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 第259章 鱼儿上钩!让子弹飞一会儿!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第259章 鱼儿上钩!让子弹飞一会儿!

簡繁轉換
作者:朕闻上古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6-28 02:29:10 来源:源1

天津工业区官衙内,烛火摇曳。

朱高炽指尖捏着密探送来的情报,火苗舔舐着信纸,“王伯庸高价囤粮”几字在跳跃的火光中扭曲、炭化,最终化作灰烬。

他嘴角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那笑容里藏着运筹帷幄的笃定。

不容易啊,辛苦布局这么久,你个老狐狸总算是上钩了!

一旁的卓敬见状,难掩急切,追问道“小胖殿下,咱们收网吗?”

朱高炽轻轻摇头,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不着急。先让子弹飞一会儿!”

卓敬虽对这话似懂非懂,但出于对小胖墩的信任,还是让他选择遵从命令。

此后五日,一队队粮车接连驶入天津城。

粮车往来本是平常之事,可今日这队却格外引人注目。

押车的竟是天津官府的差役,更令人震惊的是,露在外面的粮袋上赫然打着江南苏州的封条。

江南的粮食,竟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北方的天津城。

随着粮车入城,各种消息如同长了翅膀,在天津城的大街小巷飞速流传。

不知从何处传出流言,言之凿凿地称朝廷心系北方灾情,早在两月前便下旨调拨江南各城粮食,经海路驰援北方,今日入城的不过是第一批。

这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天津城内驻留的粮商群体中炸开了锅。

北方因灾荒粮食稀缺,粮商们正是瞅准这个时机哄抬粮价。

傻子都知道,粮食是生活必需品,普通百姓虽无力购买,但家底殷实的富户和大户人家为了度过饥荒,必然会不惜代价。可如今江南粮食到来,打破了这种稀缺局面。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当“稀”不再,高价粮食还能卖得出去吗?粮商们陷入了深深的恐慌。

当夜,周富海、赵有德等一众粮商齐聚一堂,神色凝重地商议对策。

他们急忙派出伙计前往官仓查验粮食真假,很快伙计们便回来禀报粮食货真价实!

押车差役用刀划开粮袋,金灿灿的小麦倾泻而出。

这个消息让粮商们的心情愈发沉重。

今日入城的粮食虽仅有一万多石,但谁也不知道后续还会有多少江南粮食涌入。

若照此下去,他们手中的粮食还能值几个钱?

还能继续以四十文一升的高价售卖吗?显然不可能。

到了这个时候,别说什么百文一升了,他们极有可能赔得裤衩子都不剩!

惊慌失措之下,粮商们决定再次求见王伯庸。

这个平日里老谋深算的王氏家主,此刻虽仍故作镇定,但众人都能察觉到他语气中的底气不足。

王伯庸温言安抚众人,坚称这不过是天津主官的把戏,绝不可能是真正的江南粮食。

得到王伯庸的保证,粮商们稍感安心,继续花重金收购市面上的粮食。

然而,天津城的恐慌情绪并未消散,只是在粮商们心中不断蔓延。

第二日天还未亮,众多粮商便聚集在工业区官衙门外,一些嗅觉敏锐的粮商察觉到不妙,急于将手中粮食脱手,生怕夜长梦多。

可此时的官衙大门紧闭,门外却是人山人海。

不仅如此,受朱高炽千金买马骨事迹吸引,仍有粮商源源不断地涌入天津城。

就在这关键时刻,神秘的天津主官突然“病重”,且据说病得极为严重,仿佛只剩一口气吊着。

这一变故,让粮商们心中警铃大作,纷纷怀疑其中另有隐情。

官衙内,朱高炽与朱雄英悠然自得地喝着茶水,全然不见外界的慌乱。

徐增寿急匆匆赶来,满脸焦虑“高炽,咱们的钱已花光了,一文也不剩,外面还有那么多粮商等着卖粮食,这可怎么办啊?”

外面这些粮商,大部分都是被“千金买马骨”吸引来的,少部分则是天津本地粮商,不想继续斗下去了。

李景隆也满脸愁容,担忧地说道“什么江南的粮食,根本没影儿的事,明明是咱们做的一出戏,这要是被百姓得知,咱们会被千夫所指的。”

朱高炽却依旧镇定自若,有条不紊地下达命令“常茂,明晚你领着亲兵出城,继续弄十几车粮食,这次只要带空的粮袋,找个没人的荒郊野外装点稻草河沙什么的,再贴上封条,打上戳记,天亮后大摇大摆回城。”

朱雄英挠了挠头,虽不太明白其中深意,但隐约觉得似曾相识“高炽,你这是……疑兵之计?”

“可以这么理解。”朱高炽抿了一口茶,目光转向康铎,“康铎,天津卫该派上用场了,你亲自去接管天津卫,明晚子时前到达天津城外,离城二十里处驻扎,待你们将第二批假粮食运回城里后,让将士们将四个方向出城的道路全挖断,然后抽调两千兵马入天津,接管城防。”

这天津有一天津卫,前段时间一直坐山观虎斗,不掺和双方的粮食大战。

天津卫作为此地的军事卫所,向来是各方势力拉拢的对象,但此刻的按兵不动,反倒比公然站队更令人忌惮。

若在收网关键时刻,这支力量被王伯庸暗中策反,不仅精心布局会功亏一篑,甚至可能危及自身安危。

眼下收网在即,朱高炽可不想多出什么变数,索性直接将其给收编,拉过来做工具人还是挺不错的。

朱雄英瞪大了眼睛,满脸震惊“高炽,这是要作甚?收网了吗?”

卓敬却猛地一拍大腿,眼中满是惊喜“妙啊!殿下这是要让天津暂时成为一座孤城,并让城内的粮商风声鹤唳,给他们增加一点心理压力。”

朱高炽赞许地看了卓敬一眼,继续嘱咐康铎“等两千兵马入城后,在城内散播流言,就说北方灾情严重,相邻州县可能酝酿民变,加之有流匪在城中出没,所以天津必须加强戒备,阻断交通。”

卓敬听后,眼中光芒大盛,忍不住赞叹“殿下真是高明!”

“这四通八达的道路,如今一旦挖断,恰似掐住了粮商们的咽喉。粮食运不出去,每日损耗折耗都如剜心之痛,那些平日里锦衣玉食的老爷们,怎受得了这般煎熬?您这是逼着粮商降价呀。”

“更妙的是这虚实相生之策!江南赈粮的流言本就让他们如惊弓之鸟,假粮车大张旗鼓进城,再配合道路阻断的铁腕,即便有人察觉异样,也不敢轻举妄动,只怕明日城里粮商们的心境,就像寒冬腊月里泡在冰窟窿里——上不着天,下不着地,除了向官衙低头,再无他路!”

“可四文一升的平价,王伯庸那帮人前些日子囤粮,可是砸了血本。如今不仅捞不回本钱,还要倒贴仓储、押运的花销,这买卖做得,当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殿下兵不血刃,不抢不夺,粮商们心甘情愿把粮食卖给您,委实高明之极!”

能被卓敬这等奇才赞扬,朱高炽也是笑容不断。

“商贾逐利,本无可厚非。但囤积居奇、哄抬粮价,让万千百姓饿殍遍野,就休怪我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朱高炽摆摆手,面上虽还带着笑意,眼中却闪过一丝冷冽“行了,都下去准备吧,差不多该收网了!”

众人听后神情振奋,早就等着这一天了。

官衙外,粮商们还在焦急等待,却不知自己早已落入朱高炽精心编织的罗网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