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 第190章 成长!朱雄英的变化!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第190章 成长!朱雄英的变化!

簡繁轉換
作者:朕闻上古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6-28 02:29:10 来源:源1

足利义满走了。

而后龟山猢狲则被吊在了大明旗杆上。

倭国京都城外的营垒里,篝火却将暮色烧得通红。

朱高炽与傅友德打了声招呼,就带着朱雄英巡视军营。

朱雄英走出帅帐,随后看向了不远处,突然压低声音道:“高炽,那龟山猢狲……当真被你挂在旗杆上示众了?”

“不过是震慑宵小的手段罢了。”朱高炽轻笑了一声,“这些倭人对劳什子天皇一向尊崇有加,所以此刻天皇受辱,他们势必群情激愤,但这个时候,足利义满却选择投降大明……”

话说到这儿,朱雄英立刻就反应了过来,默默向他竖起大拇指。

“高炽啊高炽,你真是卑鄙阴损啊!”

朱高炽:“……”

事实上,他之所以选择不直接进攻京都,主要还是基于军心士气的问题。

三个多月的行军作战,不间断地浴血搏杀,大明将士已经很疲惫了,有的将士甚至是已经累得迈不动腿。

粮草和水可以沿途劫掠补充,但体力却需要充足的休息才能恢复。

很多时候,军心士气,很轻易就可以解决,但很轻易也会崩溃。

此刻朱高炽有意带着朱雄英开始巡视军营,伤兵的**,染血的战刀,处处散发着硝烟味的营帐,还有将士们围坐火堆旁烤肉时发出的豪迈笑声。

朱雄英见状不免有些讶然,眼中满是迷茫之色。

这些将士似乎并不在乎生死,活着的人都聚在一起盘算斩首多少级,能换多少军功银钱。

“过来。”朱高炽突然拉住他的手腕,拐进一处临时搭建的马棚。数十匹战马正低头啃食草料,马夫们围着火堆分割刚猎来的野鹿,油脂滴在炭火上,腾起的青烟裹着肉香直冲帐顶。

“看到那瘸腿的老兵了?”朱高炽指着角落蜷缩的身影,“这可是当年随老朱平定陈友谅的老兵了,左腿是在鄱阳湖被流箭射穿的。”

朱雄英顺着他的目光望去,老兵正用缺了口的匕首削着木棍,在地上划出歪歪扭扭的字迹。火光映亮他沟壑纵横的脸,左眼处狰狞的伤疤让半边脸都扭曲变形。

“他叫王二柱,”朱高炽压低声音,“听老傅说,这次随军渡海,只为给独子攒够娶亲的彩礼。”

大明对麾下将士好,那可是出了名的。

但凡立下了军功,就一定可以得到赏赐,这是在老朱率军征战就立下的规矩,所以没有将士会担心这一点。

更别提先前他们一路向东攻城拔寨时,众将也会偶尔允许他们屠城,所以掠夺了不少金银财物,当然这里面有一半是需要上交的,充当军费开支,剩下那一半他们可以自己留着。

所以这一次参与作战的大明将士,基本上都可以满载而归,再加上军功赏赐,他们最差都能够再买几亩上好的田地,娶一个媳妇儿,甚至咬咬牙说不定还可以买上一头价值昂贵的耕牛,以后种地就方便多了。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那就是他们必须得活着回去。

不过即便他们没能活着回去,也不用担心什么,因为这些将军自然会安排好他们的后事,皇帝陛下更是从来不会吝惜抚恤赏赐,他们该得的赏赐和银钱一分都不会少。

这才是大明可以剪灭群雄、定鼎天下的真正原因!

这也是大明战兵可以悍不畏死地为国征战从来都不会退缩的真正原因!

不等朱雄英回答,远处突然爆发出哄笑。

十几个士兵簇拥着个满脸黢黑的汉子走来,那人肩头扛着半截旗杆,顶端还挂着面残破的倭旗。

“胖殿下快看!”汉子将旗杆重重杵在地上,得意洋洋地开口道,“这是老子在飞鸟城夺的!等打完这仗,我就能在老家盖三间瓦房,再买头黄牛!”

此话一出,朱雄英气得上前就是一脚。

你个驴操的,敢在我们面前自称老子?

朱高炽笑着拉过朱雄英:“这位是张猛,从济南卫来的。说说,你小子打算怎么处置这些战利品?”

张猛挠着乱糟糟的头发,露出缺了颗门牙的嘴:“一半充公,一半换银子!我娘说了,等我回去就把村西头的荒地盘下来,再给我妹子说门好亲事!”

四周爆发出善意的哄笑,有人起哄让张猛唱曲。汉子挠了挠头,突然扯开嗓子吼起家乡小调。

苍凉的歌声里,朱雄英注意到不少士兵悄悄抹了抹眼角。这些平日里挥舞刀枪的糙汉子,此刻眼中竟闪着与他相仿的泪光。

残酷的战场上,儿郎们谈笑风生,字字句句都是对生活的美好憧憬和向往,甚至在张猛的带动下,大部分人都开始高声吟唱起了家乡的歌谣。

大家都明白,前面就是倭国的京都了,马上就可以结束掉这场战争了,而他们也会满载而归!

朱高炽面带微笑,随便找了一个人堆,就带着朱雄英坐了进去,丝毫没有什么架子,安静地听着将士们聊天,听他们嬉笑怒骂,听他们吟唱歌谣。

一番插科打诨后,两小只才突然发现,明军无敌于天下,其实靠的并不是手中的刀剑,而是那股子慷慨而热烈的精气神。

什么“忠君报国”之类的口号,太苍白太矫情,绝大部分将士没那么高尚的品德和觉悟。

他们大多都是粗鄙的人,大字都不识几个,谈什么家国大义,宗法礼制呢?

他们浴血杀敌,他们攻城掠地,他们为王前驱,为的是就是给儿孙积攒家底,就这个理由,够吗?

当然够了!

朱高炽与朱雄英很快融入了其中。

可惜军中战时不得饮酒,否则他非要与这些儿郎痛饮一番。

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是一个残酷的现实。

很有可能在这最后一战中,这一张张熟悉的面孔,都会消失不见。

一想到这儿,朱雄英顿时就有些眼眶湿润。

“看到了吗?”朱高炽的声音突然变得低沉,“他们不是帝王陵墓里的兵俑,不是朝堂上奏折里的数字。他们是活生生的人,有爹娘要孝,有妻儿要养。”顿了顿,朱高炽指向不远处正在擦拭火铳的少年兵,“那小子才十六岁,跟着兄长从云南来,只为给病弱的母亲抓药。”

朱雄英喉头突然发紧。

他突然回想起,以往在东宫太子府,那些名士大儒讲经时,提及将士时,不是“蛮横武夫”,就是“卑贱丘八”。

那些峨冠博带的身影与眼前这些满脸烟尘的士兵重叠,竟显得如此荒诞。

“老朱当年定下军功授田制,”朱高炽蹲下身,拨弄着将要熄灭的火堆,火星溅起又熄灭,“不只是为了收买人心。”

“你看这些刀枪,”他拿起地上一柄锈迹斑斑的腰刀,“再锋利的刀刃也会卷口,再强壮的士卒也会衰老。唯有让他们知道,浴血奋战能换来实实在在的好日子,这江山才能固若金汤。”

朱雄英下意识地点了点头,此刻望着跳动的火苗,他突然明白,真正的仁政不是束起将士的手脚,而是让他们的血不白流。

“记住,”朱高炽的手掌重重落在他肩头,“这些人愿意为大明抛头颅洒热血,不是因为‘忠君报国’四个字,而是因为他们相信,大明会护着他们的妻儿,朝廷会守着他们的田产。”

他指向远处连绵的军帐,“若有一日你登上皇位,要做的不是高高在上发号施令,而是要让每个士兵都知道——只要为大明流过血,就永远不会被辜负。”

朱雄英却觉得眼眶发烫,他想起那些饱学之士摇头叹息“赳赳武夫,不知礼义”,此刻看着这些围着火堆欢笑的士兵,听着他们谈论着土地、妻儿和未来,突然觉得那些“之乎者也”的论调,竟如此苍白无力。

远处传来更鼓声,朱高炽起身掸了掸衣袍:“回去吧,明日那足利义满可能就要开城献降了。”

朱雄英沉默着点了点头。

两人刚走出马棚,突然听见身后传来怯生生的声音:“两位殿下……留步!”

二人回头一看,却是先前削木棍的老兵王二柱。

他捧着个布包,佝偻着背快步走来:“小的斗胆,这是给家里写的信……想劳烦二位小殿下,帮忙捎到凤阳府……”

朱雄英接过布包,触手是粗糙的草纸。借着月光,他瞥见纸上歪歪扭扭的字迹:“吾儿福生,爹在倭国一切安好……等挣够了钱,就给你娶杏花姑娘……”

朱高炽强忍着心中的酸楚,故意打趣道:“老王,要送你自个儿送,马上就回去了,给我们干啥?”

王二柱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这不是还有最后一战吗?估摸着很凶险,所以……”

“放心,”朱雄英的声音难得带上几分哽咽,“我大明的儿郎,血不会白流,信也不会落空!”

告别了千恩万谢的王二柱,两小只此刻心情都很复杂。

朱高炽转头看向朱雄英,目光如炬,“记住今日所见所闻,这才是我朱家江山的根基。”

朱雄英狠狠点了点头,将布包紧紧放在怀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