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 第227章 蹊跷!老逼登你不对劲!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第227章 蹊跷!老逼登你不对劲!

簡繁轉換
作者:朕闻上古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6-28 02:29:10 来源:源1

第227章蹊跷!老逼登你不对劲!(第1/2页)

御书房内,朝臣的争辩声如沸鼎之水。

朱元璋握着奏折的指节泛白,脸色一阵阴晴不定。

他何尝不知流民问题刻不容缓?

可当想起库房里那笔等同于一年赋税的巨款,眼前便浮现出北伐军横扫漠北的壮阔图景——李成桂在高丽的局势已渐明朗,只要再攒些时日,定能一鼓作气荡平北元余孽。

相比于此,这些流民,当真是算不得什么了。

这也是老朱此刻迟疑的原因。

就在气氛僵持不下时,郭允道叹了口气,说道:“陛下,这实乃天灾,非人力所能阻止。若强行驱逐,只会让百姓对朝廷寒心;若全力收容,又确实面临诸多困难。但老臣以为,百姓为天,朝廷当以百姓安危为重啊!”

朱元璋沉思良久,最终重重地叹了口气,目光坚定地说道:“罢了!传朕旨意,拨款赈灾,妥善安置流民。太子,此事就交由你负责,务必办好,莫要让百姓失望!”

太子标闻言大喜,连忙领命:“儿臣遵旨!定不负父皇所托!”

赵瑁张了张嘴,还想说些什么,可看着皇帝陛下阴沉的脸色,最终还是将话咽了回去。

这场御前会议,老朱和一众军机大臣一直足足商量了几个时辰,结束之后也到了用膳的时间。

其余人识趣地退下,老朱留下了太子标,徐达、李文忠与两小只一起用膳。

御膳房新制的羊肉羹蒸腾着热气,朱元璋却无心动筷。

窗外飘起又一场雪,细雪扑簌簌落在琉璃瓦上,将方才御书房里的争论声都冻住了。

他望着碗中浮起的油花,郭允道的声音仿佛还在耳畔,这老臣说京城已冻死百人,流民如潮水般涌来,可他满脑子都是北伐的军粮账簿。

“这天气确实是冷了很多、很多。”朱元璋搁下玉箸,锦袍袖口扫过碗沿发出细微声响,“郭允道说光是京城就冻死上百人,也不知道这天下到底要有多少人要被冻死。”

他话音未落,窗外的雪突然下得急了,雪粒子砸在窗棂上,像是无数双叩门乞食的手。

朱高炽突然将青瓷碗重重一放,嗓音里裹着刺:“那你刚刚还不想赈灾?朝廷现在又不是没有钱粮!”

殿内瞬间死寂,太子朱标手中的汤勺“当啷”掉进碗里,溅起的汤汁在象牙筷上凝成珠。

朱元璋猛地拍案而起:“兔崽子,你懂什么!”

“你以为打仗不花钱粮的吗?好不容易攒下这点家底,咱要用来踏平北元!纳哈出的骑兵还在边境烧杀抢掠,不把他们彻底剿灭,因此丧命的百姓只会更多!”

听到这话,朱高炽丝毫没有畏惧,仍梗着脖子道:“可现在就有人冻死在城墙根下!”

“够了!”太子标突然开口,狠狠瞪了朱高炽一眼。

“父皇息怒,炽儿也是忧心子民……”

“让他说!”朱元璋胸前剧烈起伏,眼睛死死地盯着小胖墩。

朱高炽继续嘲讽道:“皇爷爷,您当真觉得北伐比赈灾重要?

“逆孙!”老朱筷子重重敲在碗沿,“你可知十万大军一日需多少粮草?北元不灭,百姓永无宁日!”

听到这话,朱高炽嗤笑了一声,索性不再言语。

“臣无能,无法为陛下分忧,为民解困,实在是惭愧!”

听到老朱这话,李文忠很是无奈的说道。

作为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的亲外甥,他太清楚老朱深夜伏案批阅奏折的辛劳,也深知内库账册上那笔北伐专款承载着怎样的执念——那是要彻底荡平北元、永绝边患的雄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27章蹊跷!老逼登你不对劲!(第2/2页)

“咱又何尝不是无能为力?天命不可违啊!”

老朱无奈地摇了摇头,面对这股大自然的力量,即便是贵为皇帝的他,也感到无能为力。

冬日夺命,本是常事,每年冬季都有人因寒冷而丧命。然而今年似乎情形格外严重,时值十一月,寒冬尚未至极,京城已有百余人因寒冷而辞世,这天气实在是寒冷至极。

气温每降一分,流民的数量便随之增加。

流民问题,始终是历朝历代难以解决的顽疾。

不论是战火硝烟,还是饥馑荒年,亦或是此刻的严寒,百姓无法生存,便不由自主地向繁华都市迁移。

而金陵,作为大明王朝的京城,自然是这些流离失所者的首选目的地。

流民一旦增多,治理便成难题,他们往往铤而走险,从事抢劫盗窃之举,导致京城犯罪率激增。

然而,老朱的心思却更多地放在了北伐之上。

这是大明最好的机会,也极有可能是他们这些开国君臣最后的机会,任何人都阻拦不得!

见到老朱这不当人的模样,朱高炽顿时有了主意。

“皇爷爷,咱们要不出宫去看看?”

听到这话,太子标深深地看了一眼小胖墩一眼,随后也附议道:“父皇,您不是常说要我们了解民间疾苦吗?或许今日就是个不错的机会。”

老朱闻言眉头一皱,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可朱雄英这个时候也开口了,请求道:“皇爷爷,您就陪我们出宫转转呗!”

宝贝大孙都开口,老朱当然不会拒绝。

徐达与李文忠倒是不以为意,跟着就去了。

六人换上粗布棉衣,踏着积雪混入人流,寒风如刀,吹得人脸生疼。

“这天气确实是冷了许多!”

老朱紧了紧身上的袍子,突然开口道。

徐达与李文忠点了点头,两小只更是都把自己裹成了粽子。

“可不是嘛!”

“天气越来越冷,木炭的价格就越来越贵!”

李文忠眉头一皱,叹道:“往年木炭三十文一担,如今已涨到六百文。寻常人家别说生火,连御寒的棉衣都典当了。”

作为文武双全的大明战神,李文忠对京城中的风吹草动,还是颇为了解。

这话如重锤砸在心口。

“什么?”老朱顿时惊了,脸色很是难看。

“六百文一担?这可是翻了整整二十倍啊!寻常老百姓怎么用得起?”

李文忠叹了口气,幽幽开口道:“根本就用不起!寻常人家连糠菜都吃不上,哪来的钱买炭?”

“或者说这木炭,从一开始就不是给平民百姓用的,他们也没有本钱去用!西山窑的炭工冻死在窑洞里,可上等银骨炭依旧一车车送进勋贵宅邸。”

“说到底,这炭火......”李文忠顿了顿,目光扫过老朱,“从不是为泥腿子们烧的。”

听到李文忠这**裸的话语,老朱长叹了口气。

先前是老朱不知道,一门心思地想着北伐大业。

现在老朱知道了,这心里面那是说不出的难受,压抑到了极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