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 第231章 京城震动!百官的不安!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第231章 京城震动!百官的不安!

簡繁轉換
作者:朕闻上古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6-28 02:29:10 来源:源1

第231章京城震动!百官的不安!(第1/2页)

老朱红了眼眶。

直到此刻,他才终于明白了小胖墩的苦心。

都到了这时候了,还北伐个什么?

老朱北伐的目的,在于彻底覆灭北元,给后世子孙打下一个太平江山。

可现在百姓子民正在遭受苦难,他这个大明皇帝又岂能眼睁睁地看着?

他盯着护城河边蠕动的流民群,眼眶里翻涌的不只是泪水,还有从未见过的滔天怒火。

小胖墩先前的嘶吼突然在耳畔炸响:“难道北伐就非得踩着百姓子民的尸骨吗?”

此刻老朱终于明白,孙儿通红眼眶里的悲愤,比任何奏疏都更刺目。

半个时辰后,玉带蟒袍的官员们在风雪中列成蜿蜒长队。

当他们看清眼前景象时,不少人当场捂住口鼻——窝棚里横七竖八躺着冻毙的流民,婴儿骸骨被母亲搂在怀中,老人啃树皮的牙齿碎落在地,混着暗红血痂。

而他们的皇帝陛下,此刻正满脸铁青地立在那里。

见到这一幕,百官哪里还不明白,他们大难临头了,于是全都齐刷刷地跪倒在冰天雪地里面。

朱元璋突然暴喝:“都睁大眼睛看看!这就是你们治理的天下!”

礼部尚书赵瑁刚要开口解释,被朱元璋一脚踹翻在地,狼狈到了极点。

“你不是说寒冬流民不过疥癣之疾?来!你给朕说说,这疥癣怎么啃食亲生骨肉!”

老朱抓起地上半截带血的树皮,径直甩在赵瑁脸上,“《周礼》里的‘保息六政’,你们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易子而食、析骸以爨,这些词你们真以为是史书里的戏文?!”

赵瑁骤然间被老朱一阵劈头盖脸的怒骂,吓得整个人脸色惨白。

他并非科举入仕,而是在洪武八年因儒生身份被重用,担任河南府教授,后提升为广东琼州府知府,因为颇有政绩因此受到老朱的青睐,期间不断晋升,于洪武十七年,官至礼部尚书。

可是此刻,直面老朱的怒火后,赵瑁才终于反应过来,帝王不可哄骗啊!

“当年老子讨饭吃观音土的时候,就发誓不让百姓再受这罪!可你们呢?”

老朱脸色铁青地怒斥道,百官全都被骂傻了,在寒风之中瑟瑟发抖。

朝堂上最善言辞的翰林学士此刻抖如筛糠,朱元璋却不肯放过他。

“你上个月还在奏疏里说‘岁稔年丰,万民乐业’?睁眼看看!”他抓起把混着泥沙的雪塞进对方嘴里,“这就是你说的丰年?这就是你们蒙蔽朕的下场!”

这翰林学士惊恐万分,却是不敢挣扎,硬生生地将那雪给咽了进去,然后瘫软在地上。

见此情形,朱高炽顿时乐开了花。

“啧啧,不愧是老朱啊,折腾官员就是有办法!”

“这些狼心狗肺的东西,就是该这么好好治治他们!”

一旁朱雄英却看得惊为天人,毕竟老朱这么做,实在是有失威严。

朱高炽却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问道:“英哥儿,还记得我之前跟你讲的腐儒误国吗?这两个狗东西就是最好的例子。”

“先前我就觉得奇怪,灾情都这么严重了,老逼登为什么还没有引起重视呢?还一门心思地念着北伐!”

“现在你明白了吧?都是因为这些狗东西在蒙蔽圣聪,所以老逼登压根不知道灾情如此严重!”

听到这话,朱雄英瞳孔猛地一缩。

“也就是说,如果今日我们不亲自出宫看看,那……”

“那不知道多少流民会惨死在冰天雪地里面!”朱高炽直接给出了答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1章京城震动!百官的不安!(第2/2页)

朱雄英听后脸色顿时变得铁青,望向赵瑁等人的眼神里面满是杀意。

“这些该死的腐儒,真是可恨至极!”

朱高炽笑着点了点头,嘱咐道:“以后等你做了皇帝,千万不能跟老逼登一样,亲信这种腐儒的谗言。”

“什么太平盛世,什么四海升平,这种话都是故意说给你听的,遇到这种人直接废了他。”

朱雄英狠狠点了点头,将这句话牢牢记在心里。

户部尚书郭允道突然跪行上前,官帽早被风吹落,白发凌乱如枯草:“陛下息怒!臣愿倾尽户部存银,即刻开仓放粮!”他转头怒视同僚,“谁若敢克扣一粒米,郭某第一个提头来见!”

工部尚书也跟着叩首:“臣请亲率衙役,三日内搭建千顶暖棚!”

这暖棚当然不是温室大棚,就是一个普通点的棚子,也至少比流民现在住的简易窝棚要保暖得多。

朱元璋冷笑着扫视群臣:“现在知道慌了?晚了!”

眼瞅着老朱还准备发飙,太子标及时出言提醒道:“父皇,赈灾济民要紧,再拖下去不知道又有多少子民枉死。”

老朱听后冷哼了一声,这才暂时放过了百官。

随着一道道旨意下达,金陵城瞬间紧急动员了起来。

运粮车队碾着积雪疾驰,军医背着药箱冲进窝棚,工部官员手持皮尺丈量安置用地……百官不得不倾尽全力,因为皇帝陛下可没有走,还站在那里看着!

而且六部百司的主印官,此刻全都跪倒在冰天雪地里面。

雪粒子如钢针般扎在蟒袍官服上,六部主印官们跪伏在结冰的护城河堤,玉带扣与青砖相撞发出细碎脆响。

户部尚书郭允道的膝盖早已失去知觉,望着不远处皇帝陛下攥着剑柄的手,仿佛看见那把斩过无数贪官的天子剑正悬在自己脖颈。

“三刻钟内,必须让流民喝上热粥!”

皇帝陛下的声音响彻耳畔。

工部侍郎李岩浑身发抖,指甲深深掐进掌心才勉强稳住身形。他想起上个月还在奏疏里写“冬赈事宜尽在掌握”,此刻却连丈量安置地的皮尺都险些抓不住——寒风卷着雪片糊在脸上,他只能趴在地上,用袖口反复擦拭模糊的刻度。

刑部尚书开济带着衙役搭建暖棚维持秩序,铁锹铲进冻土时溅起的冰碴划破脸颊,他偷眼瞥见跪在不远处的礼部尚书赵瑁,对方正用冻僵的手指,一笔一划地在雪地上书写安置章程。

往日最讲究仪轨的文官,此刻连官帽滚进泥雪都浑然不觉。

朱高炽站在城楼上,看着雪地里此起彼伏忙碌的身影。工部官员的皮袄被木料划破,露出里面打满补丁的中衣;户部吏员清点粮食时,冻僵的手指在账簿上留下道道血痕。

这些平日里峨冠博带的朝廷大员,此刻却像惊弓之鸟般拼命奔走——不是为了百姓,而是畏惧那道站在风雪中、随时可能落下屠刀的身影。

这就是老朱啊!

朱高炽嘴角露出了笑容。

那个杀尽贪官的洪武皇帝,骨子里仍是濠州城外抱着讨饭碗的少年。

然而当第一缕炊烟升起时,新的难题如乌云压城。探马来报,四周又有近十万流民正朝金陵涌来;御史台奏称,半数州府粮仓见底;更棘手的是,安置流民所需的耕地、棉衣、种子,根本无从筹措。

这就是全力赈灾必须面对的难题。

流民并不是蜂蛹一处,而是得知哪里开仓放粮了,立刻就会蜂拥而至。

没办法,他们只想活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