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 第256章 制造恐慌!这些畜生的手段真脏

晨雾未散,天津卫的街巷已被黑压压的人群填满。

十多处官设粮铺前,队伍蜿蜒如龙,一眼望不到尽头。

人们攥着皱巴巴的铜钱,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浑浊的眼神里写满焦虑与不安。

随着粮商们卷粮出逃,这座北方城镇瞬间陷入恐慌。

平日里精明的百姓心里都有本账,他们太清楚官仓的底细了——区区二十余日存粮,不过是杯水车薪。

可二十天后怎么办?

这个问题像块巨石,压得所有人喘不过气来。

粮铺木门刚吱呀开启,人群便如潮水般涌去。有人被挤得撞在墙上,闷哼声被淹没在嘈杂声中;有人的草鞋被踩掉,赤脚踩在冰冷的石板路上,鲜血渗出也浑然不觉。

六旬老妪攥着仅有的几文钱,在人潮中艰难挪动,她知道,这是全家最后的希望。

“听说城外已经饿殍满地了!”不知从哪里传来的消息,像瘟疫般迅速蔓延。

茶馆里的说书人添油加醋地讲述着流民易子相食的惨状,听得众人脸色煞白。

谣言越传越邪乎,有人说数十万流民正朝天津涌来,官府定会停售官粮,转而赈济灾民。

如此一来,城里百姓岂不是要活活饿死?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涌向了粮铺。

粮铺前的青石地砖被踩得发亮,不知多少双草鞋、布鞋在此反复摩擦,磨出层层细密的白灰。

妇人们将襁褓顶在肩头,用褪色的粗布紧紧裹住,生怕孩子被推搡的人潮挤落;老汉们拄着枣木拐杖,佝偻的脊背在人堆里时隐时现,浑浊的眼睛死死盯着粮铺木门上那道窄窄的缝隙,仿佛那是通往生路的唯一缺口。

城内粮铺出现了抢购潮,百姓们拿出了毕生的积蓄,有的甚至借钱,典当,换到钱后便日夜等候在粮铺外。

“开仓了!”一声沙哑的呼喊划破死寂。瞬间,人群如煮沸的滚水般沸腾起来。

门板吱呀作响的声音被此起彼伏的推搡声淹没,有人被挤得贴在墙上,喉间发出痛苦的呜咽;有人的布鞋被踩掉,赤脚踩在碎瓷片上,鲜血立刻染红了青石板。

六十八岁的李阿婆攥着几枚铜钱,在人潮中被撞得东倒西歪,怀中装着全家救命粮的陶罐“啪”地碎裂,米糠混着尘土散落在地。

她跪在地上拼命扒拉,指缝里塞满泥沙,浑浊的泪水大颗大颗砸在空无一物的掌心。

粮铺的算盘珠子昼夜不息,拨出的却是绝望的声响。

短短几日,十余家官设粮铺的门板被磨得发亮,补货的马车刚卸下粮袋,转眼就被抢购一空。

老妪当掉了陪嫁的银簪,壮汉抵押了祖传的铜壶,就连平日里最节俭的教书先生,也咬着牙变卖了满架藏书。

有人攥着卖田契换来的碎银,在粮铺外守了整夜,通红的眼眶里只剩疯狂“给我留袋米!我家孩子三天没吃东西了!”

不知何时,暗巷里开始流传着令人毛骨悚然的耳语。茶馆的说书人惊堂木一拍,绘声绘色描述着城外的炼狱景象“杨柳青的河水漂着尸体,活着的人啃树皮充饥,甚至……”台下茶客们倒抽冷气,手中的茶碗在桌上磕出清脆的响声。

街头巷尾,三五人群聚窃语,有人煞有介事地比划“我表弟亲眼看见,静海县的流民拖家带口往这边来了,少说也有上万人!”

谣言如同瘟疫般蔓延,每个版本都带着令人战栗的细节。

有人说流民们已吃光了沿途村落,如今正朝着天津卫蜂拥而来;有人断言官府定会停售官粮,将救命的粮食拿去赈济灾民。

更可怕的传言像毒蛇般钻入人心——等流民吃光官仓,就会攻破城门,到时候城里的百姓,都是待宰的羔羊。

这些流言像精心编织的罗网,丝丝缕缕都紧扣着百姓最深处的恐惧。

官仓的存粮确实撑不过二十天,而流民一旦涌入,官府又怎能坐视不理?

更令人绝望的是,就算官仓的粮食倾巢而出,又如何喂得饱数以万计的饥民?

当粮食耗尽,饿红了眼的流民,真会放过城里的富庶人家吗?

恐慌如野火燎原,迅速吞噬了整座城池。绸缎庄紧锁店门,将存粮深埋地窖;当铺里挤满了典当财物的百姓,掌柜的压低价钱,趁机牟利;平日里和睦的邻里,为了几斤粮食反目成仇,拳脚相向。

夜幕降临时,街巷里再不见行人,唯有寒风裹挟着不知真假的传闻,在空荡荡的屋檐下回荡。

城门楼的阴影里,几个头戴毡帽的汉子交头接耳。

他们的棉袄补丁摞补丁,却遮不住腰间鼓鼓囊囊的短刀。

其中一人往地上啐了口唾沫,压低声音道“王老爷说了,今儿再掀几场架,城里就得乱成一锅粥!”

话音未落,街角突然传来哭喊声——几个流民打扮的人冲进排队人群,抢夺妇人怀中的粮袋。

尖叫声、咒骂声、棍棒相撞的闷响瞬间炸开,有人抄起路边的石墩子,有人撕扯着对方的头发往墙上撞,鲜红的血迹顺着斑驳的城墙往下淌。

一大早,卓敬便急冲冲赶到工业区向朱高炽禀报,城里粮铺接连出现踩踏事件,已致使三十余百姓受伤。

排队买粮的人太多,人群聚集拥挤之下,很容易发生踩踏事件,更别提有人故意挑起事端,流血冲突事件更是层出不穷。

另外就是,城内治安已现乱象,不知从哪里混进几股盗匪,趁着百姓购粮聚集,故意寻衅滋事,挑起矛盾,继而发生斗殴甚至械斗。

不仅如此,城里几家殷实富户也被盗匪闯入,抢掠了许多钱财后扬长而去。

总之,天津城已开始陷入混乱之中。

得知这个消息后,饶是朱高炽也不由脸色铁青,想要杀人。

他娘地,这些***士绅商贾,手段真是太脏了些!

他们深谙人性的弱点,用看似合理的推断,将恐惧的种子种进每个人心里。当谣言化作利刃,无需一兵一卒,便能将整座城池推向崩溃的边缘。

不用想就知道,这肯定又是王伯庸那些畜生的手笔,逼着官府向他们低头,然后斥重金购买他们囤积的粮食,借此谋取暴利!

卓敬面容苦涩地道“小胖殿下,归根结底都是粮食闹的,咱们得赶紧想办法解决,若任由事态发展下去,不等天津存粮耗尽,城里就先乱了。”

“更可怕的是,几股来历不明的盗匪趁乱而入。他们在粮铺前故意寻衅滋事,挑起斗殴;趁着夜色闯入富户家中,大肆抢掠。城里治安急剧恶化,白天不敢独行,夜晚更是人心惶惶。”

朱高炽目光闪动,低声道“那几股盗匪……可曾拿获”

卓敬摇头“天津城的治安向来不错,更何况天津至今都从未见过盗匪敢在城中抢掠,很不寻常。”

听到这话,朱高炽顿时笑了“恰好赶在城内人心惶惶时冒出盗匪,你相信是巧合吗”

卓敬神情一怔,脸色陡然间变得铁青,道“小胖殿下怀疑是……王伯庸等人的手笔”

“不然呢”朱高炽嗤笑道,“大明如今已经是清平之世,每年刑部判的案子都仅数十桩,百姓安居乐业的大治之世,盗匪如何混下去”

卓敬苦着脸道“不管是什么来路,盗匪已不重要,小胖殿下,如今最重要的是安抚民心呀。”

朱高炽想了想,道“你把官府所有差役都调到粮铺维持秩序,另外还有羽林卫将士,全都调过去帮忙。”

“康铎,把羽林卫分成五队。”朱高炽看向康铎这彪形大汉,解释道:“一队守住官仓,一队巡查街巷,剩下三队给我盯紧了王伯庸这些家伙,布下天罗地网!”

得了命令,康铎当即转身离去。

卓敬听后微微颔首,不过又迟疑道“秩序是小事,粮食……”

朱高炽笑了,眼中满是凌冽杀机。

“放心,今日就会有人送粮食来的,咱们这场好戏即将开始了!”

此话一出,众人都是欢欣鼓舞,心里面也总算是安定了不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