旦,那时国本又从何谈起?民生又如何安稳?

再者,后金改国号为‘清’,此非小事,乃其意图问鼎中原,与大庆争锋之信号。我们若再以常规思维应对,恐怕会贻误战机,悔之晚矣。

臣以为,练兵之事刻不容缓,需即刻着手进行。”

李青松一番言辞,掷地有声,朝堂之上,不少人纷纷点头,面露赞同之色。

即便是太上皇一脉的大臣,也不得不承认其言之有理,毕竟他们都是太上皇时期过来的,自然明白后金的危害,但是...

认同归认同,但绝对不能赞同!

“李大人所言虽有道理,后金之患我们亦深知。然而,仓促练兵,诸多隐患不可不察。”

一道声音自贾玌身旁响起,贾玌眉头一皱,身躯不动,微微侧头望向说话之人,五军都督府右都督常翰飞!

贾玌眉头舒缓,嗤笑一下,走了一个王子腾又来一个常翰飞!

常翰飞微微一顿,目光扫了贾玌一眼,观察着众人的反应后继续说道:

“如今我朝军制已然成型多年,骤然练新军,新旧军制如何协调?

新军所需将领从何而来?

难道要从现有军队中抽调精锐?

由谁来练兵?

这练兵之人又是否有真才实学?

倘若所选非人,不仅白白耗费钱粮,还可能将新军练成一群乌合之众。切不可因一时冲动,贸然行事啊,陛下!”

连续五问抛出,朝堂上陷入了短暂的寂静。

问题很明显,建立新军也不是不行,但太上皇一脉的人也要在其中分一杯羹。

就在这时,一直静静聆听的神武侯突然轻笑一声,打破了这份沉默...

贾玌嘴角勾起一抹弧度,冷笑一声,迈着从容的步伐向前常翰飞踏出几步,这才慢悠悠地开口:

“常都督,您这番担忧,着实有些杞人忧天了。”

贾玌微微仰头,扫视一圈朝堂,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

“我朝陛下圣明,洞察乾坤,只要陛下一声令下,军制协调这般事宜,群臣自当全力以赴,齐心协力找出妥善之法。怎会如您所言,毫无头绪?”

“再说新军将领选拔,我朝人才济济,英雄辈出,只需设立公正严明的考核机制,广纳贤才,有才者居之,何愁无可用之人?”

贾玌微微眯眼,神色傲然,直直看向常翰飞。

“至于常都督最为忧心的练兵人选,哼,臣不才,愿毛遂自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46章争议2(第2/2页)

臣自幼熟读兵书,深谙兵法谋略,又历经沙场磨砺,积累了诸多实战经验。若能担此重任,必定殚精竭虑,不负陛下所托,练出一支纪律严明、能征善战之师。”

常翰飞面色一沉,冷冷地盯着贾玌,毫不客气地反驳:“贾侯爷,莫要空口白话。你虽口口声声说能担此大任,可你年纪尚未及冠,纵是熟读兵书,又能有多少实际阅历?”

说完,常翰飞眼神中满是质疑:“练兵非儿戏,这不仅需要精通兵法,更要熟知人性、懂得驭下之道。你这般年轻,骤然担此重任,如何能服众?又如何确保能将新军训练成真正的劲旅?”

常翰飞此言一出,太上皇一脉的大臣们纷纷点头附和,朝堂上响起一阵低声议论。

然而,他的话音刚落,陈守年突然大笑出声,笑声爽朗,瞬间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只见陈守年大踏步向前,站定后直视常翰飞,言辞犀利:

“常都督,您这话可就不对了!贾侯爷年纪轻轻又如何?论功绩,他可是提着努尔哈赤的首级,带着十几万后金军的伤亡归来的!这般赫赫战功,满朝文武几人能及?”

陈守年环顾四周:“若这样的人才都不合适练兵,那敢问在场诸位,谁还有资格?难道仅凭资历年岁,就能在战场上击退强敌,保我大庆江山吗?”

这一番话掷地有声,让原本附和常翰飞的大臣们一时语塞。想当初努尔哈赤起兵攻打辽东之事,他们可都是努尔哈赤的手下败将,而且还是以多败少!

回想起往昔惨败于努尔哈赤之手的耻辱经历,那些太上皇一脉的武官们脸色涨红,心中虽有不甘,却也无言以对。

正当几位太上皇一脉的大臣欲要强行开口反驳之时,忽听殿外传来一声悠长而洪亮的呼喊:“太上皇驾到——”

这一声呼喊,宛如一记重锤狠狠敲响在本就汹涌的朝堂湖面,激起千层浪。

太上皇一脉的齐齐松了口气,下意识地整了整衣冠,然后齐刷刷地转身,朝着殿门方向恭敬而立。

新皇一脉的心中皆是一沉,纷纷望向龙椅上的庆帝那波澜不惊的龙颜,便是一同整理衣冠,迎接太上皇!

只见太上皇在一众内侍的簇拥下,龙行虎步地迈进大殿。他神色威严,目光如电,扫视着在场的群臣。

众大臣纷纷行礼,齐声高呼:“参见太上皇!”

庆帝面色如常也站起身,微微躬身行礼,表示尊敬:“父皇,您怎么来了?”

太上皇冷哼一声望着自己这孝顺得随时盼着他死的儿子:“孤若不来,这朝堂怕是要被你们吵翻了天!”

接着望着一众还在行礼的文武百官说道:

“都起来吧。”

太上皇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群臣起身,各自归位,但气氛依旧凝重,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太上皇身上,等待着他的下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