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 第291章 锁钥之地!远东霸主大唐朝!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第291章 锁钥之地!远东霸主大唐朝!

簡繁轉換
作者:朕闻上古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14 14:50:33 来源:源1

黑龙江流域。

大明先前一直都没有触及。

直到永乐元年朱棣派行人邢枢等往谕奴儿干,招抚诸部,于永乐二年,置奴儿干等卫,其后相继建卫所达一百三十余个,大明才算是将其纳入了版图。

老朱看向小胖墩,略显兴奋地追问道:“炽儿,为何这块地方是锁钥之地?”

朱高炽命人取来了舆图,摆在老朱与太子标面前。

“黑龙江流域这块广袤地区,确实是锁钥之地,是丝毫不亚于西域的存在。”

朱高炽在堪舆图上将这地方给圈了出来,道:“自外兴安岭逶迤南下至辽南的黑龙江流域,宛如一柄悬于大明北疆的战略利刃,作为帝国右翼防线的核心区域,其军事价值堪与西域相提并论。”

“这片广袤疆域北控寒地雪原,南连渤海之滨,构成了一道长达数千里的天然屏障。当蒙古部族试图自草原南下侵扰时,大明可凭借右翼防线的地理优势,以黑龙江流域的卫所城池为支点,与正面防线的宣府、大同诸镇形成钳形攻势。”

“右翼驻军沿松花江、黑龙江水陆并进,既能切断蒙古骑兵的后路,又可与正面明军合围夹击,迫使敌军陷入腹背受敌的绝境,从根本上削弱草原政权的军事威胁。”

“从战略纵深角度看,黑龙江流域的稳固直接关系到辽西走廊的安危。这条沟通中原与辽东的咽喉要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若右翼防线失守,蒙古或其他势力便可轻易绕道黑龙江流域,从侧翼包抄辽西走廊,使大明北方边镇陷入孤立无援的困境。”

“而当右翼防线完整时,不仅能为辽西走廊提供缓冲空间,还可通过增设卫所、开辟屯田,将防线逐步外推。如此一来,北方边镇的防御半径得以大幅扩展,敌军的突袭难度倍增,从而为京师及整个北方地区构筑起更为坚实的安全屏障,确保大明北疆防线的稳定与长治久安。”

老朱瞪大了眼睛,目光如炬般钉在舆图上蜿蜒的黑龙江流域。

那原本只被视作蛮荒边陲的广袤土地,此刻在朱高炽的阐述下,竟如被拂去尘埃的璞玉,显露出前所未有的战略光芒。

自登基以来,老朱无数次推演北方防线布局,却从未将视线真正延伸至这片极北疆域。

舆图上标注的卫所据点,在老朱眼中逐渐化作移动的棋子。

当朱高炽口中“右翼钳形攻势”、“战略纵深扩展”的构想,与他毕生征战积累的军事智慧碰撞,竟如星火点燃干柴,瞬间勾勒出一幅宏大的北疆防御新图景。

以黑龙江流域为右翼支点,与宣大防线形成犄角之势,这不仅能重塑对蒙古的战略压制,更可能彻底改写北方边患的困局。

帝王的思维如精密运转的齿轮,迅速推演着每个环节的利弊得失。他深知,若将势力真正渗透至外兴安岭,意味着要克服极寒气候、补给艰难等重重阻碍,但一旦成功,大明北疆防线将如虎添翼!

朱高炽的大胆设想,虽出自稚嫩之口,却暗合兵法精髓,让朱元璋这位阅尽沧桑的开国帝王,第一次感受到来自后辈的震撼与惊喜。

“炽儿,继续说下去!”老朱迫不及待地催促道。

“此外,我大明现如今征服了倭国,那么就可以恢复唐代渤海国曾依托黑龙江流域,开辟出联通东北亚的‘龙原—倭国道’,如今我大明凭借强盛国力与军事威慑,正可续写这段尘封的海上传奇。”

“黑龙江河口作为天然良港,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向北可辐射勘察加半岛的渔猎部族,向东能触及千岛群岛的原始聚落,库页岛的皮毛采集者与北海道的农耕族群亦将此地视为交易枢纽。”

“尽管这些蛮夷部落的物产以兽皮、海产、木材等初级资源为主,相较江南丝绸、瓷器的巨额利润,经济价值略显微薄。但从战略层面考量,当我大明商船满载茶叶、铁器、布匹驶入这片海域,以物易物的交易背后,实则是文明火种的播撒与帝国影响力的渗透。”

“通过商贸往来,大明不仅能掌握各部落的生存动态,更可凭借先进的生产技术、精巧的手工业制品,在潜移默化中建立文化认同。长此以往,这些游离于中原文明之外的蛮夷部落,终将成为大明在东北亚的利益纽带,构筑起以大明为核心的朝贡贸易新体系,进一步巩固帝国在远东的霸主地位。”

“这也是我们开展东海贸易的主要目标之一,除了贸易能够带动国内经济发展,就是奔着这朝贡贸易新体系,奠定我大明的霸主地位!”

随着朱高炽勾勒出的贸易路线,老朱与太子标眼睛越来越亮,目光灼灼地看着堪舆图。

“唐朝为什么能成为远东霸主?”

朱高炽看向二人,发出了灵魂拷问。

“唐太宗、高宗则以水陆并进之策灭高句丽,设安东都护府统辖其地,治所初驻平壤,后迁至辽东,通过‘营州入安东道’连接辽东与中原,又以渤海国为中介,开辟‘龙原—倭国道’,将黑龙江流域的皮毛、海东青等特产经辽东转运至中原,同时输入丝绸、铁器。”

“锦绣盛唐对辽东与黑龙江流域的经营,首次将东北亚广袤区域纳入中原王朝的政治辐射范围,不仅巩固了北疆安全,更通过渤海国等中介,将中华文明延伸至朝鲜半岛、倭国列岛,形成以唐为核心的远东朝贡体系。”

“此外唐朝以长安、洛阳为核心,构建起庞大的水陆交通网络。丝绸之路的繁荣让东西方贸易往来频繁,扬州、广州等港口城市商船云集,江南地区的稻米、丝绸,北方的畜牧产品,以及中亚的香料、珠宝在此汇聚流通,唐三彩、丝绸等商品成为远东各国追捧的奢侈品,经济实力奠定称霸根基。”

“既然盛唐可以做到,那我大明也未尝不可!”

模板都摆在这儿了,难道还不会抄吗?

老朱深吸了一口气,搓了搓有些发麻的面孔。

太子标则是神情振奋,眼睛死死地盯着堪舆图。

方才朱高炽勾勒的蓝图,恰似一柄钥匙,打开了他们心中尘封已久的盛世构想——若能复刻盛唐荣光,将大明疆域从白山黑水延伸至东海之滨,岂止是开疆拓土,更是缔造超越汉唐的不朽基业!

以辽东为基、以倭国为翼的战略规划,分明让父子二人看见大明重走盛唐之路的可能。

经营黑龙江流域不只是军事布局,更是重现“万国来朝”盛景、确立中华正统的绝佳契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